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朱軍文:科學素養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

2020-12-13 大洋網

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的「2020年科促會論壇——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在北京舉行。華東師範大學朱軍文教授表示,我國的科學教育要逐步呈現出注重從科技精英到普通大眾的轉向,加強大眾對科學的親近程度,使大眾願意了解科學技術,討論科學技術,信任科學技術,參與和從事科學技術的相關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通過形成科學文化以孕育科學的頂尖人才。

朱軍文表示,青少年是世界創新的未來所在,也是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未來競爭力的潛力所在。科學素養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青少年科學教育是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引領青少年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重要形式。加強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對於提高國家未來的科技創新能力,對於青少年過圓滿的高質量的人生,都是基礎性的。

朱軍文指出,從我們當前的文化環境來看,中國的家長曆來都重視子女的教育,投入的時間和財力也越來越多,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導向下,家長們對孩子的科技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依然沒有表現出這個時代應有的重視。


文/圖/視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綺珊

相關焦點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研製《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背景與意義是什麼?有哪些主要指標以及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核心素養: 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公民,以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21世紀不斷變化的工作與生活,是近十幾年來核心素養日益引起全球關注的重要原因,甚至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育改革的基礎。我國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如今,我國核心素養教育逐步實現從理念向實踐的轉化。
  • 學術觀點|胡衛平:基於核心素養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與教學改革
    本次會議主題為「面向未來的科學素質建設」,會議以「兩翼同等重要」為根本遵循,圍繞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編制科學素質建設規劃展開交流研討,為加強公眾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建言獻策,助力新時代科普工作創新發展。本場報告人為陝西師範大學胡衛平教授,報告主題為「基於核心素養的義務教育科學課程與教學改革」。
  • 高考政治各自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政治核心素養是什麼?  政治認同  我國公民的政治認同,就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兼具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綜合表現為九大方面,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從此,「核心素養」迅速成為了基礎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2016年9月22日訊, 「核心素養」是近兩年教育行業一大熱詞。中秋前夕,《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 核心素養的核心
    這一基本態度應當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有關學術問題、理論問題可以深入討論、研究,可以發表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時就明確表示,「要廣泛聽取意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另一方面,決不能以學術討論、不同理論流派來懷疑、甚至否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決不能以此影響課程改革的進程,影響地方和學校的實施。
  • 中高考評價的「核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新發布的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3個基本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及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人文積澱、批判質疑、信息意識、自我管理等18個基本點。相比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核心素養總體數量上減少了3大素養、7個基本要點。
  • 學校是培養青少年身體素養主陣地
    在《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身體素養」一詞引發學界與公眾的廣泛關注。《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養和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那麼,何謂身體素養?身體素養和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關係是什麼?如何提升青少年身體素養,夯實體育強國建設之基?
  • 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概要
    近幾年來,在教育實踐領域和教育研究領域,人們談論教育問題時,經常提到「核心素養」這個詞。從今天回顧核心素養的發展,不難發現核心素養這個概念由來已久。「核心素養」這個概念來自於西方的英文詞「Key Competencies」。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張詠梅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用路徑的實證研究
    原標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用路徑的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張詠梅,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胡進,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一,李美娟,王家祺,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100191)。以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的研究為基礎,以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品德與社會、小學語文、中學語文、小學科學、中學物理、中學化學、中學生物、中學地理八個學科學業標準的修訂為切入點,採用問卷調查法、編碼法等,探索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以學業標準為載體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用路徑,並指出未來研究的方向。
  • 應將基礎素養和核心素養進行劃分
    本報訊(記者 凌馨)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公布一年後,「關鍵能力」成了教育界的最新熱詞,核心素養是否已經過時?對此,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褚宏啟認為,核心素養就是關鍵能力,兩者在英文中對應的是同一詞組。在他看來,素養即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在各大素養和能力之中,創新能力是核心素養的集中表現。
  • 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 淄博市發布青少年「蒲公英」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具體內容如下:蒲公英計劃:為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經市科協、市教育局研究決定,組織實施淄博市青少年「蒲公英」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原標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本報北京9月13日電 (趙婀娜、趙婷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13日在京發布。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該成果是教育部委託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國內高校近百位專家成立課題組,歷時3年完成的。
  • 福建省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再次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情。
  • 從「素質」到「素養」 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2016小學教育巴蜀峰會「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變革」研討會側記華龍網11月12日8時59分訊(蒲思靜)當今,「核心素養」是教育界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來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班、全國知名教育專家教授,以及京、蘇、臺等地一線知名校長,通過主題報告、課堂展示、工作坊研討、沙龍對話、觀點分享等方式,解讀、回答、交流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學校實踐的可能性路徑,直指小學教育核心素養如何「落地」,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核心素養要體現怎樣的育人目標?
  • 突出六大核心素養考查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原標題:突出六大核心素養考查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嘉祥縣第四中學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嘉祥縣第四中學貫徹落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託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探尋核心素養與學校實踐的對接點,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通過一系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改革行動,打造區域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