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數不饒人!七旬老人照顧殘疾小孩12年:不治好的話看見他就要哭

2020-12-15 小灰社會百態

導語歲數不饒人!七旬老人照顧殘疾小孩12年:不治好的話看見他就要哭

醫院病房內,滿臉皺紋,白髮蒼蒼的七旬老人把親手撥開把蕉皮的香蕉拿給孫子,孫子說:「奶奶自個都沒吃過!」老人回答「奶奶捨不得吃,給你吃。」通過了解得知,12歲的孫子名叫徐萬裡,他小小年紀就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一直沒得到治療。這位老人並不是徐萬裡的親奶奶,徐萬裡是他養父在徐州工作的時候撿回來的,當時的徐萬裡只有五六個月大。雖是撿回來的,但老人把徐萬裡當自家的小孩對待。

徐萬裡上幼兒園後,老人每天都會送他去學校,當時的老人是將他放在三輪車裡,走到哪就帶到哪。夏天的時候老人會在三輪車裡放個小涼蓆,天冷的時候就在三輪車裡放個小棉被,不論颳風下雨都會把他送到學校去。一節課也沒落下過。從小到大,老人不捨得吃,就給他吃,不捨得買衣服穿,就給他買。老人說要把他養得胖胖的。

放學後老人就把他帶到田頭上,然後老人就在田地裡勞作,不勞作的話就沒有經濟來源了。每次勞作一會兒後,老人就會去摸摸他的小手,再繼續回到田地裡。老人每次說起那些經歷都會泣不成聲,因為這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了,可老人從來都沒有把他當做是撿來的孩子。

老人現在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老人說,「只要能活一天就撫養徐萬裡一天,我活到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 只是歲數不饒人啊,希望自己在的時候,他的這雙腿能被治好,不治好的話,看見他就要哭。」奶奶覺得徐萬裡要是沒了她,就沒有人會過問徐萬裡了。

老人還說「只要想到徐萬裡沒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這心裡就很難過。這小孩非常知好歹,從來不會在街上買零食,一分錢也不會花。」老人最後表示,徐萬裡在11歲時做了第一次手術,這次是他的第二次手術,醫生說要做四五次反覆手術來矯正。老人不管如何都不能放棄這個孩子。

網友表示,在我國建立基於全民醫保和分級診療的低收費、高保障、高效率醫療制度是完全可行的,公立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都可以是提供低收費醫療服務的主體。政府應加大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擴大醫保保障範圍並提高醫保支付比例。小夥伴們,看完有什麼意見或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歲數不饒人
    昨天在衣店買了兩套挺合身的夏裝,正欲穿著時想到今天得搞一下家裡衛生,便放下新裝順手打開衣櫥找套舊的,不翻不知道,細翻嚇一跳,櫥裡堆疊著前年、去年買的近十套短袖夏裝,有的不過才穿了幾天。我一一挑出大半新的扔到沙發上,心裡升起了沮喪,後悔不該又花錢買了新的。這人上了歲數,若說無欲無求也是假話,但心境的變化確實明顯的。
  • 「身後空無一人」,22歲女孩獨自照顧4位患病殘疾老人
    兩個月前,肖燕還是依尚街區淮口店的女裝導購,父親病重後,她只能辭去工作,因為家中還有一位95歲的曾祖母,以及天生肢體殘疾的奶奶和么爺爺(奶奶的弟弟),沒人能夠照顧她的父親。其實,這已經是肖燕第三次辭職,每次都是要照顧老人。父親患病後,肖燕的家集齊了老弱病殘,所有的這一切,只有她一個人面對。
  • 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原標題: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8日,香港一名七旬老人卓某於荃灣汀九近水灣附近海面,首次浮潛時疑似溺水昏迷,其他泳友合力將他救起送醫,搶救後不治。
  • 安徽77歲老人照顧癱瘓妻子6年 一頓飯餵1小時有時用手幫她摳大便
    埇橋區西關街道下關社區居民陳玉印,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癱瘓妻子宋玉英,用內心的堅守兌現婚姻的承諾;用無微不至的照顧,詮釋著「丈夫」二字的內涵;用不離不棄的守候,譜寫了一曲愛的讚歌。
  • 漢中七旬殘疾老人雪地幹活為兒子減負!
    王明介紹說,從他記事起,母親的腿就是殘疾的,她站不起來,每天只能坐在凳子上。這麼多年來,母親的衣食住行都是父親和自己照顧。 剪好香菇,老人閒不住,又拿起掃帚清掃本來很乾淨的院子。王明說,父親身體看起來不錯,其實他的耳朵有問題,和他說話需要很大聲他才能聽見。
  •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馱妻女淌水趕高鐵 盤點感人愛情故事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圖片來源網絡  照顧癱瘓老伴 七旬老人自造愛情電梯  2003年春節,相濡以沫的老伴突患老年痴呆症他設計了草圖,大兒子幫他買來了電機,二兒子請來了「懂機械」的幫手,用了兩天時間就把電梯造好了,張英璽的心願實現了。「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不是下雨下雪,我每天都用這個電梯帶她下樓散散心。」現在,張英璽每天給老伴梳頭、洗臉、換洗尿布。一日六餐、四杯水、一次藥,都要用小勺來喂,一天600多勺。近十年來每天如此,照顧老伴成了張英璽的全部工作。
  • 馬鞍山花山區:好鄰居照顧獨居老人逾十載
    馬鞍山花山區:好鄰居照顧獨居老人逾十載 2014-06-25 14:20:00 導讀: 一位80餘歲的獨居老人,一對年過七旬的鄰居夫婦,10年來,夫婦倆一直默默照顧著獨居老人,而鄰居夫婦的敲門聲也成了老人每天最溫暖的期盼。
  • 七旬老人除夕夜趕火車:兒子的車為何坐不下兩個老人?
    青鋒在杭州火車站,有人發現除夕夜有一對七旬老人乘車回安徽蚌埠。當被問及怎麼這麼晚才回老家過年時,兩位七旬老人的話讓人頗感意外。兩位七旬老人是從安徽老家到杭州照看孫子的。兩位老人之所以除夕夜趕火車,是因為他們兒子的車坐不下。看到這裡,青鋒心裡可謂五味雜陳,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為好。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被稱之為中華民族各種美德中最重要的千年古訓,難道在這對七旬老人孩子心裡一點都沒有?
  • 七旬老人坐麥地痛哭:寶貝,老天爺不睜眼,斷了你的救命錢
    年近七旬的張俊蓮老人卻抱著自家發黑的麥穗癱坐在麥地裡嚎啕大哭起來。一場風雨讓麥子倒伏,發黑黴變,幾近絕收,而家裡正等著這些麥子賣錢去救自己的外孫女。張俊蓮老人有個外孫女,名叫謝睿怡,2016年8月26日出生後就一直跟著外公外婆住,不到兩歲。
  • 一歲內寶寶看見老人就哭,可能暗示其「活不長」?科學解釋這樣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歲內寶寶看見老人哭,他看著我就哭,看來我是真的命不久矣。」這種思想因何而起1、將「巧合」普遍化這種說法的由來是很多聲稱自己有著親身的經歷:「我媽說我小時候第一次見我外婆就大哭不止,沒多久外婆就去世了」、「我家鄰居一個六十多的老太太,上次抱我家小孩子的時候,我家小孩一直哭,
  • 一歲內寶寶看見老人就哭,可能暗示其「活不長」?科學解釋是這樣
    一歲內寶寶看見老人哭他看著我就哭,看來我是真的命不久矣。」這種思想因何而起1、將「巧合」普遍化這種說法的由來是很多聲稱自己有著親身的經歷:「我媽說我小時候第一次見我外婆就大哭不止,沒多久外婆就去世了」、「我家鄰居一個六十多的老太太,上次抱我家小孩子的時候,我家小孩一直哭
  • 「臨時」爸爸10年暖心守護 殘疾棄嬰站起來了
    (通訊員張青雲攝)  緣分從哭啼聲開始  10年不離不棄  照顧殘疾棄嬰  2009年,張育明參與中國海油項目建設。早春的一天,他到東方市光榮院找房子租,一個孩子的哭啼聲吸引了他。「孩子真可憐,右腿殘疾,呈彎曲狀。」
  • 七旬老人的心裡話:「感恩黨的好政策」
    七旬老人的心裡話:「感恩黨的好政策」 2020-12-2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九江堂姐照顧患病堂弟近60年
    王毛珠,一個平凡樸實的婦女,對身有殘疾的堂弟王賢橋不離不棄,照顧他近60年,還曾受到了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組委會的嘉獎,被評為了「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王毛珠說,1958年堂弟王賢橋出生,但一出生便身患重疾,背部和胸部嚴重「凸起」,身體畸形,並且瘦得皮包骨。家裡到處求醫救治,結果都是失望而歸,「醫生說是先天性的,治不好」。王毛珠一家人把堂弟王賢橋抱到家裡來撫養,沒多久王賢橋的父母就去世了。自那以後,王賢橋就一直跟隨著堂姐生活,當時王毛珠僅有12歲。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奶奶見人就誇「好乖」,醫生嘆息:無知害人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小孩哭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鬧心,但其實小孩懂得哭鬧是一件好事,說明他們很健康,如果小孩不吵不鬧,家長反而要警惕。50多歲的李奶奶,前兩年剛剛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因為兒子兒媳工作比較忙,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顧小孩。
  • 1歲孫子不哭不鬧,奶奶逢人就誇自己養得好,醫生:老人家太無知
    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寶媽很難有一個香甜完整的睡眠。其實孩子懂得哭鬧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如果孩子不哭不鬧,家長感覺很「好帶」的話,就要小心孩子在健康方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奶奶逢人就誇孩子「好帶」,醫生:老人太無知王奶奶今年五十多歲,去年剛抱上了大孫子的她每天都非常開心,對自己的孫子百般疼愛,生怕孩子吃不飽,每次餵孩子奶粉時都要多餵一些。
  • 山西七旬老人養牛脫貧 用堅強意志撐起一個家
    離婚後,病情就更嚴重了,以至於不能下地幹活,偶爾在家裡打打雜,孫女2017年考上了山西農業大學。照顧大兒子和供養孫女上大學的重擔壓在了老人身上。  6日,李明文指著他的6間平房對記者說,「我這個房子是自己動手修的,這房子當時在村裡是頭一家蓋的。那時候條件好,兒子找媳婦,許多女孩都願意嫁過來……」但是後來,大兒子患病、離婚,以及老伴患病等等一些變故,使得家裡的光景日趨沒落了。
  • 老太照顧倆聾啞失明老人10年 碰碰頭即可與其溝通
    我肯定把他們照顧好」  二水、三水是一對親兄弟,由於先天聾啞都沒有結婚,無兒無女。二水失明多年,2003年,一直照顧哥哥的三水也在勞動中碰傷眼睛。對於兩位聾啞失明的七旬老人,生活成了大問題,光靠鄉親們的自發照顧,難以為繼。  「她是村裡出了名的勤快人,也是黨員,村幹部就想著動員她來照顧兩位老人。」
  • 歲月不饒人,想念長輩的時光卻總是很短
    到底是歲月不饒人,原來那麼堅強的人,現在也是漸漸的虛弱。我知道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是我雜書看多了,也許是我不經意間弄丟了衝勁。但是我還是在內心裡對你想說一聲保重。記憶中的老人老實說,在我記憶中,並沒有你多少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