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公立中小學校的教師隊伍中,都有「代課教師」這一特殊群體,她們和在編教師一樣承擔教育工作,但是薪資待遇卻相差甚遠,「五險一金」基本沒有,發展前景更是無從談起。不禁有人要問,學校既然是公辦,為何要聘用「代課教師」?既然聘用了為何發的工資卻很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背後的原因。
關於「代課教師」這個話題,網上有各種各樣褒貶不一的說法,主要是責備學校領導捨不得出錢和在編教師的不努力等,強烈呼籲提高「代課教師」的待遇,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近日,小編偶遇一城市公辦小學校長,就「代課教師」問題進行了交流。提及這個問題,該校長也是一臉苦水。校長坦言,其實學校根本不願意聘用「代課教師」,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中小學女教師較多,生育等請長假時有發生,而一線教師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請假將直接影響正常教學。雖然學校每年都要向上級打報告要求增加編制教師,緩解教師緊張狀況,但是中小學教師經費是當地財政負擔,審批很難很難。學校為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不得已臨時聘用「代課教師」。
至於臨時「代課」教師工資待遇偏低、社保繳納不到位等問題,該校長坦言,在編教師的工資及「五險一金」等由政府財政全額負擔,學校只是使用單位,經濟上很少負擔,所以學校是很願意使用在編教師的;而「代課」教師沒有專門的撥款,學校只能在有限的公用經費中省吃儉用擠出點錢來支付工資,所以工資偏低,一般是在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稍微提高一點,社保有時確實無法解決,學校只能通過減免食宿費等其他形式加以適當照顧,所以臨時「代課教師」一般是大學剛畢業的女孩子。這位校長強調,即便低工資,學校也不情願,畢竟佔用的學校的公用經費,對其他方面的開支造成了影響。說白了學校聘用「代課教師」是在編制教師批不下來的無奈之舉!
而小編從另一位在校從事多年工作的教師口中聽說,現在有的地區學校聘用「代課教師」是出於「教學戰略」考慮。即:如果某個班的某門課程成績很差而又難以扭轉,就會招聘「代課教師」。但是招聘「代課教師」只針對社會上專業的補課輔導類機構。據說這樣做的好處是輔導機構的教師比較賣力而且要求的工資也很低,學生成績還提升較快。因為輔導機構派出的教師只有努力代課讓學生信服才可能為機構拉到「生意」,只要有「生意」工資高低無所謂,總有部分學生主動到輔導機構補課,進而成績有所提高。這樣能達到學校、輔導機構的「雙贏」。關於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小編不得而知,如果確實存在,小編真是無語啊!
此外,還有一部分地區通過大學生「公益性」崗位的形式由縣(區)政府統一招,然後分配到各中小學校承擔「代課教師」的任務;還有的實行教育局統一招聘學校使用的「代課教師」制度。這些形式總體比較正規,能按時支付工資並統一辦理社保。但是,工資待遇遠遠低於在編教師,晉升渠道不暢,且服務年限等都有限制,依然只是屬於臨時性、過渡性工作。
同是政府招聘、同是財政負擔,絞盡腦汁變換方式的主要目的還是在節省經費,畢竟「編制」教師的財政投入會高出不少,政府會十分慎重,而且把關很嚴。看來,解決好「代課教師」等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各方面的高度重視,而真正實現「同工同酬」、破解「編制」難題、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