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的寶媽完成分娩的神聖任務後,不禁長舒一口氣,對於寶媽來講,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月子,中國傳統的說法,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稱之為"月內",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一般是指產後一個月的時間。
坐月子期間,寶媽享受最優厚的待遇、最周全的服侍、最好的飲食和充分的休息,成為全家人都圍著團團轉的中心人物。坐月子期間,寶媽除料理嬰兒之外,不做其它家務勞動。當寶媽欣喜地成為家中核心的時候,照顧寶寶,也是寶媽唯一的核心任務。對於寶媽來講,這時所有的初產婦都是懵懵懂懂,一切都是陌生的,也就意味寶媽面臨著新的挑戰,就是照顧好寶寶。
進入月子的時候,寶寶的一系列反應都是寶寶發給寶媽的指令。當寶媽笨手笨腳地開始從寶寶的體態反應中來慢慢猜悟出寶寶的需求時,有的寶媽卻突然發現一個令人崩潰的現象,寶寶睡反覺了,寶寶總是在白天睡得很香,即使醒來,也只是吃吃奶就又睡了。但是,一到晚上,寶寶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很是精神。甚至整夜不睡覺。這讓習慣了白天打理事情,晚上睡覺的寶媽倍感疲憊,難以忍受。
由於新生寶寶分娩之前是生活在媽媽的子宮內的,沒有白晝黑夜之分,出生後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又都是處在睡眠狀態,不明白什麼是白天什麼是黑夜,沒有適應晝夜更替結果。這個時期,就需要寶媽注意寶寶睡眠規律的培養,寶媽不注意培養的話,寶寶就容易出現晝夜不分,睡眠紊亂的情況。但是對於初產婦的孕媽來說,自身就是迷迷糊糊地在坐月子,月子裡到底都需要做哪些事情,都不甚明白,所以,睡反覺的寶寶大都是在初產婦照顧的寶寶。
寶寶睡反覺主要是因為寶寶在出生後,還特別是一些寶媽,受家中老人觀念的影響,怕寶媽在月子裡受風寒,所以把房間布置的嚴嚴實實,甚至有的白天都不拉開窗簾,時間一長,讓本就分不清日夜的寶寶更是日夜顛倒。
一般來說,糾正寶寶睡反覺也不是短時間可以糾正過來的,寶媽要有耐心。白天多與寶寶玩耍,準備一些玩具給寶寶,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的精神煥發,不要老是待在家裡,要多帶寶寶出去玩,多曬曬太陽,適當的刺激可以讓寶寶增加興奮度,減少白天睡覺的時間。
睡午覺的時間儘量要縮短,通常保持在1-2小時較好。寶寶在白天睡覺的時候,不要拉上窗簾,儘量保證室內有自然光線,正常的聲音,這樣就能讓他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區別。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將燈光調整好。儘量將燈光調暗並且儘早關燈,房間要保持安靜,有利於寶寶儘快進入夢鄉。在哄睡寶寶的時候,要有節奏地地拍打寶寶,並且哼唱著催眠曲。早晨起床後要給寶寶洗個澡,寶寶會精神抖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