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領導人身邊的女翻譯 歷史中的一道紅顏[圖]【8】
傅瑩在外交部副部長中,57歲的傅瑩格外引人注意。1998年11月,傅瑩被任命為中國駐菲律賓第八任大使,成為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女大使。2000年4月,傅瑩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2003年,傅瑩出任中國第十任駐澳大利亞大使。2007年4月,轉到倫敦,成為駐英大使。獲得副外長任命後,傅瑩成為上世紀70年代王海容後的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
-
揭秘領導人身邊的女翻譯 歷史中的一道紅顏
尼克森稱章是他見過的最好的翻譯。尼克森的表揚影響很大。半年後的1972年9月,章去出席聯合國大會,有一天到聯合國總部地下室小賣部買東西,一些年紀大的服務員一看到章就說,「哎呀,我們知道你,你做我們總統翻譯,我們總統說你翻譯得非常好。」
-
領導人身邊這些「女神」翻譯 你認識幾個?
原標題: 領導人身邊這些「女神」翻譯 你認識幾個? 每逢領導人出訪,他們身旁的翻譯總能引起民眾的高度關注。今天,環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就被隨習大大訪美的女翻譯員周宇刷了屏。
-
風光背後是辛苦:走近中國領導人身邊的高級翻譯
風光背後是辛苦:走近中國領導人身邊的高級翻譯然而當走近他們時,你會發現,這些年輕的高級翻譯和普通人一樣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不過他們身邊擺放的厚厚的工具書又提醒著他們工作的特殊性質,這4位年輕的高級翻譯曾為江澤民主席、朱總理和胡錦濤副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做過翻譯。據了解,翻譯室集中了英、法翻譯,主要負責外交文件、文書的筆譯以及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領導外事活動的口譯。昨天與網友在線聊天的4位年輕翻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
工作 提前整理領導人常用詩詞 給領導人做翻譯,看似風光,實則背後辛苦。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許暉去年與網友交流時也提到,「翻譯室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有的同志一年要在外面出差100多天」。 「給主席、總理當翻譯,都選擇最好的翻譯。比如十八大,指定誰做翻譯,兩三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之前,這個翻譯就開始準備了。」過家鼎說,「像習近平主席出訪這樣的領導人出訪,會帶一個翻譯團隊。」 領導人講話,除了會說很多專業詞彙,有時還會引用古詩詞。這對於翻譯來說,是更高的要求。翻譯張璐2010年在母校外交學院講座時談到了準備總理記者招待會的經驗。
-
揭秘領導人翻譯團隊:平均31歲 女幹部佔7成
11月中旬布裡斯班G20峰會期間,王燕老師打開電視,她發現跟在習主席身邊的翻譯換了一個人,不再是北京APEC時的高翻孫寧。這個疑問直到近日才有了答案,《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外交部獲悉,曾在「兩會」記者會上一鳴驚人的翻譯孫寧,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負荷而在G20會程期間暈倒,摔破縫了好些針,從而錯過了再次「出鏡」的機會。
-
揭秘領導人翻譯工作:提前整理領導人常用詩詞
「簡單地說,翻譯室的翻譯是層層選拔,給領導人做翻譯的人,更是優中選優。」一位外交部地區司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他們平時都很好相處,跟大家差不多。」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外交部會挑一些在入部考試中外語成績比較優秀的人,對他們組織培訓,然後參加考試,最後定下來誰會留在翻譯室。他剛進入外交部工作時,也參加過培訓。「當時我那一屆,法語和英語加在一起,也只有30多個人參加培訓。」
-
揭秘領導人翻譯團隊:平均31歲 女幹部佔7成【2】
11月中旬布裡斯班G20峰會期間,王燕老師打開電視,她發現跟在習主席身邊的翻譯換了一個人,不再是北京APEC時的高翻孫寧。 這個疑問直到近日才有了答案,《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外交部獲悉,曾在「兩會」記者會上一鳴驚人的翻譯孫寧,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負荷而在G20會程期間暈倒,摔破縫了好些針,從而錯過了再次「出鏡」的機會。
-
中央領導身邊的漂亮女翻譯:對外交往一道風景線
1998年11月,傅瑩被任命為中國駐菲律賓第八任大使,成為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國最年輕的女大使。2000年4月,傅瑩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2003年,傅瑩出任中國第十任駐澳大利亞大使。2007年4月,轉到倫敦,成為駐英大使。獲得副外長任命後,傅瑩成為上世紀70年代王海容後的中國第二位女副外長。
-
領導人翻譯怪癖:蘇聯翻譯必帶《花花公子》
從赫魯雪夫會見艾森豪,到戈巴契夫會晤裡根,整整30年,蘇聯領導人與美國總統會面時,身邊站著的永遠是面目清秀、又高又瘦的蘇霍德列夫。他參加過的峰會、經歷過的風雨比誰都多。他最後被派往美國,任聯合國秘書長特別助理,並以公使頭銜退休。蘇霍德列夫在倫敦長大,父親是軍方情報人員,母親在蘇聯駐英貿易代辦處工作。白天母親上班去了,小蘇霍德列夫就噔噔噔地跑上樓,到樓上的郵遞員叔叔家玩。
-
在中央領導人身邊做翻譯,是一種什麼體驗?
比如吳建民講到,他在許多中央領導人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身邊做翻譯,就披露出中國對外交往中的很多細節。經過出版社授權,南方周末記者今天摘取書中的部分內容,帶你看看在領導人身邊做翻譯,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毛澤東主席身材魁梧,臉色很好1959年我從北外法文班畢業,外交部從我們這期畢業生中挑選了幾個人送進外交部的高級翻譯班。
-
揭秘領導人翻譯:習主席翻譯G20峰會期間累倒
24日,《國際先驅導報》刊發文章,揭秘中國領導人翻譯的故事。文章揭示,外交部翻譯室,是負責中國領導人重要外事活動翻譯工作的骨幹力量,而外交學院的學生幾乎佔據「半壁江山」。這裡集結了英、法兩個語種的高翻人才,大約七八十人。翻譯室副主任許暉曾向外界透露,這支中國領導人「高翻」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1歲,其中女幹部佔全體人數70%。
-
領導人翻譯,了解不少秘密
他的中文又有了用武之地。不過,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像他這樣精通外語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懂外語的領導人,也無法像用母語一樣清晰表達所思所想。所以,領導人之間會談和外事活動,總是有「中間人」。他們很少被注意,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他們就是翻譯。他們的人生故事,充滿著傳奇色彩。
-
領導人的翻譯忙 多帥哥美女純屬巧合
據王燕介紹,每逢「兩會」,翻譯室會提前一個月進入「戰鬥準備」,所有人獻計獻策,有哪些特殊詞彙?如何翻譯準確?上會前還要進行模擬演練等。 「他們都是性格活潑的人」 迄今為止,「兩會」成了翻譯室「明星」集中曝光的平臺。這不僅是因為高翻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全面展示,更因為,「兩會」是高翻們少數的、亮相鏡頭前的重要場合。
-
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 選拔主要看發音、反應
在一些重大場合,總是少不了翻譯的身影,張璐、朱彤等外交部翻譯早就為大眾所熟悉,但是很多人不了解,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 ■ 揭秘 翻譯速記本:個小學問大 外交部翻譯有一個專用速記本,不大但是很有學問。
-
媒體揭秘領導人翻譯:女性佔7成外形端莊大方
「簡單地說,翻譯室的翻譯是層層選拔,給領導人做翻譯的人,更是優中選優。」一位外交部地區司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他們平時都很好相處,跟大家差不多。」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外交部會挑一些在入部考試中外語成績比較優秀的人,對他們組織培訓,然後參加考試,最後定下來誰會留在翻譯室。他剛進入外交部工作時,也參加過培訓。「當時我那一屆,法語和英語加在一起,也只有30多個人參加培訓。」
-
盤點歷屆兩會女翻譯:曾巧妙翻譯溫總理引用名句
加上在全國兩會其他新聞發布會亮相的美女翻譯張京和今年的「任性」翻譯張蕾等,屢屢上頭條吸引人們眼球和熱議,女翻譯佔了壓倒性優勢。有網友更將張璐、張京和張蕾三人並稱「三張」。在「三張」之前,朱彤曾多次為朱鎔基擔任翻譯,並在1998年朱鎔基就任總理首次記者招待會上以精湛翻譯才華引發大眾關注。
-
揭秘:領導人的翻譯如何煉成?領導人翻譯今何在?
外交部翻譯室前主任過家鼎稱,選拔翻譯「主要看發音怎麼樣,反應如何」圖為發布會上的女翻譯。習近平主席就任後首次出訪,在電視鏡頭和照片中,人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小個子——外交部翻譯孫寧。在兩會期間,由於給李克強總理記者會擔任翻譯,孫寧「火」了一把,其實,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孫寧就已是隨行翻譯了。「他一直在給領導人做翻譯,只不過沒有那麼顯山露水。」
-
盤點領導人身邊女翻譯:有人小清新有人冷豔
沒想到美女翻譯轉過頭來與呂新華交流,確認是「任性」後,吐出一個非常精準的英文單詞capricious。 這位翻譯員就是張蕾。 無論在同班同學眼中,還是老師心目中,當年的張蕾都是一位標準的模範生——學習成績優異,最出挑的就是英語,被全班同學稱為「語法達人」。英語老師不在的時候,大家有不懂的語法問題都會找她。
-
揭秘中國領導人的翻譯團隊:外貌不是決定因素
資料圖片11月中旬G20峰會期間,那個經常出現在習主席身邊戴著眼鏡,手拿公文包的翻譯孫寧(他曾在南外就讀6年)沒有露面。這個疑問的答案直到近日才有了答案,原來他在G20峰會期間,因高強度的工作負荷而暈倒,摔破縫了好些針,從而錯過了再次「出鏡」的機會。「這兩年,中國領導人的出訪行程更加密集,翻譯室的人員可不忙飛了嘛!」外交學院著名的高翻老師王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