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神香包助力備考!

2021-02-19 柳江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

       隨著夏天氣溫的逐漸提升,人體新陳代謝也就逐漸加快,血液供應的需求量也就增多,而供應大腦的氧氣就會相應減少,導致大腦供血不充足。於是很多學生會出現無精打採、昏沉欲睡、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在克服大腦缺氧的諸多方法中,利用嗅覺刺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家長可以讓孩子們佩戴醒神香包,醒神香包的成分多為「芳香化濁、醒神通竅」的中草藥。香包裡散發出的中草藥具有濃鬱的揮髮油氣息,可在人體周圍形成高濃度小環境;而中藥複合成分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芳香氣味能夠興奮神經系統,起到開竅醒神、安神定志的作用,讓人神清氣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香包配方由柳江婦幼中醫科特別研製,廣受好評。3個月以上的兒童,以及成年人,都適合佩戴。

       主治醫師,畢業於廣西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師從全國著名的中醫藥學專家謝感共教授的弟子黃玉建老師。臨床上以傳統中醫思維為主導,擅長運用傳統中醫經方及時間治療學(靈龜八法,子午流注等),對小兒各種亞健康體質、厭食、疳積、多汗症、遺尿、反覆呼吸道感染以及婦女亞健康狀態、慢性疲勞症候群、月經前後症候群、絕經前後諸症、產後病、各種內科慢性病等中醫雜病進行治療調理保健。

       醫師,師從柳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婦科學術帶頭人來玉芹。廣西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委員,廣西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擅長運用中西結合療法治療婦科常見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盆腔炎、陰道炎、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不孕症、先兆流產、產後肥胖、子宮復舊不良、產後身痛等,同時擅長咳嗽、腹瀉、便秘、厭食等兒科常見疾病,以及頸肩腰腿痛等疼痛疾病。

       盧火清,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廣西中醫藥大學,臨床擅長運用中藥、針灸、小兒推拿、穴位埋線、刺絡拔罐放血等傳統中醫方法治療小兒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哮喘、腹瀉、便秘、厭食、疳積、遺尿、夜啼、小兒抽動症、反覆呼吸道感染等;擅長成人痛症治療,如頸腰腿痛、肩周炎等疼痛,慢性鼻咽炎、疲勞症候群、過敏類疾病及其他慢病的小兒及成人體質調理。

       李宗正,執業醫師。畢業於廣西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多年,擅長運用中藥、針灸、刺絡放血等傳統中醫療法治療疾病,如感冒、咳嗽、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炎、積食、便秘、腹瀉、厭食、疳積、夜啼、x型腿、O型腿、斜頸等常見兒科疾病;月經不調,產後調理等婦科疾病;對成人慢性疲勞症候群、頸肩腰腿痛等有獨特治療經驗。

       柳州市柳江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目前共有醫護人員15餘人,門診佔地面積約600平米,包括基隆門診中醫科。

「基層婦幼保健院機構標準化中醫館」
「婦幼保健中醫藥適宜技術(專病)培訓基地」「婦幼健康中醫(中西醫結合)基層中醫兒科重點專科」

以針灸推拿技術為核心,全面發展中醫外治:開展有針灸、小兒推拿、穴位埋線、中藥貼敷、溫灸罐、藥物罐、磁療罐、燃脂罐、督脈灸、腹部鋪灸、臍灸、附子餅灸、耳針、中藥外敷、中藥浴足、中藥灌腸、中藥面膜、面部刮痧、蠟療等30餘種傳統外治療法。

現代理療:中頻脈衝治療、低周波治療、超短波、極超短波、紫外線治療、雷射治療、幹擾電、多功能艾灸、中醫定向透藥治療等。

柳州市柳江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日

上午:08:00-11:30,下午:14:30-17:30

地址:柳州市柳江區拉堡鎮塘福路9號 

聯繫方式:0772-7214305、7219386

柳州市柳江區婦幼保健院基隆門診中醫科

工作時間:周一到周六

上午:08:00-11:30,下午:14:30-17:30

地址:柳州市柳南區航嶺路10號(沃頓商務大酒店基隆店旁)

聯繫方式:0772-2487730

相關焦點

  • 慶陽香包繡制助力脫貧
    慶陽香包繡制是指以慶陽香包為代表的一切繡製品。「一枚繡花針,二分喜好,三縷彩線,四面八方,商旅不斷」,這是對目前慶陽香包繡制的真實寫照。慶陽香包繡制由「不起眼的手工針線活」演變為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文化產業」,並逐漸出海遠遊,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
  •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正式成立
    日前,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暨籌委會全體會議在上海浦東召開。會議由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籌備工作小組主持,籌委會會議討論並議定了召開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的相關事宜和提交成立大會審議的有關文件材料。
  • 「慶陽香包」: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
    形態各異的動物造型惟妙惟肖,五顏六色的香包繡品香味四溢。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開邊鎮妙麗香就業扶貧車間,刺繡女工們正聚精會神地做著各種圖案的繡品。「慶陽香包繡制」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如今這項非遺與扶貧車間結合,讓許多住在周邊的婦女在農閒、帶小孩之餘,有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 80後媽媽的香包人生 用藝術的眼光手工縫製香包
    33歲的王海燕在西安市高新區街頭縫賣著自己的藝術香包  華商網訊 80後的王海燕,已經是一位8歲小男孩的媽媽。大學畢業後,王海燕放棄每月4000元穩定收入的工作,走上街頭,用自己能縫善補的雙手,縫起了香包。臨近端午節,小編在西安市高新區街頭遇見王海燕。她說,為了照顧兒子,她從一位白領變成了家庭主婦,曾經後悔過,但為了兒子,一切都很值得。
  • 香包用來祈福、闢邪,你知道什麼樣的人,佩戴什麼樣的香包嗎
    端午節到了,除了紀念屈原吃粽子外,還有個習俗,佩戴香包。香包是民間大人、小孩端午節時所佩戴的飾品,是用來求吉祈福,驅惡闢邪的。香包香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詩經》裡就有描述。香包香包的種類很多,有兩性相愛的雙魚,雙碟,蛟龍。女性用的蓮花,荷花,牡丹,梅花。男性用的喜鵲登梅,採花的蜂蜜。新婚夫婦的早生貴子。長壽老人的貓和蝴蝶戲牡丹。
  • 端午掃街:香包、艾草、油糕
    香包、艾草、粽子、油糕是今天的主角。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
  •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在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蘆愛玲正在製作香包(6月2日攝)。  香包,是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今年63歲的蘆愛玲出身於香包世家,是河南省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代表性傳承人。  蘆愛玲對民間技藝有著深厚的感情,繼承了奶奶的香包製作技藝,很注重造型的創新,製作出擺件、掛件等多種香包。  蘆愛玲說,手工並不是香包製作的關鍵,香包的「核心機密」是香料。蘆愛玲遍尋中藥店,經過多年經驗積累後拿捏出自己的獨特香料配方。很多購買者感嘆:「聞到小時候的味道,好久不見了!」  蘆愛玲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 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古人的時尚刺繡單品——香包
    香包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香包在《詩經》的一些篇章裡已有描述,說明早在約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禮記》云:「五採謂之繡。」香包用青、赤、黃、白、黑五色絲線刺繡而成,色彩絢麗,自然有裝飾衣著、把玩欣賞之審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藥材,兼有驅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香包,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離、闢芷、秋蘭均為香草。紉,乃連綴之意。
  • 巧手做香包 濃情過端午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在製作香包。端午節臨近,傳統手工香包需求量增加。近日,安徽省淮北市香包傳承人楊海玲加緊趕製香包。端午製作香囊、香包是我國傳統民俗,佩戴用艾草、香草等中草藥填充的香囊有助於安神、防蚊蟲叮咬。
  • 以匠心守初心 淮陽香包手藝人倪莉:素手拈五色 潛心制香包
    香囊又叫花囊、香袋、荷包,香包、佩幃、容臭,它與瓊瑤、玉環、香帕等都是古人重要的佩飾之物。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即是說在我國古代,青年人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香包以示敬意。
  • 慶陽香包魅力知多少!
    香包在最早的時候被稱為是容臭,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在外邊繡上各色的圖案,裡面填充上香料(傳統上一般時候燻草和艾葉,加上雄黃),所以香包一般都被認作時候闢邪的祥物,在端午節的時候佩戴。屈原曾經在他的《離騷》中有「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其中江離、闢芷、秋蘭均為香草料,這句話的意思是:「裝滿香草的佩帶(即香包)帶在身上」,可見當時人們已經有佩戴香包的習俗了。
  • 自製香包不要隨意配香料
    流動香包車上花樣繁多的香包端午到,粽子飄香香包俏。近日,西安街頭香包熱銷,有市民發現有的香包味道濃鬱,擔心是網傳的「香精包」。為此,業內人士提醒,真正的香包散發淡淡的中草藥香味,且持續時間長。昨日上午,雁塔路上的「流動香包車」異常搶眼,只見自行車上掛滿五彩線、香囊、葫蘆以及各種動物造型的香包。「五彩線兩元一根,五元三根。葫蘆10元一個,香包7元……」不一會,「流動香包車」前就圍滿了人,現場十分熱鬧。「今年香包樣式真多,太好看了。」一位正在挑選香包的女孩說著,順手拿起一個紅色香囊聞了聞,疑惑地說,這咋沒有從網上買的香包香。
  • 信學堂手工香包製作心得
    今天的作品都是我們自己一針一線縫出來的,我們在裡面注入了我們的感情,注入了我們的快樂,看似一個小小的香包,卻承載了許多的感情。在今後的生活裡,香包會一直伴隨我,它也會帶給我許多不一樣的感受。  財務管理191袁豔楠  做手工還是挺考驗一個人的耐心的,而且要細心,挺鍛鍊心靈手巧的。
  • 御守的香包失效後怎麼處理?
    麼麼御守是中國傳統的御守,國風造型,古樸自然,御守袋裡面有生肖動物千足金飾,還有一個中草藥香包,中草藥香包由國醫大師親自配比,根據當前人們常見的幾種需求進行配製,驅蚊香包、抗感抗病毒香包和安睡香包。三種香包可以隨身攜帶,也可以掛在床頭窗前,麼麼御守裡的中草藥香包原材料取自多種純天然草本名貴中草藥材,經過無菌環境的挑選、研磨、打粉、裝袋等工序,製成了麼麼御守的中草藥香包。一般來說,中草藥香包的藥香具有一定揮發性,所以存放時間長了之後香味會慢慢變淡。
  • 這是一個關於香包的故事……
    " 這個龍是朱珠的,那個蛇是小劉的……"在博興街道觀海苑社區劉聰穎盤點著眼前的香包告訴記者這些香包劉聰穎思來想去想到了做香包!劉聰穎說:按照民間習俗,端午節佩戴香包,有闢邪驅 瘟之意,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小小的香包,能夠把疫情趕走,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 9大美院集齊、「香包奶奶」秘制香包、「娘娘」駕到……這簡直是...
    在非遺展區,80歲的王秀英老人一針一線嫻熟地在製作香包,老人是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她告訴記者,在全國眾多的香包產地中,「徐州香包」尤為出名,她從10歲起跟家人學做香包,從此愛到停不下來。  王秀英一輩子都在縫製香包,琢磨香包,她做的香包繡法多,技法好,連選的中藥都是獨特配方,多年來一直遠近聞名,被稱為「香包奶奶」。昨天參展第一天,她的香包受追捧。
  • 有「料」小香包 健康大課程
    中國民間自古就流傳著端午節佩戴香包的習俗,這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更有襟頭點綴之用。香包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奪目,讓人好不喜歡。其實,香包遠不止端午香包這一種。
  • 手工縫製30年 把香包變藝術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香包也是不可缺少的應景物品。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鎮手工香包師吳昭惠,縫製香包30餘年,從早年的平面香包到現在的立體造型都難不倒她,其工藝精緻、巧思獨具,把香包變成藝術品,吸引人們爭著收藏。
  • 慶陽:香包刺繡「繡」出好生活
    我市通過扶持產業帶頭人、骨幹企業培育壯大、創建香包文化品牌等措施,形成了設計、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初步實現了從「小香包」到「大產業」的華麗蛻變,讓慶陽香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57歲的左煥茸,是省級香包刺繡非遺產承人。這幾天,她正在繡制一份2020年新春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