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名封十八姨,又名馮異】
天地之使也,大塊之噫氣,陰陽之怒而為風也。
八節之風
①立春條風(赦小過,出稽留)
②春分明庶風(正封疆,修田疇)
③立夏清明風(出幣帛,禮諸侯)
④夏至景風(辯大將,封有功)
⑤立秋涼風(報土功,祀四郊)
⑥秋分閭闔風(解懸垂,琴瑟不張)
⑦立冬不周風(修宮室,完邊城)
⑧冬至廣漢風(誅有罪,斷大刑)
四時風
春風——和風,陽吹
夏風——薰風,夏日熱風稱朱飆
秋風——金風,霜颸、商信、清商
冬風——朔風,嚴飈亦作「嚴飆」
花信風
唐徐師川詩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歲時記》曰:「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穀雨。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信應之。」
少女風
管輅過清河,倪太守以天旱為憂。輅曰:「樹上已有少女微風,樹間已有陽鳥和鳴。其雨至矣。」果如其言。
石尤風
石氏女為尤郎婦。尤為商遠出,妻阻之,不從。郎出不歸,石病且死,曰:「吾恨不能阻郎行。後有商賈遠行者,吾當作大風以阻之。」自後行旅遇逆風,曰:「此石尤風也。」
羊角風
《莊子》:「大鵬起於北溟,而徙南溟也,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宋熙寧間,武城有旋風如羊角,拔木,官舍捲入雲中,人民墜地死。
《爾雅》:南方謂之凱風,東方謂之谷風,北方謂之涼風,西方謂之泰風。
焚輪(旋風)謂之頹,扶搖謂之猋(音飆)
迴風為飄。日出而風謂之暴。風而雨為霾。陰日風為噎。微風曰飆,小風曰颼。 疾風曰颰(bá)、奔飈,長風、遠風曰長飈。(biāo)
涼風曰陰颸(sī),清風曰爽籟。
風音 風俞(àn yú)是颶風的別名。
其他
1.軟風(暮春之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2.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
3.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
4.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5.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
6.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
7.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8.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
9.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0.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太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
「風在大地上生成的,從青翠小草尖上興起,逐漸擴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著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
……抵華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
它吹動花草,散發香氣,在桂樹和椒樹之間往來迴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緩緩飛翔。
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衡,概新夷,被荑楊,回穴衝陵,蕭條眾芳。
於是風吹拂水上的荷花,掠過蕙草,分開秦蘅,吹平新夷,覆蓋在初生的草木之上,它急劇迴旋衝擊山陵,致使各種芳草香花凋零殆盡。
——宋玉《風賦》
(註:這篇風賦中說大王和百姓享受的風是不同的,完全是古人臆想。不過關於風的描寫還是不錯的)
張岱的《夜航船》中有許多關於天地自然萬物的別稱,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