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裡。
微博上一大堆人喊著自己是強迫症(然而並不是),而當你和朋友談起強迫症時,她可能會說,『好巧!我也是唉!』
那些喜歡把東西整齊擺放的人,或難以忍受一些『強迫症』圖片的人真的是強迫症嗎?
其實並不是,因為追求有規律的美,可以說是一種人類共性了,完美主義者也是在此基礎上誕生。
那麼真正的強迫症是怎麼樣的呢?看看下面3位強迫症患者是怎麼說的吧?
小周,19歲,在校大學生,強迫8年
我最初的強迫行為發生在六年級,當時我們剛學古文,本來內容就艱澀難懂,我媽(一位人民教師)還要求我背誦全文。
就是那時候,我腦子裡突然出現一個念頭——絕對不能錯!於是,噩夢開始了……
每當我背錯一個字,我就要從頭開始背,後來甚至我停頓了一下,我都無法控制地要重新背。
我媽覺得我有毛病,故意挑釁她,請我吃了不少『竹筍炒肉絲』,可完全沒用,我停不下來了……
柳柳,24歲,職場菜鳥,強迫2年
我是在考研的時候犯病的,太焦慮了,一開始我只是一邊數自習室究竟有多少人,一邊幻想自己有多少競爭者。
後來發展到,每次非得數上七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被人打斷了,我還必須重新數!而自習室裡的人總是來了又去,這就讓我更痛苦了……
這時候,我已經發現我的生活失控了,但我沒敢告訴爸媽,而是搬出了寢室,一邊在網上查關於強迫症的資料,一邊備戰考研。
那段時間,我幾乎快崩潰了,還是閨蜜拉了我一把,她學心理的,二話不說帶我去見了她導師。
由於只是初發,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我好了很多,後來雖然沒考上研,但我又重新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航哥,28歲,行業精英,強迫10年
我一直覺得『強迫症』這個詞翻譯得不太精準,強迫症的英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其實更加形象!
大量的Obsessive thoughts(不可自拔的想法),會讓你很焦慮,而大腦為了緩解焦慮,又衍生出了Compulsive behavior(難控制的行為)。
都說『久病成醫』,我現在是不是也可以算半個專家了?其實強迫症沒有對我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它只是讓我很痛苦。
公司裡的人都覺得我是完美主義者,因為我做事一絲不苟,桌面永遠整整齊齊。但我內心裡知道,我不是完美主義者,我是個強迫症。
如何區分完美主義和強迫症
舉個具體例子吧!強迫症和一個完美主義者同樣在便後洗了好幾遍手,外人看來,他們的行為毫無差別。
但不同的是,完美主義者並不抗拒這個過程,反而覺得多洗幾遍手,才能更乾淨。
而強迫症,他可能會一邊洗手一邊數數,同時心裡焦慮又抗拒,努力想控制自己洗手的次數。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完美主義是對美好的追求,而強迫是內在攻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