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以後產媽身體比較虛弱,需要好好調理,如果調理不好,將會留下許多後遺症,所以坐月子就顯得很重要。而產後7天非常關鍵,只要產後媽媽做好這些事情,那麼產後媽媽身體恢復會很快。
1.睡覺注意保暖
產後媽媽身體比較虛弱,自身免疫力也隨之下降,而且關節部位還沒有完全閉合,如果晚上睡覺不注意保暖,受到冷風侵襲,產後媽媽容易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因此,即便在夏季坐月子,睡覺前產媽最好也穿上長衣長褲,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冷風侵襲,減少患病機率,同時也能很好的呵護關節部位。如果夏季太熱可以將空調調到適宜溫度,但仍不建議漏腿漏肚子。
2.適當下床走動
很多產後媽媽生產完後根本不想動,只想好好躺在床上休息。但是產後子宮會排出惡露,而這些惡露只有及時排出,子宮才能恢復正常功能。如果產後媽媽產後不及時下床活動,子宮沒有得到很好的刺激,惡露排出速度也隨之減慢,恢復時間就比較長。因此,建議產後媽媽及時下床走動。起初惡露排出比較多,建議產後媽媽使用產婦專用的衛生巾,不僅能快速吸收,也能保持私處乾爽衛生。
3.及時補充水分
順產時產後媽媽會出大量的汗,也會流失大量的血,從而身體水分大量流失。而且產後媽媽也會因為傷口疼痛而沒有胃口,體內水分缺失嚴重。身體處在這種條件下,新陳代謝速度變慢,肯定是不利於身體恢復的。因此在分娩後的一個星期,產後媽媽需要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多喝溫開水,這樣不僅能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同時也能保養皮膚。
4.飲食清淡
產後媽媽月子期間會吃各種高營養的湯湯水水進補,以為這樣更有利於身體的恢復,但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產後身體虛弱,腸胃蠕動比較慢,根本無法消化高營養的食物,很容易引發消化不良或是便秘,而且也會加劇產後媽媽漲奶的疼痛感。
因此,在分娩後的一個星期,建議產後媽媽吃的清淡一些。補充氣血可以適當吃些紅棗或是桂圓,等到一個星期之後再吃富含營養的食物。
產後為了讓寶媽的身體更快恢復,需要科學護理,上面介紹的幾點能幫助產後媽媽更好的恢復身體,孕媽媽和準媽媽們記得收藏!
另外,產後42天以後做完身體檢查,便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到底哪方面有問題,根據檢查結果和醫囑進行適當調理。如骨盆、盆底肌、腹直肌有問題,那麼就進行骨盆、腹直肌、和盆底肌的恢復訓練,乳房不適就進行乳腺護理,子宮有問題就調理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