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童子問》王聖夫:讀《易經》推薦悅讀《心之力》!!!
1.毛的著作中化用《易經》的話不少,比如「窮則思變」(語出《介紹一個合作社》),就明顯化自《周易 ·繫辭傳》中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但毛直接引用《易經》的話,則比較少見。現在舉兩個例子。
2.一是在討論「辯證的否定」時,毛看到有人引用列寧說:「如果我把麥粒磨碎了,或把昆蟲踏死,我誠然完成了否定之第一個行為,但第二個行為卻成為不可能」,在這裡他批註道:「完全否定,乾坤或幾乎息」。「乾坤或幾乎息」出自《繫辭傳》,原文為:「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哲學批註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頁)
3.二是毛說:「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頁)「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是出自《繫辭傳》。
4.用「乾坤或幾乎息」來解釋「磨碎麥粒」「踩死昆蟲」,其實強調的是,要站在事物內部來看待變化、看待否定,而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則意在說明辯證法中的「兩點論」——這些無疑都豐富了毛的辯證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