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搶孩子啦!」男子冒充家長搶孩子,太猖狂!

2021-02-17 小刺蝟家庭教育

如果你抱著寶寶走在路上,有人衝過來就搶孩子,並囔囔著「這是我的孩子」,你該怎麼辦?


而這樣的情況,真的在某一小區發生了!


(新聞來源:時間視頻)


(視頻詳情)


10月18日,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某一小區,外公帶著一歲多的外孫玩滑梯時,一男子衝出來接孩子,還說「這是我家小孩。」


老人打不過於是大喊救命,小區保安和居民聞訊幫忙制服。


目擊者稱,起初以為是家庭爭執,後來才發覺不對勁。


被搶寶寶的媽媽表示,「當時外公帶著孩子從超市那邊的廣場出來,走過來滑梯那邊,那個人就過來了,有可能是已經盯上了。


還好眾人來的及時,孩子才沒有落入男子手裡,感謝這些見義勇為的保安和路人。


而該男子已被警方帶回,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中。


警惕冒充家長搶孩子


在我們的印象中,兒童拐賣似乎偷、誘騙的方式居多,實際上,明目張胆的搶孩子案例並不少見,特別是冒充家長或熟人搶孩子,迷惑眾人,混淆視聽。


比如曾經一位爸爸帶孩子出來玩耍,一女人從身後走過來就去抱孩子。



爸爸發現情況不對勁,馬上反應過來抱住孩子。但從四周跑過來的人販子團夥死死按住爸爸。



此時女人快速抱起孩子往車上跑,其他人依舊死死地控制著爸爸。



在此過程中,人販子團夥誣陷爸爸是人販子,而爸爸寡不敵眾,眼睜睜得看著自己的孩子被人販子搶走。


如果遇到這種拐賣手段,一定要引起周圍群眾的注意,大喊:「快報警!他們是人販子!」一定要強調「報警」,表述不清只顧哭喊可能錯過最佳求救時機。


此時特別需要廣大群眾的力量,我們不一定需要第一時間判斷真假父母,也不需要判斷是家庭糾紛還是其他情況,第一時間的做法應該是幫忙報警並將人留住,誰都不能走。你的挺身而出,可以拯救一個家庭!


如果人販子逃跑了,家長和路人一定要記住人販子的車牌號、去往方向以及人物特徵,這可以為警方提供重要線索。


這三種疏忽大意要不得!


除了冒充父母強行搶孩子外,有些時候家長的疏忽大意,也將給人販子留有機會,比如:


粗心家長


粗心有時表現為不自知,家長逛街、過馬路、吃飯時,意識不到孩子所面臨的危險。潛意識中覺得孩子在自己身邊,沒有什麼危險。


但事實並非如此,比如今年5月份,一位母親在超市購物,因疏忽大意,導致母子走散,結果落單的小朋友被逛超市的男子抱走。


(新聞及圖片來源:楚天都市報)


幸好警方行動迅速,快速抓獲犯罪嫌疑人,成功救出孩子。


所以任何時候外出,我們都要牽好孩子,特別是有人叫自己時,也不可鬆手,反而要更緊得抱住孩子


此外,還有一種粗心是不在意,比如已經懷疑後面有人尾隨,此時不管真假,都最好儘快走進附近的商場保安人員旁、銀行等地方躲避。


特別是女性和老人帶娃,更容易成為人販子的目標,一旦發現危險的兆頭,及時抱緊孩子躲避。


家門口的兒童無人照看


有數據顯示,孩子被拐賣的高發環境中,家門口排第一。


自己家門口向來被人們劃分為「安全地帶」,所以很多孩子在家門口玩耍,家長似乎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照看。而這就著了人販子的道兒~


在一段監控中,在自家店門口,一男子走上來順手就想拉走孩子,若不是旁邊稍大一點的哥哥拽回來,這可能又是一起悲劇。



視頻傳出後,該男子被警方調查,竟然狡辯說該行為是逗小孩玩耍,並非意圖拐騙。


拐賣失敗就以「認錯了」、「逗小孩玩」等理由狡辯,真當別人都瞎嗎?


過分信任熟人


熟人,可能是老鄉、鄰居、共同就事的同事,甚至所謂的「乾姐妹」,面對熟人家長防範意識差,「熟人」真想動手,那就有無數機會。也正因為如此,熟人作案是拐賣成功率最高的手段。


比如在2003年,因為媽媽要帶著女兒去買菜,便將四個月大的兒子託付給工地上的一位熟人,讓他幫忙照顧一下。結果半小時後兒子和熟人都不見了,直到2016年才找到兒子的消息!


所以雨媽不建議家長將孩子託付給他人照看,就是自己家請的保姆,也儘量不要讓保姆單獨帶孩子,家中一定要留人。


防拐賣教育從娃娃抓起


除了家長提高警惕,還要教會寶寶這些:


1

提高孩子的警惕意識

去年江蘇一幼兒園小班進行了一次防拐、防騙演習,發現孩子太容易騙了。


「騙子」以帶孩子外出買零食、買玩具、玩遊戲等理由,在不到20分鐘騙了46名寶寶到了幼兒園大門後。

這個結果令家長感慨不已,孩子對零食、遊戲等新鮮事物的好奇和喜愛,一旦被有心人利用,結果不堪設想。


一定要加強教育孩子接受陌生人的食品,堅決不與陌生人同行。


2

牢記關鍵信息

從小教導孩子記憶110、120、119電話,並熟背父母的聯繫電話、姓名、單位、家庭住址等關鍵信息。


早期記不住時可以把寫有關鍵信息的紙條放入孩子口袋,或將家長電話縫在衣服裡,一旦發生類似情況,這些信息都可給寶寶帶來一線希望。


3

善良但「帶刺兒」

除了不要跟陌生人走,還要教導孩子不要獨自給陌生人帶路,並告訴寶寶,找人幫忙應該找強者,大人自己都解決不了的事情,找小孩幫忙,很可能另有所圖。


ps:大家好,我是刺蝟君,近期微信改變了推送規則,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排序。要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好內容;那麼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設為【星標】。

內容來源於網絡,本文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轉載目的在於學習分享與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人販子光天化日搶孩子,還稱寶媽在外找男人,寶媽反應很機智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孩子的人身安全一直都是家長們所擔心的,為了孩子家長們的安全意識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寶媽帶著孩子外出,是人販子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寶媽是屬於弱勢群體。相對於寶爸來說,寶媽保護孩子的能力會弱許多。
  • 大白天人販子猖狂搶孩子,寶媽被誣陷外面有人,媽媽開口嚇走小偷
    猖狂人販子白天搶孩子」這句話將小劉說的摸不到頭腦,感覺自己根本就不認識這個男子,隨即男子就要將孩子抱走,小劉在後面追趕。」男子回手就給了小劉一個巴掌,這個巴掌讓小劉有點發蒙,但是孩子在人家的手裡,這一點小劉確實沒有忘記,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但是大家看見這是「家務事」,所以沒有人敢上前制止,隨即小劉靈機一動,對著男子說:「你說我出軌,你不是人販子你敢跟我去警察局嗎?」
  • 女子上海火車站公開搶小孩,90%的孩子都是這樣丟的
    我們不是要責怪這些家長,而是想提醒大家:給孩子灌輸再多「不要和陌生人走」「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思想,都不如一個家長的上心、有力的監管來得重要!因為,我們的孩子,永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安全。2、如今,人販子的猖狂程度,早已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有時候人販子真的不需要用什麼複雜的手段,只要給他們機會能讓他們單獨接觸到我們的孩子,可能就是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孩子也許就會被拐走。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做事太霸道,家長的教育很關鍵
    前言:小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時總喜歡動手去搶,畢竟小孩子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時,想做的第一反應就是搶來自己玩玩,玩夠了再給別人,有的孩子甚至玩夠了之後直接拿回家,面對這樣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長都是比較頭疼的,有無數的家長也當場呵斥孩子,之後孩子總是會嗷嗷大哭。
  • 人販子當眾搶孩子,反咬寶媽是出軌妻子,媽媽的反懟值得學習
    >小瑜當時腦袋被打的有些暈,突然看到那個男子把孩子從嬰兒車裡抱了起來,轉身就要走,她意識到是人販子要當眾搶孩子,於是,直接撲過去抱住男子的大腿。現在社會,人販子的手段越來越多,防不勝防,家長一定要注意。現在的人販子都有哪些常見手段?1、 當眾搶老人、婦女的孩子現在很多人販子都明目張胆,他們敢當眾搶孩子,冒充孩子的親人。
  • 如果孩子的玩具被別人搶走,家長幫孩子「搶回去」很重要
    玩具,能帶給孩子快樂美好,但也往往會帶來很多爭端。對於幼小的孩子們來講,玩具就是他們的精神世界。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私信:孩子的玩具總是被其他小朋友搶過去,是孩子太內向了嗎?大人是否應該鼓勵他搶回來?或者應不應該參與其中?
  • 孩子搶別的小朋友玩具,家長該怎麼辦?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小寶寶搶玩具是天性,總覺得別人的玩具好玩,稀奇,只要父母給予正確的引導就可以了,也不必太在意當面對自己寶寶愛搶玩具時,一般家長的做法;第一種 威脅型不許搶了,再搶就帶你回家,再搶我就打你了,這樣說,剛開始孩子還能接受,時間久了依然會搶。
  • 世界兒童難題:搶玩具!家長做好這6點,不讓孩子被別人教育
    如果別的孩子搶了你家孩子的玩具,你會怎麼處理?近日,上海一遊樂園內,一男子因自家孩子的積木被搶,掌摑並持續推搡他人小孩。目前,該男子因毆打他人被拘留。也有網友表示:搶別人家孩子玩具的孩子以及家長就不要被教育了嗎
  • 人販子光天化日搶孩子,寶媽求救無人幫忙,接下來的做法令人稱讚
    當我們有了孩子,總會把自己的神經繃得緊緊的。因為可能一時鬆懈,就會讓孩子陷入危險之中,特別是帶孩子出門的時候,都不能讓他們離自己太遠,一方面防止孩子走失,另一方面就是怕他們遇到人販子。人販子自不必多說,每個人提到都恨得牙痒痒。在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就是他們經常出現的場所,並且現在偷孩子的手段,可謂是千奇百怪,讓人防不勝防。
  • 物權思維:孩子愛搶玩具,不是「壞」,家長別因為誤會傷了孩子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周末,很多家長帶著自家孩子在商場的兒童樂園玩。沙堆這一塊,聚集的孩子尤其多,經常看到孩子們拿著小鏟、小車挖沙又運沙,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專心地玩,家長剛好可以清閒一會兒。不過還是不能放鬆警惕,這不,就有兩個孩子因為誰拿鏟子的問題,開始爭執起來。
  • 家長毆打搶自家孩子玩具小孩被拘:父母最大的罪惡是過度保護孩子
    今日,有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在上海松江,一男子因為自家小孩的玩具被搶,二話不說,上前毆打他人小孩,結果被拘留。 本來這是孩子之間的小爭奪,卻因家長的不當舉動,變成了毆打事件,對此網友紛紛議論。家長毆打搶自家孩子玩具小孩被拘:父母最大的罪惡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 孩子和小朋友搶玩具怎麼辦?家長不再為難,一招巧應對
    可沒一會兒,我就聽到一陣大哭聲,豆包也在那兒,我趕緊跑過去,原來是豆包搶了別的小朋友的小鏟子。這時那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我連忙道歉,讓豆包還給弟弟,可他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我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其實,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搶玩具的事情經常發生,一招就可以巧妙應對。
  • 孩子喜歡搶別人玩具?先別說孩子,家長要讀懂孩子「心理秘密」
    在大多數父母看來,孩子搶玩具是非常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行為,但我卻要和家長們說,孩子搶玩具是成長發育過程中非常正常且必然的事情,因為這是孩子物權建立的信號。我們還斥責孩子之前,首先應該讀懂孩子搶玩具背後的"心理秘密"。面對孩子搶玩具,你是怎麼做的?
  • 夢見搶孩子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見搶孩子預示著什麼
    夢見搶孩子是什麼意思 做夢夢見搶孩子預示著什麼夢見孩子,表示會不開心,會找別人的麻煩。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有人搶孩子但沒搶走,建議順利出行得財利。準備考試的人夢見有人搶孩子但沒搶走,意味著文科成績較差,但不影響錄取成績。
  • 孩子總是「搶」別人的東西,怎麼制止孩子?明智家長都是這樣處理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出現過搶其他小朋友玩具的現象,總是覺得別人的東西更好。而且孩子的大腦反應非常的快,有的時候家長還來不及阻止,自家的孩子就已經把別人家寶寶的玩具搶到了手,家長對此也是十分的無奈。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搶別人的玩具呢1、 家庭因素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那是相當溺愛,要什麼給什麼,就連天上的星星都能給你摘下來。這樣孩子慢慢會覺得,她想要的東西就理所應當是她的東西。
  • 孩子搶別人玩具怎麼辦?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家長也過來了,搶玩具那個孩子的家長連忙道歉,讓孩子把東西歸還,可她就是不肯,也哭了起來,弄得家長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忘掉要搶的物品。當孩子維護自己東西的時候,也要堅決支持他、幫助他,用大人的身份向其他孩子要回被搶的物品。
  • 山東出現搶孩子團夥? 微信圈為博人眼球,不要輕信謠言啦!
    最近朋友圈裡瘋傳一個視頻,標題幾乎都提到了「齊魯臺已證實」、「山東出現搶孩子團夥」等相關字眼,大家看了不禁產生驚慌之感,視頻如下:這則視頻上傳到騰訊網的時間是「2015-5-28 8:47,騰訊網的標題是《鄆城小學女生險被陌生人男子搶走》大約從6月14日開始在濰坊人的朋友圈裡開始瘋轉
  • 3歲男孩遊樂園被陌生男子多次推搡倒地 調查:起因搶玩具,家長護子...
    近日,一段「男孩在遊樂園搶玩具遭陌生男子動粗推搡」的視頻,在網上熱傳並引發熱議。監控視頻顯示,一名成年男子出手對一名3歲男孩動粗,多次將其推搡倒地。後來,男孩手裡的玩具槍被一名成年女子摔在地上……該視頻在網上傳開之後持續發酵,有網友覺得孩子間搶奪玩具很正常,男子對孩子出手動粗有些過激。
  • 家長帶孩子搶橘子,撿了橘子丟了德
    一開始,人們都按規矩購買橘子,因車主行動不便,便讓買的村民自己上車去搬,不久後,趕上附近小學放學,人漸漸多了起來,有許多人趁著車主車主看不到,便偷偷的拿橘子,最後接孩子的家長,過路的行人,開小車的都開始上車哄搶,車主多次阻止,無人理會。見此場景,車主失聲痛哭,說大夥別搶了,可憐可憐我。在場的好心人幫助貨車車主制止哄搶橘子的人,但是搶橘子的人實在太多了,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 暑假眼睛養護黃金期,家長如何跟手機「搶孩子」?
    暑假是孩子養護視力的黃金時機!暑假孩子們的眼睛很忙嚴控孩子變「電子奴隸」很多家長不注意暑假孩子護眼,白白錯失近視恢復的良機。有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更是趁著暑假瘋狂玩電子遊戲,甚至熬夜玩。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姿勢不正確時,應立馬矯正過來。不要讓孩子的眼睛離手機屏幕太近,也不要讓孩子斜著身子玩手機,否則不但會影響其視力,將來孩子還可能患上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