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學業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 感謝大家的閱讀
今年教師節前夕,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對教師利好的幾個消息,主要涉及績效工資和職稱,直接關係到教師的錢袋子,而且之前還有一份收入統計表顯示教師收入相比之前已經大幅度提高,因此這條官方消息在教師之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strong為什麼老師對工資上漲那麼在意?/strong
教師首先是一份職業,不能只要求老師奉獻而對老師的索取嗤之以鼻,老師們也需要過生活,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好的教學質量根本就是空中樓閣根基不穩。提高教師們的工資,直接從根上解決了老師們的後顧之憂,老師們自然是非常的在意。撇開這個最根本的原因,從一些基層教師對於工資收入的吐槽來看,還有兩個原因不得不提。
教師尤其是基層一線教師的工資真的不高。從網上公布的一份樣本為2000名老師的調查結果來看,三分之一的老師工資在3000元以下,5000元的更是佔到了近九成。在物價不斷上漲、老師教學任務量加大的大背景下,這些工資似乎並不能與老師的付出成正比,自然會有一些老師或吐槽或抱怨。
不用再想方設法補課掙錢了。雖然利用業務時間補課掙外快的老師屬於少數,但在職老師補課的風氣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家長們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近幾年禁補令越來越嚴就是很好的印證。一旦教師工資提高,老師們就可以專心教書,還能夠有體面的收入,誰也不願意冒著被處分甚至開除的風險去補課。
在工資的上漲之中,官方的利好消息幾乎都是圍繞「績效工資」,而教師們對績效工資也特別在意。按照常規思維來看,所謂的績效就是考核教師的教學成果來發放,老師教得好學生成績好自然就應該領的績效工資多,反過來也應該成立,這樣才能夠鼓勵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但是,實際上教師的「績效工資」的核定和發放卻是比較複雜的一筆糊塗帳。
教師收入的績效工資,要從先從教師個人應發工資中扣除一定比例,再根據職稱高低,還要拿出一部分用於發放非教學崗位的教職工,因此即便是年輕教師非常優秀,也不見得比職稱高的老教師多,甚至有可能比工勤崗位的教職工還要低。長此以往,奮戰在一線的老師們的心裡自然會不平衡,進而影響到教學的積極性。
strong教育大省河南先行一步/strong
早在去年1月份,鼓勵提高教師待遇的相關意見就已經公布,但不少地方都是觀望心態,並沒有實際上制定相關的措施落實提高教師待遇的號召。不過,在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率先明確提出了提高教師工資的方案,讓全國上千萬教師看到了希望。
河南提高教師工資的思路非常明確,直接在「痛點」上發力,解決教師們的心頭之痛。
提高班主任津貼。不少地方的班主任津貼仍然是按照以前的規定,每月不過是象徵性給予幾十塊錢的補貼,有些地方的班主任津貼還是從績效工資中摳出來的,有的學校甚至把班主任當作一項任務不給錢。而作為班主任的工作量,幾乎是其他代課老師的好幾倍,這也讓班主任成了「燙手山芋」無人願意接。這次河南提出的改革方案中,不僅踢出了班主任津貼不少於400元,還明確表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適當提高,這項措施一旦落實勢必讓班主任變成「搶手貨」。
提高農村教師補助。雖然同屬農村教師,但有些僅對貧困地區的老師落實補助,仍然區別對待。這次的農村教師補助將範圍一次性擴大到位,所有農村老師均享受補助,而且標準從原來的100~500元提高到200~800元,農村教師收益最大,這對於穩定農村教師隊伍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提高教齡津貼。放在教齡津貼剛開始實施的年代,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福利待遇,對於改善教師的生活作用十分關鍵,但放到現在的情況下,教齡津貼似乎更像是一種象徵性的精神獎勵而已,最高也只有每月10元,還必須滿足從教20年的硬槓槓。在改革以後,教齡每年都會增加10元,如此累計計算,每月的教齡津貼也就邁入了百元大關。
對於大力提高教師的待遇,不斷向公務員群體看齊,這既是《教師法》的規定,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一招,雖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看起來治標不治本,但只有從基層教師們反映最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工資考核辦法,才能讓教師們安心從教,家長們也不再需要擔心「上課不講下課講」的無稽之談,進而緩解家校矛盾,可謂是待遇落實滿盤皆活。
點【在看】
讓更多人因你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