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了!陳時中到臺北迪化街推廣豬肉產地標示,遭民眾罵「混蛋」

2020-12-19 海峽導報

因應民進黨當局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來臺,「衛福部」今天公告修訂新規,要求豬肉製品需進行原產地標示,「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前往臺北迪化街永樂市場進行視察,了解民間在標示上所遇到的困難,沒想到卻遭一名反對開放美豬進口的民眾當場「洗臉」,怒嗆陳時中「混蛋,要吃美豬自己先吃」,相當尷尬。

陳時中今天上午與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一同前往永樂市場進行視察,但11點左右陳一到場,就遭一名年約70多歲的曾姓婦人開嗆,痛罵陳時中為何要開放美豬給臺灣老百姓吃?根本是混蛋!

曾姓婦人進一步指出,過去別人開放就不對,就是不顧老百姓,為何現在自己做就是時空環境不同?而且全世界都禁止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就只有臺灣開放,「要吃美豬的話,叫他自己先吃。」

實地走訪永樂市場發現,無論是豬肉攤或是小吃攤,都掛上本店使用豬肉原產地:臺灣的標示,但有部分店家卻反應,只有收到一張原產地為臺灣的標示,並沒有拿到需標示部位的貼紙,也有業者坦言,並不清楚使用到豬油究竟需不需要標示原產地。

迪化街徒步區委員會執行長陳仕哲指出,這次的豬肉產地標示試辦活動,先邀集永樂商圈南街的攤商參與,在近200家業者中需要輔導的共約6、7成,均已加入豬肉產地標示的行列,推動過程中並未有業者抗拒或提出困難,可說是相當順利。

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老街不老——臺北迪化街的老街改造
    比之這些年輕氣盛的「毛頭小子」們,逾百歲的迪化老街顯得內斂低調。  乍一眼看上去,以傳統年貨著稱的迪化街似乎與文創商業並不搭邊。但實際上,這條老街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遲重衰緩,恰恰相反,借文化創意之名,迪化老街正在進行一場內部煥新。
  • 春風又佛大稻埕——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
    2020年1月22日,臺北天氣依然暖如春日,20多度的氣溫下,天空雖有片片烏雲,但仍無法遮擋熾熱的陽光,中午時分,路人紛紛"丟盔卸甲『』,短衣者也間或可見。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裡,摩肩接踵的人流,伴隨著商家的叫賣聲,更使溫度上升了八分,這就是每年春節前臺北迪化街的"年景"了。春節是中國人傳統佳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大陸各地也因此產生了大小不一的年貨市場,或長久或臨時,都是當地節前最熱鬧之處。而臺北的年貨市場就是位於大稻埕的迪化街了。
  • 臺北迪化街伴手禮‧江記華隆
    位於迪化街上的江記華隆商行,三十多年的老字號招牌,是許多臺北人過年過節或是贈送親朋好友伴手禮的第一選擇!其薄如禪翼的招牌「香脆杏仁豬肉紙」在燈光下不但能透光,還必須採用人工包裝,才能防止其0.02公分的薄片破碎。
  • 圖文:走進臺北迪化街(6)
    新華社照片,臺北,2005年4月1日走進臺北迪化街 臺北迪化街的許多店鋪依然保留著被稱為「亭仔腳」的清代閩南式建築(4月1日攝)。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 品味 迪化街,不知今夕何夕
    ,登頂101根本無需排隊,去臺北故宮看翠玉白菜也隨到隨看了。晚上8點,友人載著我們遊車河,從士林的臺北故宮晶華酒店,繞了很大一圈到信義路的酒店,從高架到街巷都很空。遊客少了,上班族又多居住在臺北附近的衛星城。景氣不佳,市景也可見一斑。來源:www.enterdesk.com臺北真是舊舊的,罕有變化,遊走期間,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撲面而來。
  • 徜徉臺北迪化街\馮進
    一九四七年,上海建築師鄭定邦奉命為臺北街道命名。他拿出中國地圖貼在臺北街道圖上,以南北向的中山路、東西向的忠孝路畫出一個大十字坐標,分成上下左右四大塊,左上區以中國的西北城市為名,左下則是中國的西南。依此類推,迪化街在臺北的西北部。  迪化街是臺北最完整的老街,比臺北城還要歷史悠久。
  • 臺北最早的商業區|迪化街
    臺北有一條老街,當地人俗稱「大稻埕老街」,在臺北市的大同區,距離各位常常聽到的寧夏夜市步行約10分鐘,但是多數遊客會跳過此街。
  • 臺北迪化街: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
    在全臺灣所有的「年貨大街」中,最著名的要數擁有20餘年歷史的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貨大街」位於臺北保留最完整的老街——迪化街一段,北起歸綏街,南至南京西路這一段及周邊區域。記者了解到,其所處的迪化街,是19世紀以來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在這裡,不僅賣年貨,還有樸實的閩南式店鋪、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建築以及老字號商行。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百年迪化老街年味兒足
    【解說】農曆春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臺灣大大小小的年貨市集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北有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感受熱鬧的年貨「嘉年華」。  未進街口,就看到粉嫩俏皮的香豬氣球高懸於空中,五彩繽紛的燈籠把迪化街裝點的喜慶活潑。順著人流往裡走,琳琅滿目的年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
  • 迪化年貨大街今天「起跑」臺北年味從這裡開始
    春節臨近,臺北市「2017臺灣年味在臺北」年貨大街活動拉開帷幕。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規劃出大稻埕迪化、臺北後車站華陰街、臺北地下街、寧夏夜市等商圈,讓民眾採買年貨,時間從早上11時至晚上12時不等,而久負盛名的迪化年貨大街13日即「起跑」。採買年貨不二選擇臺灣畫家郭雪湖的《南街殷賑》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反映了1930年代迪化街的繁華。
  • 臺北現存最完整的老街:古韻猶存迪化街(組圖)
    ­  這是臺北老街迪化街(9月8日攝)。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是臺北現存最完整的老街,長800米,擁有閩南、巴洛克式等特色建築。19世紀末以來,迪化街一直是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這是臺北老街迪化街(9月8日攝)。
  • 走一趟變身後的臺北迪化街 不止是文創
    走一趟「變身」後和你想像完全不一樣的迪化街,你會發現不論是飲食、文化、歷史、創意……每一樣都能成為旅行中微小但令人難忘的深刻體驗。出發第1站→愜意小店→輕食專賣鹹花生咖啡館臉書:www.facebook.com/saltpeanutscafe地址:臺北市迪化街一段197號電話:02 2557 8679營業時間:每日
  • 周末「老臺北」一角:「穿越」迪化老街的時空
    柴逸扉攝  農曆新年將至,為了方便民眾置辦年貨,臺北傳統年貨大街——迪化街2月1日火熱開賣。本次年貨大街熱賣的時間為14天,商家準備了糖果、海鮮、乾貨、飲品等各種產品供臺灣民眾挑選,現場紅燈籠及各種裝飾,呈現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 百年迪化街,給你一個臺灣的味道,看看臺北新春街頭的流行態勢
    如果你感覺到過去的臺灣,你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街道,這是臺北最完整和歷史悠久的街道。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西式建築、現代主義和巴洛克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面前,具有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約的一面。800m迪化街長一直是臺北貨物、茶葉、中藥材和布料的重要集散地。每年這條百年老街都將成為年貨交易會。期間,附近很多人都會到迪化老街買年貨,除了各種應該調味的乾貨,我們離不開「好事花生」、諧音「好事發生」、吉利和善意。「一府二鹿三艋舺」,指臺南、鹿港、誇家,是清代繁榮的城鎮。
  • 迪化街分為好幾段,整片區域古稱大稻埕,是臺北最老的城區之一!
    臺北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灣知名的南北貨市場,街上的古老建築有閩南、洋樓、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等風格,迪化街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臺灣商街的典型,是一條極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 迪化街、剝皮寮、艋舺大道,臺灣這些老街區竟然變成這樣了!
    2016年,臺北市商業處致力於打造臺北老街特色商業風貌,以文創融合在地文化與商業思維,改造店家獨有的品牌特色。兩年前這家中藥行開啟老店改造,從店內裝潢布置到經營理念都煥然一新。當時改造的時候我是有和設計師他們說希望是文創和歷久彌新的感覺而另一家有30多年歷史的老店,則是把來自澎湖的山海味搬進了迪化街
  • 百年迪化老街,給你一個古早味的臺灣,看疫情下的臺北年貨街氛圍
    若想感受一下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老街,它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是最有歷史意義的老街。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洋樓、現代主義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眼前,有著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樸的一面。
  • 中藥業在臺灣艱難傳承——訪臺北迪化街中藥行
    新華社臺北1月5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1年多前,楊凱宇從父親手中接過六安堂,成為這個中藥世家的第四代傳人,等待他的是如何讓中藥行業在艱難環境中傳承下去的考驗。儘管楊凱宇才26歲,但他的六安堂卻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