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廣東省內歷史悠久且極富盛名的特色美食之一。最早時,廣東當地人利用砂鍋作為器皿烹製米飯,再加上廣東人常常喜食腊味,故煲仔飯多被稱作「腊味煲仔」。談到煲仔飯,想必有許多吃貨朋友不禁咽了咽口水。傳統煲仔飯常常採用廣東地區自產的絲苗米作為烹飪米飯的絕佳原材料,這種細長型的大米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與廣式腊味在砂鍋內烹煮時,容易將臘製品中豐富的油脂吸收,使得食客們品嘗到的每一口米飯都噴香四溢。而砂鍋邊緣的鍋巴也是煲仔飯如此吸引食客的一個重要因素,煲仔飯中的鍋巴色澤金黃,香酥可口,與Q彈的米飯口感形成鮮明對比。
隨著社會發展,煲仔飯依舊是廣東的特色美食,但大大小小的煲仔飯館已經在國家的各個城市站穩了腳跟,使得我們都有幸嘗到這人間難得的美味。而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家庭煲仔飯的製作教程,讓您足不出戶,就能嘗到一碗由自己親手烹製的煲仔飯哦。而且只需要利用家家戶戶都有的電飯煲即可製作,大家快來學習製作一下吧。
今天我們這篇文章是家庭版煲仔飯的製作分享,相對比傳統煲仔飯的製作過程簡易了許多,大家大可以放心在家嘗試。今天我們製作煲仔飯所需要用到的食材有:新鮮雞琵琶腿一條;新鮮口蘑少許;蟹味菇少許;小青菜一棵;雞蛋一顆;新鮮小蔥、生薑、大蒜子少許;最重要的,需要準備品質優良的大米,廣東產的絲苗米為佳;
食材都準備齊全後,我們先來處理下待會兒要用到的食材吧。新鮮的雞琵琶腿,洗淨後用廚房專用剪將雞腿從中間處剪開。將雞肉往兩邊分散,是雞腿骨露出。我們再用廚房專用剪將雞腿骨連著的筋逐一剪斷,這樣處理後,雞腿骨就很輕鬆地可以剔除啦。我們再將去骨後的雞肉切成大小均勻的雞丁,放置一旁備用。接著,將生薑洗淨改切為細小的薑末,小蔥洗淨切為蔥花即可。
我們將切好的薑末加入雞腿肉塊中,同時加入少許生抽、蠔油、料酒、胡椒粉、食鹽,生粉調味並用手抓拌均勻。加入生粉的目的是為了使雞肉口感更加嫩滑,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哦。雞肉與調料完全抓拌均勻後,放置一旁醃製片刻。
在醃製雞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來處理製作煲仔飯時所需要用到的配菜。我們將口蘑與蟹味菇洗淨,口蘑改刀成蘑菇片,蟹味菇一分為二從中間切短即可。作為裝飾配菜所要用到的小青菜,我們洗淨後擇開。燒一鍋開水,將青菜葉在水中燙熟。建議大家在燙青菜葉前可以在開水中滴入幾滴食用油,這樣燙完的青菜才會油亮亮。
現在,我們拿出醃製好的雞腿肉。烹飪雞腿肉前,可以滴上幾滴香油增香。我們燒熱鍋熱油,將雞腿肉倒入鍋中翻炒至成熟,觀察到雞腿肉顏色由紅轉白即為成熟。雞腿肉炒熟後出鍋裝起,接著將切好的口蘑片與蟹味菇同時倒入鍋中翻炒片刻盛起。現在我們距離製作完成僅剩最後一步! 我們將大米淘洗乾淨,倒入電飯煲內膽中,用勺子輕輕鋪平。接著在大米上整齊地碼放好炒過的雞腿肉、蟹味菇、口蘑。將燙好的青菜葉繞鍋口半圈做裝飾點綴用。
在正式烹煮前,往電飯鍋內壁淋上一圈食用油,這一步是製作煲仔飯鍋巴的關鍵。最後,我們按好電飯煲煮飯鍵,即可等待美味生成。待電飯煲自動跳閘後,我們可以往米飯中心打入一個雞蛋,撒上少許蔥花,蓋蓋繼續燜煮3分鐘。3分鐘後,雞蛋在煲內的餘溫的作用下成為一顆嫩滑可人的溏心蛋,大米天然的米香與雞肉蘑菇的鮮香完全混合,在鍋邊還能刮出一圈金黃酥脆的米飯鍋巴。這一鍋簡單易操作的煲仔飯卻有著多重的味覺體驗,想要嘗一嘗的朋友別眼饞了,快擼起袖子給家人露一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