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預司法不可取」最高檢通報2018年以來落實「三個規定」情況

2020-12-25 最高法裁判規則

近日,最高檢通報自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情況。

提到幹預司法,不得不聯想到最高法院某案件中當地紀委發函要求法院中止審理。

該案件中,中共烏魯木齊某區紀檢工作委員會不是口頭「打招呼」,而是直接向二審法院出具書面的《中止審理函》,要求法院中止案件審理。

最高法院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是直接在裁判文書中認定:中共烏魯木齊某區紀檢委員會出具的《中止審理函》,不構成民事案件應當中止審理的法定事由。[(2019)最高法民申3796號案件)]

我們可以相信,司法公職人員在面對司法幹預時,大部分情況下是迫於壓力而妥協,最終被拖下水。其實他們的本意是不願意妥協的。

本次最高檢「逢問必錄」的「死命令」,無疑是司法公職人員拒絕司法幹預最好的「擋箭牌」。

相關焦點

  • 最高檢通報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情況
    最高檢通報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情況650多件幹預插手檢察辦案被記錄報告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斌最高人民檢察院5月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截至2020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主動記錄報告2018年以來過問或幹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18751件,其中反映情況
  • 最高檢:領導幹部插手幹預司法、內部人員過問案件 「逢問必錄」!
    2015年,中辦國辦、中央政法委、「兩高三部」為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先後印發三個規定(《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要求對於領導幹部插手幹預司法、內部人員過問案件,以及與當事人、律師等不當接觸交往行為,司法人員都要主動記錄報告
  • 最高檢通報:2018年以來,起訴校園欺凌犯罪5750人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主題為「充分發揮未檢職能 推動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的新聞發布會。據通報,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42萬人,起訴6.76萬人。據最高檢新聞發言人肖瑋介紹,未成人檢察工作是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做好、做實、做優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可以有力推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築起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強大網絡體系,保障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通報了近年來檢察機關推動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主要情況。
  • 落實「三個規定」如實填報!
    「緊箍咒」越念越緊3月以來創新高前不久,浙江寧波檢察機關組織對最高檢近期通報的6起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進行討論交流,深入剖析違紀違法根本原因。「規定是鐵,誰碰誰流血;該報不報,遲早栽跟頭。」
  • 延平區人民檢察院嚴格落實「三個規定」,為公正司法保駕護航
    ★ 什麼是「三個規定」 ?★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兩高三部」先後出臺《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簡稱為「三個規定」。
  • 【聲音】主動記錄報告重大事項18751件,最高檢這次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主題為「狠抓 『三個規定』落實,築牢廉潔司法『防火牆』」,通報全國檢察機關落實「三個規定」的工作情況,發布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截至2020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主動記錄報告2018年以來過問或幹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18751件,其中反映情況、過問了解的佔96.5%,幹預插手的佔3.5%。這表明過問的佔了絕大多數,其中更多的是當事人陳述情況、了解進展、擔心對方有人過問而不能公正辦理,或者認為處理不公進行反映、舉報等等。我們認為這也很正常,體現了社會各方面對檢察機關辦案的監督,我們是歡迎的。
  • 法律界人士解析防範權力幹預司法規定如何落地
    楊維漢)3月30日,中辦、國辦公布《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在權力和司法之間立起一道「防火牆」。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要使規定落到實處,一是抓記錄環節,強化司法人員的記錄責任和履職保護,確保所有的領導幹部幹預司法的行為都如實記錄在案;二是抓典型,一旦發現領導幹部違法幹預司法將及時進行通報、追究責任;三是加強對各地方各部門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
  • 最高檢答"領導幹預辦案司法人員不敢記咋辦"
    新京報訊 幹預司法可能令領導幹部的「官帽」不保。昨日,中辦、國辦正式下發《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從記錄、通報、追責三個環節對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的行為進行約束。
  • 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有領導幹部插手幹預案件,對...
    每經編輯:步靜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5月6日上午,最高檢召開「狠抓『三個規定』落實,築牢廉潔司法『防火牆』」新聞發布會,發布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三個規定」既是防止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處理的有力舉措,也是防止檢察人員走上違紀違法邪路,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
  • 你知道「三個規定」之間的關係嗎? 高檢院落實「三個規定」的辦法嗎?
    答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簡稱《幹預插手規定》);同月,中央政法委印發《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簡稱《過問規定》);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兩高三部」)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
  • 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
    5月6日上午,最高檢召開「狠抓『三個規定』落實,築牢廉潔司法『防火牆』」新聞發布會,發布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三個規定」既是防止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處理的有力舉措,也是防止檢察人員走上違紀違法邪路,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
  • 領導幹預,同事請託,親戚打探……怎麼辦?了解一下!「三個規定」的...
    PS:寶寶心裡苦,有苦說不出在法院的你如果遇到了以上情況別擔心,別擔心「三個規定」為您辦案保駕護航首先讓我們來學習一下,什麼是「三個規定」?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五部委」」先後出臺的《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簡稱為「三個規定」。
  • 【聲音】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
    月6日上午,最高檢召開「狠抓『三個規定』落實,築牢廉潔司法『防火牆』」新聞發布會,發布檢察人員違反「三個規定」典型案例。「三個規定」既是防止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處理的有力舉措,也是防止檢察人員走上違紀違法邪路,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治本之策。
  • 最高檢舉行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最高檢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以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情況,發布「2017年檢察機關加強未成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 「案子一進門,請託找上門」,拒絕「司法掮客」有辦法!
    新一屆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以空前的力度狠抓「三個規定」落實,推動嚴格執行「三個規定」在檢察系統蔚然成風。「落實『三個規定』,僅僅是開了個頭,離黨中央的要求還差得遠,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往深裡走、往細裡走,絕不許不實、絕不能湊數!」
  • 傳說中的「三個規定」是什麼?
    PS:寶寶心裡苦,有苦說不出。在法院的你,如果遇到了以上情況別擔心,別擔心!「三個規定」為你辦案保駕護航!▼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五部委」」先後出臺的《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簡稱為「三個規定」。
  • 最高檢大檢察官為了這些案件整夜失眠……
    今天,長安君帶來檢察機關「三個自覺」背後生動的故事。「『三個規定』今年填報工作抓得如何?你本人填了幾個?」一段時間以來,最高檢調研組在基層調研時,每到一處,最高檢領導都要給檢察幹警特別是領導班子成員送上這「見面一問」。
  • 三個規定|九個重點重溫「三個規定」
    」是什麼 2015年,中辦、國辦、中政委、「兩高三部」先後出臺 《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 《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 《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 6個典型案例曝光
    在這場發布會中,最高檢主動站在聚光燈下,從落實「三個規定」這個小切口出發,彰顯了維護公平正義的大決心,這事幹得實在漂亮!文 | 蘇航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ID:changan-j),原文首發於2020年5月7日,原標題為《兩年裡18000多案件「被打招呼」,檢察院全都記下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原廳局以上職務犯罪減刑案須報最高檢
    昨天,最高檢召開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情況。   新京報訊 昨天,最高檢召開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情況。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介紹稱,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對「減假暫」提請、決定(裁定)活動提出檢察意見、發出糾正違法和檢察建議8.6萬件,得到採納8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