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第一天上幼兒園,家長這些「常規做法」會加重焦慮情緒,挺顛覆

2020-09-04 龍寶育兒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鬧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家人,獨自面臨陌生的環境,這是分離焦慮的一種集中表現。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哭鬧和焦慮情緒呢?很多父母的常規做法是這樣的,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第一種,不停地安慰孩子

作為一個過來的幼兒園家長,在接送孩子時,曾無數次看到家長站在門口安慰哭泣的孩子,孩子扒著父母的衣服不讓走,哭得撕心裂肺,老師在門口無奈地看著,有的家長甚至單獨把孩子拉到一邊,不停地哄著孩子,好話都說盡了,但是孩子好像什麼都聽不進去,最後情緒沒有得到緩解,家長上班也遲到,憂心忡忡地度過一天。

第二種,哄孩子第一個來接她

還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不適應,父母在送孩子的時候就不停地許諾會第一個來接她,這會導致父母在下班時火急火燎地往幼兒園趕,也會得到孩子的埋怨,說好的第一個來接我,你怎麼遲到了呢?父母一臉歉意,對不起啊,寶寶,路上實在太堵了。

第三種,放學詢問不愉快經歷

還有的孩子放學了,父母不停地詢問,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飯菜合不合胃口?你哭的時候老師安慰你了嗎?有沒有打你或者是罵你呢?孩子一想到不愉快的經歷,情緒立馬又變得失落起來,趁機又開始向父母裝可憐,引得的父母一陣心疼。

第四種,特別優待

孩子第一天上學,不知道他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父母和老人憂心忡忡,等到孩子放學了,立馬親熱得不行,抱著孩子不撒手,平時吃不到的零食會買一大堆,不讓看的電視和手機,盡情地看個夠,給孩子做一大堆愛吃的飯菜,孩子在家裡受到了更高的關注度,他變得更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因為兩下裡一比較,待遇差別實在太大了。

父母的種種做法其實是在彌補孩子,他們在潛意識裡覺得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受苦的事情,捨不得孩子哭,捨不得孩子單獨一個人。儘量地用情感和物質去彌補他這一天的缺失,但其實這樣做非但沒有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反而讓孩子變得變本加厲。

第一,會讓孩子覺得,只要不想上幼兒園,只要哭鬧就有好吃的,好玩的,父母也會千依百順。

第二,父母對他越好,就證明幼兒園越不好,他更不願意去幼兒園了,對幼兒園也更加排斥,往往這樣的孩子是最牴觸幼兒園的,適應期也很難過去。

那麼父母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呢?這幾種做法可能跟你想的很顛覆,但其實卻最高效。

1)送孩子要乾脆

送孩子入園,父母要乾脆利索,不管孩子哭得多難受,把他交給老師就微笑著離開,越遲疑就越會放大他的焦慮,很多孩子在看到父母走了以後,很快就能平靜下來,跟周圍小朋友玩在一起。


2)不要瞎承諾

除非父母能夠保證第一個衝進教室接孩子,否則不能隨便許諾第一個接孩子,這也會讓孩子的下午很難捱,父母應溫柔地告訴孩子,你睡了午覺,吃了晚飯,我就來接你。

3)不要問一大堆問題

接到孩子的第一時間,父母迫不及待要跟他分享一天的幼兒園生活,還會詢問是否第二天繼續入園,這會讓孩子產生恐慌,怎麼還要上幼兒園呢?正確的做法是表揚孩子很勇敢,父母很想念寶寶,他入睡前,也可以偷偷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同學們也喜歡跟他玩,第二天還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在等著他,讓他變得有期待,第二天也會非常順利。


分離焦慮會在何時結束?

通常情況下,孩子入園的前兩個星期會表現出不同的牴觸情緒,但如果父母引導得好,孩子適應幾天就沒事了,還會非常期待幼兒園生活,有的孩子在周末的時候還主動要求去幼兒園。孩子進入幼兒園是長大的表現,並不是去受苦,父母的心疼可以理解,但這種情緒不要過多的傳染給孩子,有時候,分離焦慮更多地體現在家長身上,我們更要放平心態。

相關焦點

  • 父母的這些做法,易加重寶寶的入園焦慮!你中招了嗎?
    初到幼兒園,園內和室內的擺設、小床等環境都較為陌生,甚至對剛躺上去的小床還不適應。孩子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於找不到自己熟悉的感覺,從而出現緊張反應,產生分離焦慮。而入園後,則需要面對老師及陌生的一大群同伴,還要自己獨立處理很多關係,這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對於那些偏內向的孩子來說,會讓他感覺發怵。父母的這些做法,易加重寶寶的入園焦慮在寶寶剛入園時,有些家長也很焦慮,如果應對方式上再出現偏頗,則極易強化寶寶對幼兒園的排斥,帶來消極影響。瞎擔心。
  •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會經歷什麼?看完的家長表示,心裡很不是滋味
    直到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他的人生進入新階段,才開始離開父母,學習獨自面對新的環境,一個人結交朋友,一個解決問題。所以,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肯定是不適應的。他第一天上幼兒園會經歷什麼?估計也是很多家長想要知道的問題。我根據自己的觀察,又結合網上的紀錄片,還有部分攝影作品,大概總結了一下,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天會經歷的事情。作為家長,我看完心裡很不是滋味。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解決分離焦慮讓娃開心上學
    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分離焦慮是娃和父母共同挑戰
    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所以沐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焦慮,對爸爸說:「老爸,你幫我退學好不好?」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資深幼師「慌得一批」,原來不都是好事
    當孩子到了三歲以後,就需要上幼兒園了,而這個時候很多的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分離焦慮,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因為和爸爸媽媽的分開而哭泣不止,尤其是有的小朋友早上剛剛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哭得特別兇,這讓家長非常的心疼。
  • 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有這3個特質
    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不願意離開父母,去接受幼兒園的教育。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第一天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娃會哭的撕心裂肺」,所以很多家長就會心軟,就會將孩子帶回家,但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對的,孩子早晚會長大,會飛翔,父母的寵溺,只會讓孩子一事無成。
  • 分離焦慮是正常情緒 家長首先應接納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伍仞)每年9月在各幼兒園門口,小朋友涕淚橫流、大哭滾地、抱著家長大腿不肯入園的場景比比皆是。這些分離焦慮的表現,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但往往都讓家長心疼、擔憂。日前,在由廣州市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共同打造,「羊城宣傳思想文化優秀創新團隊項目」支持的廣州市家庭科學育兒第一課上,資深幼兒園教師與兒童心理專家都表示,以上是新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正常反應。「孩子從出生到3歲都是在家人的身邊,形成了一個密切的依賴關係。
  •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怎樣度過比娃還嚴重的分離焦慮?
    而對於馬上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媽媽們,這段時間是期待、忐忑、憂慮的混合體,娃要上幼兒園啦,要解放啦,迫不及待、按部就班的同時,還擔心孩子的分離焦慮,然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明明白白甩出一句話:分離焦慮不只娃有,老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有的哭鬧有的淡定,區別藏在家長的行為裡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哭鬧程度不分國籍啊!外甥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送去以後沒有哭,一個班就只有一個哭的,沒有帶動情緒的孩子,大家也就不哭了。1、家長是否給孩子傳遞了焦慮情緒在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如果一個人產生了負面情緒,會以鏈條方式傳遞給另外一個人。
  • 新生家長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記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
    無論是老生還是剛入學的新生,都建議家長,要記住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的時候,注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家長呢?家長一定不要著急走,這時候可以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幾句,尤其是開學的第一天,這樣的溝通會給老師增加印象,第二天會更加關注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讓孩子慢慢接受老師,慢慢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此,家長接到了孩子不要轉頭就走,多和老師溝通溝通,這樣有利於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 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是出自這3種家庭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愛哭鬧這種情況而不捨得讓孩子再去幼兒園,其實是很不對的,孩子的勇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有很多孩子似乎天生比較勇敢,適應性比較強,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可以做到不哭不鬧,甚至還能幫老師處理一些小情況。
  • 「我不要去上幼兒園!」開學季反覆分離焦慮怎麼辦?
    據說,9月初的幼兒園門口,到處是下面這些人。做為一個過來人,我真真體會過娃第一天上幼兒園,家長那種無比焦慮的心情、無論是在上班,還是在做家務,心永遠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幼兒園裡自家娃身上的日子。」 很多孩子剛從幼兒園接回家,就央求著家長「明天不去了」,同時情緒很不好,愛哭、愛鬧、愛找茬兒…… 有的家長,尤其是老人,為了先把孩子搪塞過去直接就說:「不去不去」,或為了孩子馬上停止哭鬧會說:「你現在不哭,明天就不去幼兒園」。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背後多半有這3種家庭
    呂斌曾說,「家長良好的情感氣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圍,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環境基礎。」家庭,永遠都是孩子的避風港。因此,家庭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可能想不到,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表現,也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 資深幼師: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在家中度過了漫長的寒假後,各家的"小搗蛋"終於要回到學校,家長也終於得以解放。幼兒園陸陸續續開園了,不少家長趕忙將自家娃送入園,不過送孩子上學也頗為一件煩心事,因為很多孩子入園返校的前幾天必定是又哭又鬧的。
  • 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沒怎麼哭,第二天哭鬧不止怎麼辦?
    我兒子一定會哭暈的……其實,分離焦慮並不只指寶寶,有時候爸爸媽媽比孩子還嚴重。8月24日,雲南一位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兒園,爸爸在外面神情緊張,擔心地不肯走,最後女兒進教室了,爸爸在離開前還用幾塊磚頭墊高站在上面往窗戶裡看女兒不捨得離開。
  • 第一天上幼兒園,孩子沒事家長卻哭成淚人,場面搞笑又心酸
    寶媽被寶爸的情緒感染後,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緒和寶爸一起坐在車裡哭了。真的是情到深處,再堅強的人也會落淚。 這第三個爸爸也是送女兒上幼兒園後哭了,孩子是第一天上幼兒園,對幼兒園很陌生,之所以每年開學孩子和父母彼此不願意分離,是因為父母和孩子都有分離焦慮。
  • 不想分離焦慮太嚴重,入院前後,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技巧
    文|淘媽月底娃就要正式上幼兒園了,今天學校開家長會,帶孩子提前去幼兒園玩了一天。在家長會上,園長提到了入園分離焦慮,家長們也表示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第一次上幼兒園,對孩子是一種考驗,對父母來講也是一種挑戰。想到孩子自己待在幼兒園,哭得撕心裂肺,父母就心疼到不行。
  • 娃第一天上幼兒園被勸退,老師稱其「孤僻」,媽媽:我該怎麼做
    文/教育橋每個孩子到了歲數,都會被父母送進幼兒園,不僅是要娃體驗集體生活,更是讓娃學會獨立。但是為什麼有些娃在家活潑開朗,但是到了幼兒園就會變得不愛說話,不和小朋友交流呢?難道真的像幼兒園老師說的那樣嗎?我家孩子真的是性格「孤僻」嗎?
  • 資深幼師總結:那些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往往來自這3種家庭
    似乎孩子的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寫在「不想上幼兒園」,最後又不得不被老師抱進了教室。即使進了教室,也依舊阻擋不了孩子們「反抗」的情緒,很多娃們哭成一片,嘴裡的標準臺詞是「媽媽」,「我要媽媽」。在這樣的一片哭聲中,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孩子。
  • 幼兒園開學在即,如何安放孩子「焦慮」情緒?這些問題家長要了解
    暑假還未結束,幼兒園還未開園, 寶媽群裡卻熱議起了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各種大小事,媽媽們的擔心,憂慮,期待,甚至失落盡顯無疑。 睿睿媽最近很焦慮,為了讓孩子順利入託,這些天,她開始做起了孩子的思想工作。 一、分離焦慮是雙向的,家長孩子都待提升「免疫力」 幾乎每個學齡娃的家長們都經歷過孩子上幼兒園時的痛苦分別。 孩子抗拒上幼兒園,這樣的情緒其實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