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童子問》王聖夫:讀《易經》推薦悅讀《心之力》

2020-12-13 易童子問

《易童子問》王聖夫:讀《易經》推薦悅讀《心之力》!!!

1.毛的著作中化用《易經》的話不少,比如「窮則思變」(語出《介紹一個合作社》),就明顯化自《周易 ·繫辭傳》中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但毛直接引用《易經》的話,則比較少見。現在舉兩個例子。

2.一是在討論「辯證的否定」時,毛看到有人引用列寧說:「如果我把麥粒磨碎了,或把昆蟲踏死,我誠然完成了否定之第一個行為,但第二個行為卻成為不可能」,在這裡他批註道:「完全否定,乾坤或幾乎息」。「乾坤或幾乎息」出自《繫辭傳》,原文為:「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哲學批註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頁)

3.二是毛說:「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頁)「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是出自《繫辭傳》。

4.用「乾坤或幾乎息」來解釋「磨碎麥粒」「踩死昆蟲」,其實強調的是,要站在事物內部來看待變化、看待否定,而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則意在說明辯證法中的「兩點論」——這些無疑都豐富了毛的辯證法思想。

相關焦點

  • 《易童子問》王聖夫:陰爻、陽爻符號,你知道真正代表什麼嗎?
    比如天性浪漫的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裡就說:「易經陰爻是女性性別特徵的象徵,陽爻是男性性別特徵的象徵。」前兩年老詩人流沙河,在騰訊上講《周易》,也持這種觀點。還有更極端者,據此將六十四卦說成是六十四種性交姿勢,那就太荒唐了。
  • 《易童子問》王聖夫:《周易》的作者是散宜生嗎?
    推薦悅讀《易童子問》王聖夫:《序卦傳》是一頁殷周奴婢起義史《易童子問》王聖夫:「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易童子問》王聖夫:「驚人」發現「的盧」很可能源於「的顙!」
  • 《易童子問》王聖夫:「不宜思辨」請看「易一名而三義」的例子!
    請看「易一名而三義」的例子!1.上次講了「易」字的起源,現在再看「易」字的含義。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著名的說法:「易一名而三義」。這個說法最早源自漢代的緯書《乾鑿度》,它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
  • 《易童子問》有關易經佔卜的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易童子問》王聖夫:有關易經佔卜的事,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古人佔卜方法很多,有龜佔、蓍佔、星佔、夢佔;蓍草稱霸千年,如今幾乎絕跡;籌策取代蓍草,成為現代人佔筮的首選工具。01 古人從何時學會佔卜?人類佔卜的行為出現得非常早。
  • 《易童子問》王聖夫: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是他太笨嗎?
    清初著名易學家李光地(1642-1718),其家族有治《易》的傳統,他早年習《易》,乃至後來主持《周易折中》的編纂,或即得益於此。在《榕村語錄》卷九(福建人民出版社《榕村全書》第五冊第221頁)中,李光地提到父親李兆慶曾經開玩笑說:「沒有比孔子更笨的了!《周易》經文不多,他讀起來卻『韋編三絕』,這是為什麼呢?」據說晚輩們都回答不上來。( 先君子嘗為謔詞雲:「資質魯鈍者,無如孔子。
  • 【讀易隨筆】毓老論《易經》
    今將《毓老師說》中毓老關於《易經》的語錄摘引數則,以饗讀者。      (一)《大易》、《春秋》不明,不會真明白中國學問,今天何以中國思想沒了?《大易》講成外道,《春秋》連邊都沒沾上。      (三)讀書必成活學問,讀《易》貴乎能用,能度厄。       (四)《易經》不只是義海,而且是智海。(老師引熊十力之說。
  • 《易童子問》王聖夫:「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1.按照《易》例,一卦中的六三爻最是尷尬,因為六三質柔而居下卦之上,所以難免「雜念紛紜」,故經常被斥之為「小人」。坤卦六三云:「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竊以為,這是從正面對六三爻的一個鼓勵,應該適用於《周易》其他卦的所有六三爻。
  • 易經是哲學書還是佔卜書,誰是作者?
    為什麼古今中外都在推崇易經呢?為什麼易經是六經之首?易經很廣,可以說包羅萬象,因為八卦的產生就是以天地萬物為參考創造的,而易經六十四卦就講得細了。縱觀古代文人,大部分都研究過易經,大人物諸如老子、孔子什麼的我們不去說,就拿宋代來講,歐陽修、蘇軾、楊萬裡除了文人身份之外,也是宋代易學家,分別著有《易童子問》《東坡易傳》和《誠齋易傳》。這些大佬不止是易經搞的佔卜,更多的還是易經的哲學。
  • 毛澤東《心之力》越看越激情澎湃!這該讀了多少經?
    毛澤東《心之力》越看越激情澎湃!這該讀了多少經?
  • 第一期 | 好書推薦——悅讀經典 品讀人生
    靜下心去閱讀我們可以窺見一個眼睛之外的世界現實與理想相交錯美好同殘酷肩並肩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到書中去吧悅讀經典品讀人生 那裡有你要的答案本周起,鄂託克前旗圖書館正式推出《每周好書推薦》欄目,將定期向廣大群眾推薦圖書館館藏好書,廣大讀者也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推薦好書,以促共同交流、進步,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留言、前來借閱。
  • 陸王心學與《心之力》
    《心之力》是毛主席寫的一篇非常有影響力的文章。開篇「宇宙既我心,我心即宇宙」與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基本一致。《心之力》特別強調人心的力量,這也是抗戰、解放戰爭、中華復興年代人們鬥爭、奮鬥力量的源泉。王陽明的心學體系非常完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立志、勤學、則善、改過。
  • 易經:「易」一直在變化,把握住規律變化,就是抓住易經的核心
    我們學《易經》的人,要感謝孔夫子。《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在西周以前,《易經》只是用來佔卜,為少數人所用。一直到孔子作十翼,把《易經》推崇為群經之首,《易經》才從佔卜書,提升到經書的地位,後來的學者才有機會廣泛學習。《文心雕龍》說:「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牲畫其始,仲尼翼其終。」
  • 《易經》佔卜乃學易之道
    本節討論的是如何學習《易經》的方法。標題所謂「學易之道」的「道」,應為「道路」的道,因為談論的是學習方法,故也為「道說」的道。常聽人說,學習《易經》太難,讀不懂,學不進去。其實這就是方法不對,初學者一上來就去「啃」那些大部頭的文字,是肯定讀不下去的。古人治易,自古就有條定律,叫做「先筮後易,由技入道」。
  • 不讀易,不懂中國人!不讀易,不知你自己!學易經的人,都怎麼樣了?
    易經是講五行八卦的易經是用來算命的易經可以佔卜易經是看風水的易經跟中醫有關係易經可以用來養生易經是古代哲學易經跟太極拳有關係易經是科學研究易經是周公解夢吧各行各業,只要是中國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易經》,但對《易經》的認識可謂五花八門。
  • 郭春雲:你會讀《易經》嗎?
    2018年8月,筆者應廣東福建一幫老朋友邀請通過微信群特地舉辦了《易經》公益微課講座,反響熱烈。《易經》又稱「天書」,怎樣去讀懂它呢?本文試圖以個人學易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希望對愛好易學研究的朋友帶來一點幫助。
  • 讀《易經》三原則:變易、簡易、不易
    《易經》有三:《歸藏易》、《連山易》、《周易》。前兩部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僅餘一部《周易》,故《易經》即是指《周易》。在開始習讀《周易》之前,首先要明確三大原則:一、變易。二、簡易。三、不易。簡而言之:變易,宇宙世間萬事萬物,時刻皆在變化之中。簡易,有其理必有其事。意思就是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事必有其理,我們看到「其事」但又無法解釋清楚時,只是因為智慧不夠,經驗不足,沒有找到它的原理而已。
  • 易是什麼丨易經的陰陽符號
    推薦閱讀:易是什麼丨易經的未來變化易是什麼丨易經的趨吉避兇易是什麼丨易經的以德為本易是什麼丨易經的持續經營
  • 為什麼你總覺得讀不對《易經》
    其實對於學習《易經》,我倒是有一句話可以送給大家一起來共勉:「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甲書這樣解釋,乙方那樣解釋,……一來二去,自我就會產生一種錯覺,為什麼我總覺得讀不對《易經》,為什麼總是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是古人說的話不對嗎?似乎沒有錯誤。是自己的理解不對嗎?自己的意思似乎和卦也能勉強解釋的通,到底孰是孰非呢?看的資料越多,越覺得自己沒有讀對《易經》,時間一長,就越發的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因為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才是正確的選擇。
  • 《易經》人人可學,那麼學易究竟要注意什麼?
    「潔淨精微」這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他的含義卻很廣,「潔淨」包含了哲學和宗教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學了《易經》這門學問,他心裡的思想,情緒的波動,是非常清潔寧靜的,「精微」兩個字則是說學《易》的人要頭腦非常冷靜,所以大家晚上不要讀《易經》。頭腦冷靜睡不著影響第二天工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