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前,要讓他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2020-12-14 留洋子麻麻

孩子上幼兒園後,許多媽媽都有同樣的焦慮,擔心孩子在園內是否吃飯,是否睡覺?有些孩子在幼兒園不吃飯,一回到家,就是狼吞虎咽;有些孩子是不肯睡午覺,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經睡著了。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入園前父母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所謂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都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睡覺的問題也同樣如此。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父母需要製作一份計劃表,比如說,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出門玩、幾點是親子遊戲、閱讀時間、幾點睡覺……全部寫進計劃裡。當然,孩子是看不懂計劃表的,但對於大人有一定的約束力。有了這張表,您就會知道如何來安排這一天的時間。只有大人的生活規律了,孩子的作息時間自然就調整過來了。每天到了睡覺的點,家裡必須熄燈,保持安靜,當家裡所有人開啟睡眠模式,孩子就是鬧騰,也不會持續太久。相信寶媽都有同樣的經歷,孩子總有使不完的精力,每次睡覺前,都要翻滾很久,但是家裡只要熄燈、保持安靜,沒有人理會他,孩子過不了多久也會睡著。這樣的訓練是反覆執行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習慣這樣的睡眠模式。

二、當計劃表落實後,父母要和家裡人達成共識,嚴格執行。

孩子的生活不規律,都是大人影響的。所以,要糾正必須從大人開始。有些媽媽在房間裡哄孩子睡覺,家裡人卻在客廳裡看電視,或者叮叮咚咚地製造噪音。那麼,房間裡那個精力旺盛的娃娃,肯定想著外面有啥好玩的,不肯安心睡覺了。所以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建議父母跟家裡人好好商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三、調整初期,父母要多花點心思陪伴孩子。

萬事開心頭難,剛開始幾天,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計劃。比如說,不能讓孩子早上睡懶覺,到了計劃點就得起床吃早餐,到了出門玩耍的時間,一定要抽空帶孩子出去。孩子充沛的精力需要在運動中消耗,他玩累了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總之,堅持就是勝利!孩子在沒上幼兒園之前,父母要儘快幫助孩子把習慣養成。這樣,孩子入園後就會很快適應。其實,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有規律地生活。一旦發現不好的習慣要儘快地糾正,否則孩子越大越難改變。當習慣成自然後,父母操心就會少許多了。

相關焦點

  • 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
    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很多孩子自控力都是比較差的,到了晚上或者假期時間他們就會瘋狂的玩耍,很晚才會睡覺,白天不愛起床,這種情況,家長要給孩子制定良好的作息時間規定。口頭的教育方式很難改變孩子的習慣。做好是循環漸進的,孩子也非常的使用。
  •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好習慣能讓人終身受益,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時間段。小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學習缺乏獨立性,學習的重點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 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 專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接種疫苗可...
    &nbsp&nbsp&nbsp&nbsp為什麼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nbsp&nbsp&nbsp&nbsp專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接種疫苗可提高孩子抵抗力&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實習生 劉元元&nbsp&nbsp&nbsp&nbsp「孩子上幼兒園沒幾天
  • 梅隴鎮安貝兒幼兒園今日分享——暑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幼兒園?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睡眠和飲食規律是保證生長發育的最重要前提,暑期生活,足以把孩子之前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毀於一旦。 如果能堅持讓孩子在暑期依然到幼兒園,能夠加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讓他一生受益。
  • 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時間是寶貴的,一去不復返,而且每個人的時間也是平等的,而時間也會給出每個人想要的答案,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珍惜時間,而父母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意識,讓孩子從小有時間觀念,並且也懂得珍惜時間。一、良好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並不意味著全部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幾個好方法送給你
    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孩子在過了就寢時間很久之後,仍然大睜的眼睛,開心的到處玩耍。處於3-6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常常在父母困得不行的時候,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或者在爸爸媽媽有緊急活動要參加的時候,賴在床上不肯起。
  • 寶寶3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孩子終生受益感謝你
    有的時候我們認為很小的一些細節其實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些習慣不僅僅影響的是孩子的發展,他們就是孩子的門面,是深入孩子的骨子裡的,或者是直接印在孩子的思維上的。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7大習慣,這些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在三歲前養成。
  • 孩子上小學的家長要培養幼小銜接的良好習慣,做好入學前準備工作
    孩子就要上一年級了,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幼小銜接良好習慣的養成,還要知道上小學之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才能讓孩子歡快樂意過渡到小學階段。一、弄清幼小銜接的習慣養成。家長既要更新對孩子的成長要求,又要督促與指導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一)與孩子一起&34;小學。
  • 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逼」孩子養成這3個好習慣,孩子會更受歡迎
    疫情期間,上海某幼兒園實行一人一桌分餐(圖片來源:上海長寧)而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從上幼兒園前就開始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培養了必備好習慣3:自己午睡,保持安靜午睡會直接影響到下午孩子的精力,孩子如果不能在小床上安靜入睡,也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午睡習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 入園準備:讓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有午睡的好習慣,可是我家大寶沒有入園以前,白天是從來都不睡覺呀!想讓他午睡可是比登天還難,因為從滿了一周歲開始,我中午要午睡把他帶在身邊,他都是在床上吵鬧個不停,讓我也沒辦法午睡。所以在準備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我就用了好長一段時間,來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方法二: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時間在孩子入園前,要調整孩子的作息,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在選擇好幼兒園後,應詳細了解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如早上的入園時間、上午加餐時間、午餐時間、午睡時間、下午加餐時間等,然後在入園前逐步把孩子的作息習慣調整得與幼兒園一致。
  • 怎麼引導孩子早睡早起,6個步驟,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同時,也有很多媽媽給我留言說,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經常中午不睡午覺,晚上又睡得晚,無論媽媽們多麼努力哄孩子睡覺,甚至大吼大叫,但孩子們好像有無限的精力,又似乎在想方設法地逃避睡覺,根本不聽,讓人大傷腦筋。其實,婷婷小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現象,她每天晚上要我講故事才睡。
  • 孩子上幼兒園,光孩子做好準備還不夠,父母也要做好這5個準備
    孩子要想順利入園,必然面臨一個實際問題:入園前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往的入園準備工作大多都圍繞著孩子展開,在我看來,孩子入園要做好準備,父母同樣也要做好準備,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準備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決定了孩子能否順利度過整個幼兒園生涯。
  •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教育,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最後中午也能夠睡一會,畢竟早睡早起身體好,尤其是處於發育時期的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健康的作息規律,這也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 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
    作息時間好 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非常有規律,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好處多多,因為幼兒園有明確的常規以及固定的一日作息流程。 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緻,結合家園同心,只有這樣,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三、幼兒園裡同伴關係好 孩子在幼兒園,每天都能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學習有利於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
  • 孩子上幼兒園前,媽媽一定要了解的6個問題
    1.寶寶有沒有必要上幼兒園?幼兒園主要不是學習知識的地方,而是人生第一堂社會課。幼兒階段是培養孩子習慣和人格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就難以彌補。很多習慣當然在家也可以培養,但幼兒園的環境畢竟跟家裡完全兩樣,因此送孩子上幼兒園,讓他學習過集體生活是有必要的。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6歲前這5個好習慣養成,讓孩子受益終生
    其實孩子的世界,才是難難難難難難難。特別是學齡期的孩子,沒有家長的陪伴,獨自進入學校,和小朋友們相處,不僅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有要求,也很考驗社交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李玫瑾教授說養習慣、立規矩,一定要趁早!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大膽實踐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幼兒各年齡段生理、心理和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規律,結合一日活動中及各學科教學特點,從小事抓起,打好基礎。一是在課堂上,教師抓住每一個活動環節,促進幼兒多想、多說、認真聽、細心看。幼兒說的時候引導幼兒說出是「怎樣想……」就是要求幼兒知其然;二是提供機會,激發興趣。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注意這5方面
    上期說完如何緩解入園孩子的分級焦慮症,今天我想談談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概述。給孩子準備姓名貼。在孩子要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可以準備好姓名貼。一般幼兒園的作息時間都會在校官網有公布。像我們家大寶的幼兒園是這樣的:早上8:00入園,進行半小時的餐前運動。早上8:30早餐,二十分鐘的早餐時間。
  • 孩子要上一年級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3.從人際關係的變化來看:首先表現在師生關係的變化上:在幼兒園,老師像父母一樣照顧孩子,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並參加到孩子們的各項活動之中。而進入小學,老師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也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