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黑牛的秘密:1公斤牛肉賣4000元天價 VC瘋狂搶奪
2014-06-26 19:44
從大連出發,高速驅車40分鐘到達位於大連郊外炮臺鎮的山腳下,這裡便是佔地1212畝的雪龍黑牛養殖牧場。此處離市區104公裡,周圍人煙稀少,沒有任何工業。整座牧場被綠山環抱,三面群山組成了一道天然隔離屏障,阻止了外圍疫情的入侵。 雪龍牧場依地形而建,水源在最高處,飼料加工居中,飼養場其次,最低層為糞肥加工區,完整的產業鏈條使得整個牧場如同「世外桃源」。 這裡生產的雪龍雪花牛肉最高賣到2000元一斤,曾被2008年北京奧運會定為唯一指定供應牛肉食品。所謂雪花牛肉,即指脂肪沉積到肌肉纖維之間,形成明顯的紅、白相間,狀似大理石花紋的牛肉,也被稱為大理石狀牛肉或「肥牛」。 如今,在北京各區的華聯超市冷藏櫃裡,售價高達600元每斤的高端雪龍黑牛冷凍牛肉在肉類專櫃中顯得特別醒目,旁邊其他普通牛肉的平均價格在40至50元每斤之間,與此相比,雪龍黑牛可謂「天價」。 精養 說到牧場養牛,浮現眼前的畫面是在青山綠水、群山環繞下,一群牛自由自在地吃草,牧場主過的是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但這是理想,現實遠比理想殘?酷。 雪龍產業集團(以下簡稱:雪龍)董事長邢雪森曾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己養牛的壓力:「每天一睜眼,就有3萬張嘴等著吃飯,每天光牛的夥食費就得一百萬。」 人們不禁要問,牛不是吃牧場的草麼?怎麼還要夥食費? 這便是中國的現實,國外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牧場養牛一般都以自然放牧、散養為主,但在國內受資源和環境惡化的影響,牛還是圈在牧場裡養比較放心。 於是,按照每頭牛一天至少要吃掉三四十元的飼料計算,刑養的三萬頭牛一天就得吃掉90萬元飼料。在養牛初期,四處籌錢的刑曾這樣感嘆:「我看到黑牛就發怵,它們太能吃了。」 在雪龍牧場生活的犢牛,堪比人一樣的待遇。每頭犢牛都配有專屬的保姆(飼養員),牛舍更是每天都會洗清、消毒。除配備精心挑選的稻草外,犢牛每天還備有兩頓牛奶加餐,而這需要都人工餵養。另外,「種公牛的餐食為優質的苜蓿草、雞蛋以及胡蘿蔔。」雪龍副總經理、高級畜牧師吳蒙表示。 但光解決牛吃飯問題是不夠的,刑養牛12年將精細化養殖發揮到了極致。 為了讓牛在吃飽之餘,精神愉快,刑自創了多種辦法:給牛聽音樂、按摩、睡軟床、甚至喝「酒糟」…… 走進牧區,就能聽到四處傳來悠揚的音樂聲,此境似乎會讓人忘卻這裡是牧場。 雪龍牧場事業部總監劉德良告訴《環球企業家》:「聽音樂是為了減少牛的應激反應,隔離噪音使黑牛處於愉快、安詳的環境中。」牛聽輕音樂,尤其是小提琴曲,能讓它身心愉悅,對其生長速度、肉質及肉的味道都有影響。 在育肥場,牛舍內安裝有風扇、自動飲水槽等,按摩器也是必備裝置,牧場有專人給牛定期按摩,促進其長成均一、雪花般的脂肪紋理。 業界傳聞,雪龍黑牛為追求獨特風味,甚至給其喝啤酒。劉表示,牛喝的不是啤酒,而是在其飼料中添加了含糖的鮮酒糟。 除了吃喝,睡覺也很重要。雪龍牧場的牛舍地面上都鋪撒有10至15釐米厚的墊草,並在其中添加生物製劑。「床中摻生物酵素,能對牛糞中的異味及細菌起抑制作用」,劉邊說邊伸開雙手做示範,「趴在水泥地上睡和趴在厚厚軟軟的墊子上睡,牛的感覺和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 除了照顧日常生活,在擁有3萬頭牛的雪龍牧場裡,犢牛和種牛會被特殊照顧。 牧區內,按不同年齡段劃分著不同區域的30多座牛舍,分為種公牛、母牛、犢牛區、飼養區、管理區和飼料加工區。 在牧場的一處角落,一座並不起眼的二層小樓,住著一群特殊的住客—犢牛(幼崽)。在犢牛出生6天後,工作人員會將犢牛從母牛身邊轉移到這裡,目前這裡住著80多頭犢牛,它們至少要在這裡生活3個月。 目前國內犢牛嚴重缺乏,「我們正考慮從國外進口犢牛,澳大利亞不久就會放開犢牛的出口。」邢雪森?說。 3個月後,犢牛們會脫離「託兒所」,轉移至育肥場的牛舍。「當小牛在6至7個月時,我們會根據牛的月齡,將同齡個體差異相似的小牛放在一起,同時會將公母牛分開飼養。」劉德良說。 對於牛的生活空間,雪龍有著嚴格要求。在雪龍牧場,種公牛的生活空間是最大的,並且是封閉的。27頭種公牛都有自己的獨舍,院子內還有供其遛彎運動的活動場。雪龍的種公牛體重均為800至1000公斤,為保證種公牛的健康,飼養員每天都要強制種公牛運動,最少1.5個小時。每周工作人員都會為種公牛進行三次採精,提取後的試管被送入實驗室進行平衡分類處理,然後將試管用冷液氮封存備用。2006年,雪龍投資2000多萬元,建立3千多平米的雪龍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生產胚胎和凍精。
[本文作者zhouxiaohong,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