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的博物館沒有故宮,但不遺憾,她是中華文化的璀璨結晶!

2020-12-25 春暖花開去旅遊啦

關於文物,我想大家不會不知道的,平時的旅行和各種參考節目或多或少地使大家普及了文物知識,我國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多少個時代?現在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在我國博物館中,故宮是連接古代和現代的象徵,也相當於我國一顆濃縮歷史的珍珠。

但是,像這樣,我國國民引以為豪的博物館卻落選了「世界四大博物館」的評選,到底是為什麼呢?羅布博物館在美國首都羅布博物館展出。

我們先談談法國的羅浮宮吧,我想有很多想去歐洲旅行的朋友把羅浮宮安排在了自己的日程裡,羅浮宮博物館的展示區分為5個大小,佔地面積4.8公頃,從古埃及、羅馬的藝術品到中世紀的雕刻畫,都在羅浮宮內參觀,其中最有名的是微笑。

第二個是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這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在紐約,其中中國的收藏有100件以上,這些收藏品大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人在中國受到內憂外患。

俄羅斯的東宮博物館裡收藏著埃及、羅馬、中國、印度等許多國家的藏品。最後一個是英國大英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裡大部分的藏品來源比較難接受,我們相信英國的歷史,我還知道一點,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可以說是通過英國的殖民地擴張和對外掠奪而充實起來的,這些博物館為什麼可以保管得不屬於這麼多本國的文物?

世界博物館沒有故宮,但遺憾的是它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結晶,不是安放用來掠奪的東西,故宮掉下來是因為沒有外國的藝術品吧,是的,今天介紹在這裡,下一期帶你去更有趣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開幕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8日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標誌著這座世界級博物館及香港重要的文化機構邁向另一個裡程碑。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介紹博物館情況。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動土儀式 預計2022年竣工
    她指出,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是中華文化的菁華、人類文明的瑰寶,享譽中外;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長期、全面和深入地展示故宮的文化珍藏,無論是借出文物的數量、一級文物的比例和借展期均獲得特殊的安排。林鄭月娥說,香港有著深厚的國際聯繫、優秀的專業人才,作為東西文化匯聚和溝通中外的橋梁,若能長期展示故宮珍貴的文物,不單能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故宮文化走向世界,也能大大助力西九文化區以至香港發展為一個糅合地方與傳統特色,加入國際元素的世界級文化樞紐。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 文化強國:故宮《景泰百寶》讓中華文脈上的景泰藍活起來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格,是中華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綿延不絕、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中開幕
    這是11月18日拍攝的主體結構竣工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儀式當日在博物館所在的西九文化區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等出席儀式。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認為,國際級博物館有保持超越性及獨立性的必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納進文化部門茲事體大,她並不贊成。林奕華說,她曾詢問院長吳密察,「他說在接到一通臺行政機構的電話,詢問各國國際級博物館的組織如何,但不表示對改組沒問題,今天台北故宮博物院沒參與質詢,這樣討論不被尊重。」
  • 更名「華夏博物館」?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認為,國際級博物館有保持超越性及獨立性的必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納進文化部門茲事體大,她並不贊成。林奕華說,她曾詢問院長吳密察,「他說在接到一通臺行政機構的電話,詢問各國國際級博物館的組織如何,但不表示對改組沒問題,今天台北故宮博物院沒參與質詢,這樣討論不被尊重。」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封頂(香江在線)
    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東南面立面效果圖。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提供11月下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大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薄薄的綠紗下,這座承載著文化互鑑之美的香港新地標雛形初現,既傳統又現代,既厚重又簡約,將為維多利亞港畔增添一分亮麗色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合作推動的文化項目。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其次,若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則更令人啼笑皆非,臺灣一地若能代表華夏文明,這不是「去中國化」,反而是更深化「中國化」了!再說,將臺北故宮博物院在組織上改為臺文化部門的三級機關,這當然是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地位降格了。原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是臺行政機構官員,與部門領導平起平坐,直屬於臺行政機構。
  • 中國為什麼需要一座世界級農業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的文化靈魂,是國家文明的傳承和象徵。我國有很多世界級的優秀博物館,它們或記錄無上皇權,或守護文化遺址,或賡續民族血脈,或弘揚傳統文化。然而中國綿延不斷的五千年文化,並不只是封建帝王,也不只有文物寶藏,我們最廣闊最深遠的傳統文化,發端於「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的農民生活,來源於「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
  • 每周聽香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2022年中對外開放!
    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中開幕,屆時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介紹,目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就展品清單的商討已經完成,策展團隊已經挑選了故宮約800件文物,準備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覽中展出
  • 吳學華向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捐贈消防影像專著
    中國網新聞10月4日訊 在舉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周年之際,為弘揚中國消防文化,傳承中國消防歷史,加強消防科普宣傳,上海公安消防總隊大校警官、高級記者、著名攝影家吳學華,分別向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其本人以40年心血創作打造而成「中國消防影像文化工程」珍藏版全套專著包括《中國消防百年圖錄》《浴火人生》《難忘精彩》《生命的力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談成語 小詞彙裡藏著中華大文化
    今天,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創設者周功鑫教授走進上海宋慶齡學校開講,並給學生們帶來了首部以成語故事作為普及中華文化的全面載體的叢書《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在周功鑫看來,小小的成語是一把打開文化「大門」的神奇鑰匙,背後「具有史實的內涵」。
  • 謝小韞: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臺灣「中時新聞網」日前發表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的署名文章《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
  • 讓中華文化滋養青少年心靈
    當然,她還有另一個「野心」,藉助青少年喜愛的漫畫形式講故事的同時,她還想畫出中國式漫畫。  初創並不順利,周功鑫本想直接從當下青少年喜歡的動漫開始,但她的工作團隊花了很多時間溝通,仍然沒有頭緒,無法做出她滿意的作品。於是她想,為什麼不從她最熟悉的圖書開始呢?2014年,經過各種打磨,《圖說中華文化故事》第一套10冊《戰國成語與趙文化》面世了。
  • 探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於2022年中對外開放
    11月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維港之畔舉行大樓結構平頂儀式。 這座位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的香港地標性建築於2019年4月正式開工,計劃將在2021年11月竣工,香港回歸25周年即2022年中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 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開館
    9月24日,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鑽石園區舉行。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參加開館儀式的嘉賓參觀博物館。↑在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開館儀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巡視員巴愛民和蒙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解東共同為蒙山中華本草文化博物館揭牌。在健康產業規劃匯報會上,中商工信高新技術發展(廣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祥健介紹了健康產業規劃,青島天惠御國際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孫懷鬥介紹了產業發展情況。解東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西安碑林博物館主辦,中國民協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 感受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青島啤酒博物館
    近日,青島啤酒博物館著實又火了一把。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驢媽媽旅遊網發布的《2018假日旅遊及景區消費報告》中,青島啤酒博物館入選全國十大熱門博物館,排名位列第二,僅次於故宮博物館。伴隨著近日的熱門話題,記者來到位於登州路56號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這座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