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睡覺就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學名叫做『睡前哭(bedtime crying)』。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而導致其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種。
編輯:邱寫寫
爸媽們最怕聽到寶寶哭鬧,不僅是因為心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嬰兒的哭聲實在是太響亮、穿透力太強了。
每當夜間要入睡的時候,小傢伙們總是要「嗷嗷」嚎上一陣才肯罷休,不僅折騰得爸媽們心力交瘁,連鄰居都要跟著遭殃睡不好。
為啥寶寶們宛如提前商量好了一樣,睡前總是要統一地哭上一陣呢?
其實嬰兒睡前哭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責任並不完全在於爸媽,新手爸媽們千萬別太自責了,保持平常心,才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寶寶一睡覺就哭?別慌,這是正常的
IMPI國際嬰幼兒睡眠諮詢師提出,嬰兒睡前哭(bedtime crying)是一種表達情感、釋放情緒的行為,爸媽不用急於幹預,更不要過度自責,寶寶會自己歸於平靜。
仔細琢磨一下,我們也不難發現,小傢伙們的哭泣,很多時候跟傷心、憤怒沒什麼關係,他們或許只是想說一句話,結果就發出了「哇哇」的哭聲。
這是因為嬰兒還不會說母語,他們能發出的唯一聲音就是「咿咿呀呀」,而且寶寶不具備系統的情緒控制能力,一高興也會不小心哭出來,轉而又會變成笑臉。
當然,每天都這麼哭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有一些不舒適的外在因素,也可能會導致寶寶睡前哭泣,爸媽們把這些因素揪出來改掉,或許對寶寶睡眠有幫助。
導致娃睡前哭泣的幾個可能原因
寶寶睡前哭鬧,確實有正常的生理因素,同時也不排除一些外在的因素。
1)環境不舒適
爸媽們為了方便夜間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總是習慣在臥室裡留一個小夜燈,但是太強的光線不僅會影響寶寶睡眠,還會增加寶寶未來近視的機率。
建議夜間的臥室光線儘量暗一些,尤其避免使用射燈。夜起的時候開啟的小夜燈,選擇相對暖色調,避免光線直射,可以用燈罩遮蓋一下。另外,很多寶寶和爸媽「同房不同床」,夜間爸媽看電視、玩手機的聲音嘈雜,也容易影響寶寶的睡眠,爸媽們可要躡手躡腳一些哦。
2)入睡的時候不困
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規律有差異,隨著年紀增長,寶寶的入睡時間也在不停變化,如果爸媽們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哄睡,就跟上寶寶的變化節奏啦。
▼ 小tips:
注意捕捉寶寶的睡眠信號,如揉眼睛、眼神呆滯、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要拘泥於每天固定時間哦。
3)難以自主入睡
小月齡寶寶不具備自主入睡的能力,如果爸媽沒有進行系統地哄睡,小傢伙們又困、又睡不著,自然就會煩躁地大哭起來。
當然,如果爸媽們平時太過依賴抱睡、奶睡,有朝一日寶寶無法再滿足於這些哄睡手段的時候,也會用哭鬧來表達不滿哦。
應對「一睡覺就哭」,三個解決辦法
寶寶睡前哭,這三個方法或許可以幫到你,讓全家舒舒服服一覺到天亮。
★ 鋪設安靜的睡眠環境
舒適的環境、昏暗的光線、整潔無雜物的嬰兒床;室內的最佳溫度在24℃~26℃、最佳溼度在50%~60%;爸媽適當的肢體和聲音撫觸等。
★ 建立固定的入睡儀式
前文當中提到,嬰兒是不具備自主入睡能力的,因此爸媽設立固定的睡眠儀式非常重要。
睡眠儀式可以讓寶寶浮躁的心慢慢收下來,這樣才能安穩地睡著。
可行的睡眠儀式主要有:沐浴、睡前奶、拉窗簾、講故事、哼唱、撫觸等。
★ 找準入睡時機
寶寶每天的入睡時間並不完全一致,不建議爸媽們固定每晚幾點來哄睡,入睡時間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區間,在這前後的1小時內,捕捉到寶寶睏倦的信號,就可以哄睡啦。
拓展閱讀:好不容易睡著的娃,夜醒哭鬧咋辦
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哄了一溜十三招,娃好不容易睡熟了,結果十分鐘還沒到,寶寶突然就哭醒了。這一刻,老母親的心真是碎了一地啊!
① 夜醒的原因有很多,排除脹氣、腸絞痛等問題,如果寶寶剛睡著就醒,可能是睡前吃得太飽,寶媽們哺餵睡前奶要注意了,別光擔心娃餓著,吃太撐也很難受的!
② 做噩夢、驚跳反射等也可能會導致夜醒,有的娃在睡夢中嗷嗷大哭,寶媽們可以嘗試喚醒寶寶,再重新哄睡,有的娃可能清醒後就不哭了哦~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睡前愛哭鬧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