常去的一家菜場,賣牛羊肉的商販不止一次跟我說:羊肉比牛肉好炒,怎麼炒都不會老。也對,也不對。說它對,這是因為牛羊肉自身肉質的原因,牛肉相對粗老些,並且夾雜的肉筋比較多,如果沒有嫻熟的烹飪手法,確實非常容易炒老掉;而羊肉則不然,只要切薄一點,就能夠輕鬆炒熟,口感也比較細嫩。
想說的其實遠不止這一點,過去您可能聽說過:牛肉打水,現在居然連羊肉都有打水的情況,包括我今天買的這點羊肉,也打了水。儘管我跟這家賣牛羊肉的商販非常熟了,他坦言告訴我:今天拿的羊肉沒有把控好品質,新找的貨源,打了水。沒辦法,老婆想吃炒羊肉片,那只能買啊,我跟商販說,不管了,就把蠍子這一塊整個砍了,然後剔下最嫩的這塊肉,拿來爆炒。正好也跟大家聊聊,羊身上最嫩的這塊肉,它到底是哪一坨?
今兒買了一整條羊蠍子,花了一百多塊,商販將其斬塊後,連同剔下的「嫩肉」一起拎回來了。
眼尖的好友一看便知,下圖中這條肉,就是梅條,羊身上最嫩的肉。梅條屬於哪個部分呢?簡單描述一下:貼著羊蠍子,也就是羊脊骨這兩邊長的肉,肉質最為細嫩,偏瘦。很多人以為梅條肉就是裡脊,不對,裡脊肉是脊骨靠後的這部分,如果按照嫩度級別來區分,梅條排第一,裡脊只能第二位。
包括豬肉和牛肉也是同樣的道理,買最嫩的部分,您就挑梅條,錯不了。
OK,今天的羊肉要拿來切片爆炒,所以取適量,冷水衝洗後,先把肥油和白色筋膜仔細剔除乾淨。
剔下肥油和肉筋後,淨羊肉就看起來舒服多了,大家注意看,跟牛肉一樣,羊肉也有橫紋噢,所以最好是垂直下刀,將其切成薄片。下面的圖片非常直觀了,儘量盡大一點的薄片,因為肉炒過之後會縮水。
羊肉切片之後要進行醃製。加少許的白糖、適量生抽和一點幹澱粉,再來幾滴料酒,抓勻。
抓勻後再來點生油抓一抓,鎖住羊肉的嫩度,醃製十來分鐘。
今天做這道新菜,我用秋葵來搭配羊肉爆炒。秋葵一定要買最嫩的,除了肉眼可以判斷的新鮮度,建議大家買的時候,用手輕輕捏一下,偏軟的會更嫩些。這玩意兒老了沒法吃。
秋葵洗淨後切滾刀塊或厚片,然後再拍點姜、蒜粒備用。
萬事俱備,開始烹飪。
鍋到儘可能熱,一定要越熱越好,然後轉成中小火,略微多倒一點油,快速晃勻後,把羊肉入鍋用筷子迅速拔散,然後滑炒至變色即可撈出。這個過程不需要手忙腳亂,注意火候保持中小火滑炒就行,撈出羊肉後,鍋中留底油備用。
隨後,轉成大火,用底油來炒秋葵。這個環節要注意,如果底油不多,可以再適量添加一點,務必大火炒,有頻率地翻炒,這樣才能儘快把秋葵的粘液鎖住。待秋葵微微變色,表面開始釋放水分時,將其拔到一旁,轉小水,用底油煸香姜蒜粒,然後加適量的鹽,再次轉成大火開始快速翻炒。(這裡有個小提示:如果您做吃辣的口感,準備一點杭椒,跟秋葵同時下鍋炒就行,也可以比秋葵提前下鍋,小火煸炸半分鐘,出虎皮狀也很好高,辣椒也更入味兒。)
調味後炒一分鐘左右,秋葵就會有8分熟了,此時將爆過的羊肉再次下鍋,保持最大火力開始有節奏地翻炒。這個過程中可以嘗嘗味道,適當增加一點生抽或鹽。
羊肉炒個兩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正如賣肉的商販所說,哪怕略微炒久一點也無妨,口感不會太老。我的建議是,只要確保羊肉完全熟透了,儘量縮短炒的時間,確保口感更嫩。
OK,大家不要介意我還是用這句老話收尾:熟能生巧。對於這種爆炒菜,一是考驗刀功,在切肉的時候要薄一點,然後就是炒的過程中火要掌握好,該猛火的時候一定要猛。
曬一下今天的其它午餐。
蘿蔔魚頭湯。我老婆今天心血來潮要下廚房,所以就教她燉魚湯,哈哈,不錯吧?雖然魚湯不夠濃白(火候不到,要是再燉個十來分鐘,那就相當完美了),但是也已經得到我的5分真傳了。對了,燉一碗牛奶一樣濃白的魚湯,技巧我寫過,大家點藍色字連結就可以直達以前的菜譜了。
清炒本地嫩茼蒿。 剛上市沒多久的本地茼蒿,真心嫩啊!
潮爸菜譜一直都在及時更新呢
400多種魚、肉、蝦類家常菜做法
請按下圖兩種指引方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