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聆聽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歷史故事,很高興在這裡和朋友們相遇,歷史在於不斷地發現,在於用真實材料說話,讓大家可以在茶餘飯後,成為我們的談資。歷史是文化的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先輩通過真實記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從而傳承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
閒話少提。且說日軍佔領全州以後,按照事先制訂好的方略,讓小西行長停止北進,轉向全羅道沿海地區,徹底掃清朝鮮水師勢力;其他日軍則兵分兩路,同時向京畿道和忠清道進,務必在九月中旬前拿下漢城。日本人殺氣騰騰的攻勢,讓朝鮮君臣回憶起了壬辰戰爭中的慘劇他們嚇得手忙腳亂,打點行李又要往平壤跑。麻貴當時在漢城,手裡只有八千兵馬,自度防守太難,也有棄守的打算。楊鎬當時在平壤籌糧,聽到朝鮮人又要跑,當即快馬加鞭,在九月三日單騎闖入漢城。李一聽楊鎬來了,不喜反驚,低著頭嘟囔著說這兵荒馬亂的,楊經理您跑漢城來多危險啊,萬一有個閃失可怎麼辦,還不如回平壤待著呢。李嘴上說的是楊鎬,心裡想的其實是自己安危楊鎬到了漢城以後,先找到麻貴,批評他極避戰,還帶來了邢玠的命令,要求明軍不許從漢城後退半步。麻貴心裡很火大,還有些委屈:不是他不爭氣,而是朝鮮人實在不配合。整個全羅道就靠明軍撐著,朝軍連影子都看不到,前頭潰敗的潰敗,投敵的投敵,後頭哭哭啼啼整天無心防守,光靠他手裡頭八千多人,這仗真沒法打。
很快麻貴不委屈了,因為他發現有一個人比他還慘。楊鎬給李昐帶來一封來自邢玠的諮文,李打開一看,臉色登時變了。在這封諮文裡,邢玠一改從前客客氣氣的態度,把朝鮮君臣從上到下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尤其是對李的小聰明罵得格外狠:「若自親社稷,竄伏草莽,求緩須火,中國豈得代為爾戍?即當還師境上,自固定封疆,爾東西南北自在也。該國自計歸著之地,務吐由衷,從實詳答勿持兩端,誤我軍機。我們大明為你們浴血奮戰,你們就這麼配合的?再說逃跑的屁話我們回國,你愛滾哪兒涼快滾哪兒涼快去!可見楊鎬申飭麻貴,不過是個鋪墊,只是為邢玠痛斥李張本。這篇諮文罵將下來,把堂堂朝鮮國王罵得無地自容,羞憤交加,捂著臉說:「予何以堪支?唯欲入地而已,唔唔唔。一個大明官員在諮文裡用這種口氣罵外藩首腦,十分罕見。邢玠之所以敢這麼說,一定是出自北京的授意。這個小細節表明,北京的萬曆皇帝對於朝鮮的無能表現,已經顯得無可奈何了。
謝謝大家觀看,喜歡小編的請關注一下小編,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