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後,許多媽媽都有同樣的焦慮,擔心孩子在園內是否吃飯,是否睡覺?有些孩子在幼兒園不吃飯,一回到家,就是狼吞虎咽;有些孩子是不肯睡午覺,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經睡著了。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入園前父母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所謂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都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睡覺的問題也同樣如此。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父母需要製作一份計劃表,比如說,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出門玩、幾點是親子遊戲、閱讀時間、幾點睡覺……全部寫進計劃裡。當然,孩子是看不懂計劃表的,但對於大人有一定的約束力。有了這張表,您就會知道如何來安排這一天的時間。只有大人的生活規律了,孩子的作息時間自然就調整過來了。每天到了睡覺的點,家裡必須熄燈,保持安靜,當家裡所有人開啟睡眠模式,孩子就是鬧騰,也不會持續太久。相信寶媽都有同樣的經歷,孩子總有使不完的精力,每次睡覺前,都要翻滾很久,但是家裡只要熄燈、保持安靜,沒有人理會他,孩子過不了多久也會睡著。這樣的訓練是反覆執行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習慣這樣的睡眠模式。
二、當計劃表落實後,父母要和家裡人達成共識,嚴格執行。
孩子的生活不規律,都是大人影響的。所以,要糾正必須從大人開始。有些媽媽在房間裡哄孩子睡覺,家裡人卻在客廳裡看電視,或者叮叮咚咚地製造噪音。那麼,房間裡那個精力旺盛的娃娃,肯定想著外面有啥好玩的,不肯安心睡覺了。所以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建議父母跟家裡人好好商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三、調整初期,父母要多花點心思陪伴孩子。
萬事開心頭難,剛開始幾天,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計劃。比如說,不能讓孩子早上睡懶覺,到了計劃點就得起床吃早餐,到了出門玩耍的時間,一定要抽空帶孩子出去。孩子充沛的精力需要在運動中消耗,他玩累了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總之,堅持就是勝利!孩子在沒上幼兒園之前,父母要儘快幫助孩子把習慣養成。這樣,孩子入園後就會很快適應。其實,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有規律地生活。一旦發現不好的習慣要儘快地糾正,否則孩子越大越難改變。當習慣成自然後,父母操心就會少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