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漫長又很短暫,漫長與短暫唯一的差別就是將人生分成了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自己該幹的事,《論語》中便將這些階段中人們該達到的要求道出來了。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本意是指人到時三十歲的時候,就應該懂得一定的「禮」,即懂得言行舉止,在現代人的理解中,這句話指的是人到了三十歲就可以自己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有著自己的事業或人生目標,並且可以獨當一面。
三十歲之前,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溫室」裡,享受著父母給予我們關懷,只有少數人掙脫了「溫室」,在殘酷的環境中成長,因此他們也得到了命運的恩賜,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講的是人到了四十歲就會變得明白起來,但明白的有點晚了,人生是一趟單程列車,一但開始,就沒有回頭路了。
四十歲的人應該剛剛邁進中年人的群落裡,在經歷了四十年的各種或好或壞的事之後,有了屬於自己的理解,也會總結出自己之前的很多不足,人有時就是在失去了或者經歷了才會明白很多事,也許只有經歷了四十年的大起大落,才會有所不惑吧!
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講的是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便知道了自己的命運,畢竟對於一個已經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該經歷的許多大起大落已經經歷了,剩下的只有回憶了,所謂的「天命」只是自己前半生所做的事,是好是壞只有自己能知道。
五十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既後悔又有所釋然,後悔自己的前半生,到了該享受的年紀,卻只能默默的去釋然。
人生就是不斷的去經歷,不斷的去反思,樹立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去成就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命」。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