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映潮老師《三峽》教學實錄與點評

2020-12-20 k12教學資料

時間:2007年11月3日 地點:淄博市臨淄實驗中學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看大屏幕,一起來讀一下,三峽風光,讀。

(屏幕顯示,生齊讀)

三峽風光,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三峽之旅。

師:我們今天的三峽之旅就是品讀《三峽》。

(屏幕顯示:酈道元《三峽》 執教:餘映潮)

師:看咱們今天的學習任務,四個任務。

(屏幕顯示:識字、朗讀、聽記、欣賞)

師:談到識字的問題,咱們也應有一些比一般的方法更有樂趣的識字方法。我不知道你們在預習這一課的時候,在認識《三峽》這一課字詞的時候用了什麼方法沒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呢?你是怎樣認識《三峽》這篇課文的生字難詞的?哪位同學來講一下?

生: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師:你怎樣認識它的,用什麼方法認識它的?

生:這兩個詞寫出了三峽的特點。

師:現在不是分析句子,這個字你怎麼認它?用什麼方法沒有?好,老師今天告訴你們一種特別的方法。讓我們結合課文來「識字」。

(屏幕顯示:識字)

師:看老師的建議。試一試趣味識字的方法。

(屏幕顯示,生讀)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

師:這就是結合課文來認字,找一找吧。帶「山」旁的字,帶「氵」旁的字,對比較難的,要把它們圈下來。

(學生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把老師圈的和你自己圈的對一下,一起讀一讀,我讀標題,你們讀下面內容。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屏幕顯示,生齊讀)

巴東三峽 峽:兩山夾水的地方。

重巖疊嶂 嶂:zhàng,高聳如屏障的山峰。

巖: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絕怪柏 :yǎn,極高的山峰。

清榮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師:注意「巖」字,這裡指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一般說山上的大石頭叫巖,這裡指山峰。帶「山」旁的字能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繼續來: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屏幕顯示,生齊讀)

沿泝阻絕 沿:順流而下;溯:sù 逆流而上。

素湍綠潭 湍:tuān,急流的水。

懸泉瀑布 瀑:從河床陡坡或懸崖傾瀉而下的水流。

飛漱其間 漱:shù,衝蕩。

林寒澗肅 澗:此指峽谷。

猿鳴三聲淚沾裳沾:浸溼。

師:同學們讀的是「猿鳴三聲淚沾裳(shāng)」,「裳」這個字我建議大家讀cháng,這個shāng字你們如果查新華字典,是沒有這個音的。衣裳的「裳」讀輕聲,不讀yīshāng。cháng是古人穿的一種裙子,古人的裙子和我們現在的裙子不一樣,就用一塊布在腰下面圍一下,男女都穿這樣的裙子。所以這個字讀cháng,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好,帶「氵」的字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好,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屏幕顯示:朗讀)

(生朗讀課文)

師:好,我聽了。朗讀有什麼要求?起碼來講要讀出文章的音樂之美。《三峽》的語句是很漂亮的,我們要讀出文言課文的味道。怎麼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呢?怎麼使我們朗讀具有音樂之美?老師教給你們三種方法:第一,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第二,讀出四字詞語的節拍,你看,你們剛才四字詞語的節拍沒有讀出來;第三,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節奏、拖音、節拍、頓音都是音樂術語,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我們朗讀就有音樂之美了。(筆者按:這個朗讀訓練有層次,教得很棒)

(屏幕顯示)

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

讀好四字詞語的節拍

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

師:先看第一個提示: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這個拖音能讀出來,文言文的味道就出來了。聽一下。

(屏幕顯示)

自/三峽七百裡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於/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時/朝發白帝

雖/乘奔御風

則/素湍綠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

(生根據教師範讀內容的停頓做筆記)

師:好,一起來試一下,注意領起詞的短暫拖音,讀起來。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次就有味道了,繼續來,既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又要讀好四字詞語的節拍,節拍主要就是二二節拍。你們聽。

(屏幕顯示)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師:四個字兩兩一個節奏,你們再來朗讀一遍。注意剛才領起詞的拖音的長度還不夠,如果稍微誇張一點,你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了。這一遍朗讀既要讀好拖音,又要讀好四個詞語的節拍。讀起來。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遍味道也讀出來了,繼續來。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你們看: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清榮峻茂」 四個字要讀開,頓一頓,為什麼呢?因為寫的是四種事物,水清,樹榮,山峻,草茂。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最後一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情感要讀出來,「淚―沾―裳」三個字之間要頓一下。好,我們把三、四段兩段一起讀一下。

學生齊讀課文三、四段。

師:有點意味了,再把第四段來一遍。

(生齊讀第四段) 師:這個「淚沾裳」意味還沒出來,再試。

生讀: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味道讀出來了。好。我們的朗讀訓練就進行到這裡,請注意朗讀這篇課文的三種技巧。

師:下面就動筆聽記。

(屏幕顯示:聽記)

師:聽什麼,記什麼?課文中所沒有的注釋的意思,邊聽邊記。第一個字,「自三峽七百裡中」的「自」:在,從,在三峽七百裡中。「自非亭午夜分」,這個「自」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是亭午夜分的時候。「至於夏水襄陵」,陵:丘陵,小山頭,小山包。「或王命急宣」,或:偶或、有時。「雖乘奔御風」,雖:即使、縱然。御:駕著、駕馭。「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以」一般翻譯為「認為」,不認為有這麼快,不認為它快。我認為在這裡最直接的意思是「如」,不如它快。不以疾也,不如它快。「良多趣味」,很多的趣味,確實有趣味。「林寒澗肅」,肅:寂靜。「空谷傳響」,響:指回聲。

(屏幕顯示)(教師根據屏幕講解,學生做筆記)

自:在,從 自非:如果不是

陵:丘陵 或:偶或

雖:縱然,即使 御:駕著

以:覺得,認為 良:甚,很;的確

肅:寂靜 響:指「回聲」

師:下面根據老師給大家介紹的課文中沒有注釋的字再加上課文注釋先把第一段翻譯一下,各自做各自的,開始說起來。

(學生自讀、翻譯第一段)

師:說完了看屏幕,看你說的和老師寫的大致意思是不是一樣,讀一下:

(屏幕顯示,生齊讀)

在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層層疊疊的高峰,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師:現在埋頭讀、譯第二段,要說出聲音來。

(生自學翻譯第二段)

師:好,再看屏幕,讀起來。

(屏幕顯示,生齊讀)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斷。偶或皇上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有時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達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多裡,即使騎著飛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師:繼續讀。

生:(屏幕顯示)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師:第四段又要埋頭讀起來。

(生自學翻譯第四段)

師:好,看屏幕,讀起來。

生:(屏幕顯示)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清涼山澗寂靜。常有高處的猿猴在拉長聲音鳴叫,連續不斷,悽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好啊,下面的任務就是解決第三段品讀的問題。

(屏幕顯示:欣賞)

師:怎麼欣賞?老師指導:用精段品讀的方法品味課文的美點。美點是什麼呢?就是表達美好的那一個地方。看話題:我們一起來發現第三段文字的表達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達之美在哪裡。我們要每個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說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動態?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靜態?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仰視?有的字是不是表現了俯視?有的是不是寫白色?有的是不是寫綠色?還有動靜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線條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們都可以去發現。好,開始在課文旁寫上你的批語,欣賞這一段的一點之美,哪個地方你覺得它美把它記下來。

(生讀課文,做旁批)

師:好,請把你的見解講給你的同桌聽一下。

(師生交流)

師:好,讓我們一起欣賞你對課文的欣賞,哪位同學先來發言?

生1:第三段主要寫春天和冬天的景色,兩處互為對比,寫出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寫出了三峽的秀麗。

師:秀美,秀麗。 但是,不是說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這是總說春冬之時景物的特點。

生2:第三段是景物描寫,生動描寫三峽風光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

師:你這是從總的方面來說的。我們說的是「美點」,哪一點寫得好呢?

生3:第三段寫「素湍綠潭」,寫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潭水,寫出了顏色之美。

師:色彩之美出來了,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深潭。除了顏色外,還有形態之美吧,湍是急流,潭是平靜的水,四個字寫得多美。

生4:「懸泉瀑布,飛溯其間」,寫出三峽的瀑布動態之美。

師:「懸泉瀑布」,高處的瀑布飛流下來了,還有一個字再品味一下,「飛」字用得美不美?

生4:美。

師:怎麼美呢?

生4:寫出它的快。

師:寫出了速度,還有力度。「懸泉瀑布,飛溯其間」,每一個字都值得品味。

生5:「回清倒影」,迴旋的清波倒映出影子,寫出了它的靜態之美。

師:綠色的深潭倒映著景物的影子,是不是?這樣很恰切。

生6: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寫出了樹的怪異景象,還寫瀑布很高,飛流直下。

師:「懸泉瀑布」,寫出了山的「高」,「飛漱其間」寫出瀑布瀉落的動態之美,還有一個「怪柏」的「怪」還可以欣賞。

生7:「怪柏」的「怪」寫出形態比較奇異。

師:姿態之美,千姿百態而且形狀怪異。我體會這個「怪」字,為什麼說「絕多生怪柏」呢?為什麼用「怪」字?我分析,「絕」是很高很高的山,很高很高的山上風速是很大的,在常年大風的吹襲之下,柏的形狀一定很怪。因為不是很正常地生長,所以作者用了「怪」字。

生8:「清榮峻茂」四個字從四個方面寫了三峽春冬之時的雄奇風光。

師:語言非常地精煉。

生9:回清倒影和懸泉瀑布,一個是迴旋的清波,另一個是飛流直下的瀑布,這兩個對比寫出了線條的美。

師:都是寫水的,但有高下之分,有形態之分,有色彩之分,且作者寫這兩處景物,觀察視角不同,一個往低處看,一個往高處看,八個字寫出了這麼豐富的角度。

師:好,老師給大家小結一下,這一段文字我們怎麼欣賞?

首先看到的是層次美,美在層次的清晰。先點時令,「春冬之時」是總寫時令。然後寫江水,然後寫山巖,最後總說一句「清榮峻茂,良多趣味」,這其實是對前面景物的總說。總起――分寫――總說,層次清晰,情景交融。

美在景物的攝取。就像攝影師一樣攝影景物的一角,有山,有水,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之中還有聲音;「回清倒影」中「回清」這裡面也有聲音,這是暗寫聲音。

美在視角的變化。從俯視的角度寫的是素湍綠潭,從仰視的角度寫了懸泉瀑布。

美在線條的組合。這個線條需要我們去想像,迴旋的清波,是圓的弧線;高山矗立,很峻峭,是直線。怪柏是奇異的曲線,飛瀑跌落是很漂亮的長長的弧線。

美在景物的映襯。本來寫潭水就夠了,再寫倒影,景物的層次就增加了;寫山,寫山頂就夠了,山頂上還有怪柏;寫山就夠了,但山上還有瀑布。瀑布和山映襯,絕和怪柏映襯,倒影和綠潭映襯,這所有的景物都互相映襯。

美在語言的秀麗。「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就很秀麗。

美在語言的生動。「回清倒影」「飛漱」,還有「怪柏」,都很生動。

美在語言的精練。特別「清」「榮」「峻」「茂」四個字給我們概括出了不同景物的美點。

短短的一篇文章,就這麼多美點讓我們欣賞,讓我們品析。

師:現在我們還要完成一個任務,請大家看屏幕。

(屏幕顯示)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連綿的群山」後面,老師在這兒打了省略號,請你們將省略號變成五個字,連綿的群山,什麼的什麼,什麼的什麼,其實就是讓你們把課文中寫的三峽的景點用五個字表現出來。你們可以說「高聳的峭壁」,可以說「迴旋的清波」,注意每個人說一處而且不和人家重複。

(學生思考)

師:好,現在請坐在中間的一組同學來說,每個同學說五個字出來,準備好了沒有?

生1:飛流的瀑布。

師:飛流的瀑布。「飛瀉的瀑布」好一點。

生2:白色的急流。

師:嗯。

生3:怪異的柏樹。

生4:迴旋的清波。

生5:秀麗的山峰。

生6:清澈的流水。

生7:碧綠的深潭。

生8:倒懸的瀑布。

生9:良多的趣味。

師笑:「良多的趣味」它不是寫景,它是總說。

師:還有怪柏沒說,還有其它的說法嗎?

師:我把大家的說法加上老師的說法形成一篇短文,我們一起欣賞,讀起來。

(屏幕顯示,生齊讀)

作者寫景,採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雄偉的屏障,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蒼翠的怪柏,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大家是不是有了一次美好的三峽之旅?好吧,下課。

生:老師再見。

師:再見,謝謝大

相關焦點

  • 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近日,我陸續觀看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湖心亭看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陋室銘》等課堂教學實錄,收穫多多,感觸多多。第一、教學設計不玄虛。餘映潮老師的課堂教學,板書簡簡單單,課件簡簡單單。可見他在備課設計時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設計,體現了一位大師的智慧和藝術。而我們的備課和教案設計,往往重在備知識,繁瑣而詳盡,唯恐遺漏了哪一個知識點。導致備課和教學設計頭重腳輕,主次顛倒。第二、課堂線條不複雜。
  • 銅川市教研室範莉讀餘映潮著作有感: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丨周末閱讀
    閱讀《餘映潮閱讀教學藝術五十講》是在七年前,為了參加陝西省教學能手大賽,提升自己的現場教學能力而為之。近日,我再次拜讀這本書,是基於個人工作角色的轉換,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研究水平而深入學習。閱讀同一本著作,懷著不一樣的目的,帶來不一般的收穫。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餘映潮教學實錄
    我最佩服的是他在課後對老師的點評中,講到每篇文章可值得欣賞的地方,那種淡定和自信,非幾十年功力和磨礪不可啊!深感於此,以後的文學評論功夫還得磨鍊啊。3、理性而富有詩意的點評。欽佩處三言兩語的鼓勵,扼要的概括,理性的光芒散射在整節課中。站在平等的角度看學生,民主的開放式問答,卻又在一個板塊結束時「居高臨下」的小結,我認為恰恰是這些具有一定高度的富有詩意的精準語詞,深深地印刻在學生心中。
  • 特級教師|餘映潮:《藤野先生》教學實錄
    因此教學中,我以討論交流為主,「還政於民」適時引導,這樣學生會更易接受。  二、課堂實錄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與他人的因素,而老師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魯迅先生也是這樣.
  • 【第5期】書生教慧|《餘映潮談寫作藝術》讀書報告
    道 不 遠 人                      段  煜《餘映潮談寫作藝術》是水魚老師組織編寫的《名師作文課》叢書中的一本。這本書在案頭放置很久了,最近拿來仔細品讀,獲益良多。文章內容貼近教學的實際,都是餘老師深入研讀教材後,總結和沉澱出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 餘映潮:課堂教學創意的8大「講究」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606篇文章 -1教學創意講究「實」在深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我們醞釀教學創意,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一個「實」字。要做到這一點,靠的是教師對課文的高度重視及對教學的精心設計,正如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任何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都可以依據課文設計出實實在在的課堂訓練活動。
  • 討論丨《孔乙己》的教學終點在哪裡?
    1.徐開質,談談孔乙己的「偷」,《語文教學通訊》,1988年第1期;2.李鎮西,我教《孔乙己》(21997年執教),《李鎮西與語文民主教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3.吳青松,《孔乙己》中的笑對主題的揭示,《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7期;4.諸定國,《孔乙己》課堂教學實錄及反思,《新語文學習(中學教師版)》,2007年第3期
  • 餘映潮《伯牙絕弦》教學實錄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盲人小朋友,倘若你在夢中看見一片蔚藍的天空,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關愛你的人為你撐開的, 晴空萬裡,是在告訴你心中要永遠憧憬著溫暖與光明。
  • 餘映潮教例評析100例42|提倡課堂智能練習
    提倡課堂智能練習——《口技》教例評析[教例簡述]這是餘映潮老師的一個教例
  • 第2124季【溼地淮語】餘映潮板塊式教學設計課例賞析
    我感到在閱讀教學中,決不能拋開學生的第一體悟去分解內容。一切字詞的解釋、語句的揣摩、段落的講讀,都必須以把握文意為目標,從整體感知到細部體會,再從細部收穫回到領悟文意,使學生在一篇課文學習過後,留下的不是簡單機械的語言符號,而是鮮活的、靈動的、有機的篇章,不是喪失美感的知識點範例,而是美的、帶有無窮意味、充滿睿智哲思的精華,由此我們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模式。
  • 餘映潮執教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
    屏顯1:秋天的懷念作者:史鐵生執教:餘映潮師:啊,同學們,上課!同學們好!眾生(起立):老師好!師:謝謝!請坐!這節課我們學習親情單元中的《秋天的懷念》,(它是)史鐵生的經典散文。屏顯2: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 「怎麼教」「教什麼」……名師餘映潮談統編教材運用策略
    面對全新的統編教材,學校和老師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比較透徹地把握它,從而有質量地正確使用呢?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中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學藝術研究的領軍人物」餘映潮老師深入研究探討「怎麼教」、「教什麼」、「為什麼這麼教」等問題,初步形成了系統化的運用策略。
  • 餘映潮老師《狼》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如下:一、教學鋪墊(3分鐘左右)1.導入。2.搶答(檢查預習)——作者,體裁,形象,層次……二、讀——讀準字音。2.請同學們向老師自由提問,看還有哪些字詞不認識,哪些字詞的意思弄不懂。3.教師強調如下字詞。
  •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藤野先生》餘映潮教學實錄
    因此教學中,我以討論交流為主,「還政於民」適時引導,這樣學生會更易接受。 二、課堂實錄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與他人的因素,而老師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魯迅先生也是這樣。
  • 簡述您在觀看範純樂老師課堂實錄與葛炳芳老師點評視頻後您的收穫
    葛炳芳教授以專題《指向「問題解決」,釐清事件主線》的形式對範純樂老師這節讀後續寫課進行分析點評。跟點評沈萃萃老師執教的概要寫作課一樣,葛教授也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教學活動進行分析,並提出自己的幾點思考。一、教材解讀。
  • 徐徐老師點評:青年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註:此為《意林作文素材》特約點評稿。只寫總評,卻都琢磨了一晚。記住:徐徐老師只做點手工慢語文哦。
  • 《「漫畫」老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用一兩件具體事例描寫自己的老師。能評價、修改同學和自己的習作。教學重難點:如何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人物特點。教學過程:談話導入與同學們打招呼,並讓他們談一談對於我的第一印象及其原因。出示學生給我畫的漫畫,再談感受及其原因。出示漫畫的概念及其特點,並板書課題。
  • 《晏子使楚》教學實錄
    十年了,我在課堂教學上,幾乎還是原地踏步,每每想起,內心悽然。今天發此實錄,絕非譁眾,只為在新年伊始,鞭策自己奮力蝸行。師:上課。生:老師好!師:同學們好!師:繼續開展我們的《百生講壇》活動,讓我們來互動一下。生:好!師:百生講壇——生:壇壇是好酒!
  • 《綠毛龜》教學實錄
    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執教者: 上海 朱煜綠毛龜(滬教版教材)教學實錄文字錄入:山泉清兮(來自鳳凰語文論壇)師:我們以前接觸過小動物的文章,往往是寫習性和外形,寫法不一樣,讀法也不同。快速把課文通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