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小名士》選手精通五國語言 西班牙語翻譯《將進軍》
「最牛」跳級生闞立言捲土重來,挑戰「三國小達人」曹高歌;衡水理科生孫為涵不甘平庸,願鯉魚躍龍門;靦腆少女李秦青掌握五國語言,現場譯詩句。曹高歌面臨最強壓力仰天長嘯 闞立言展現超強實力再戰七星寶座15歲就連跳三級成為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一員,闞立言在第三期比賽中與龔裕陽戰得難分難解,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捲土重來,闞立言的目標明確:依舊是龔裕陽。
-
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
原標題:翻譯,怎樣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深聚焦) 81條能夠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特徵與思維方式的核心術語被挖掘整理,並被翻譯成不同語言對外傳播。 推進中國聲音更好地向世界遠播,翻譯是重中之重。然而,有學者指出,在中國聲音向世界傳播的過程中,由於缺乏規範的解釋和翻譯法則,反映傳統文化特徵與思維方式的思想文化術語出現了解釋不一、譯法存在偏誤的現象,中華思想核心概念的準確表達遇到困難,影響了中國聲音傳播的質量和效果。
-
他把「么師」翻譯成英語 向世界推送「走馬故事」
原標題:他如何把「么師」一詞翻譯成英語 當他們來到走馬古鎮時,立即就對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聽了走馬鎮專門負責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的鐘守維對走馬故事的介紹、以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遠揚等人的現場講述後,更是被古鎮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故事所吸引。為了讓這些美國來的師生更能理解「走馬故事」,陶克辛在一旁當起了翻譯。 一場故事聽下來,大家意猶未盡。「故事很好,要是能翻譯成英文版向世界推廣,就更好了。」
-
他把走馬故事翻譯成英文版,想讓中國故事像格林童話一樣傳播到全...
如果說《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能風靡全世界,那麼居功至偉的,除了童話的作者,一定就是那些把原版童話從德文和英文翻譯成各個國家文字的翻譯者。在重慶,我們的「走馬故事」,也在通過一位翻譯者的努力,從接地氣的重慶話,變成英文版,就像格林童話一樣,通過語言文字的魅力,影響萬裡之外的外國孩子們。
-
向世界講述非遺故事 準確翻譯是基礎
向世界講述非遺故事 準確翻譯是基礎
-
向世界推送「走馬故事」 他如何把「么師」一詞翻譯成英語
當他們來到走馬古鎮時,立即就對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聽了走馬鎮專門負責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的鐘守維對走馬故事的介紹、以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遠揚等人的現場講述後,更是被古鎮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故事所吸引。為了讓這些美國來的師生更能理解「走馬故事」,陶克辛在一旁當起了翻譯。 一場故事聽下來,大家意猶未盡。「故事很好,要是能翻譯成英文版向世界推廣,就更好了。」
-
趙明鳴:中亞五國語言及其使用情況
趙明鳴:中亞五國語言及其使用情況 2017年02月17日 16: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明鳴 字號 關鍵詞:中亞;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民族語言
-
八旬老者打造五國語言對照表(圖)
這些都是家住尖草坪區大同路北社區85歲老人劉德明的草稿,他要利用自己能讀會寫5國語言的才能,編寫一本《實用日常用語》小冊子。8月1日,記者來到劉德明老人家,聽他講述這背後的故事。 起身後,伸伸腰、活動活動手腕,老人開始和記者聊起自己能讀會寫5國語言的特殊「本事」來。老人1952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隨後進入太鋼公司一個科技部門,數十年從事科技管理工作。 老人說,英、俄兩國語言是他在大學時學的,從1960年開始,他又自學了法、德兩國語言。「可能是喜歡學習語言,對外語有一種親切感。」
-
美國館:四維立體效果 講述無需翻譯的故事
上海世博會美國館四維效果的立體電影是美國館歡迎遊客的獨特方式,沉浸在奇幻的情感和視覺體驗中,沒有任何語言對話,而是通過感人的圖像、音樂和音效來講述一出「無需翻譯的故事」。這三幕大戲包括了代表美國城市文化的用時5分鐘的「序幕」;講述美國人用團隊精神克服自然災害的「主戲」,還有預演2030年未來 生活,展示節能技術、健康技術的「尾聲」。美國館的主題是「擁抱挑戰」,它將美國描述成一個充滿機會之國,在那裡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努力 改善他們的社區。「可持續發展、團隊精神、健康生活、奮鬥和成就」 參觀者通過遊歷將深刻感受到這四大核心理念。
-
走馬鎮民間故事:民間故事走向世界,應該如何翻譯呢?
其中,通過向國外友人講述中國傳統文化下孕育出的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那麼用外語講述中國傳統故事,需要講述者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呢?么師」就相當於服務員,經過多方面考慮,既能保證民間故事的原汁原味和獨特語言特點,又能保證世界的通曉度,最終陶先生把「么師」翻譯成了「waiter」。
-
唐聞生:講好中國故事需培養大批高端中青年翻譯人才
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唐聞生在會上指出,我國中譯外高端人才不足千人,要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目前亟需培養大批高端中青年翻譯人才。唐聞生說,中國翻譯研究院的成立,其重任不言自明。我國高端翻譯人才的聚集、培養和提高,以及如何讓有限的資源,通過合理的組合,發揮更大的作用,無疑是題中應有之意。
-
翻譯家,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記者觀察)
他們在海外用當地文字翻譯、出版中國文學作品,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把更加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 哈賽寧: 以文學之力,促民心相通 本報駐埃及記者 王雲松 「我出生在埃及南方,那裡匯聚了燦爛多彩的古埃及文明,因此我從小就對歷史很感興趣
-
兒童文學翻譯家任溶溶:講述世界最美的故事
兒童文學翻譯家任溶溶:講述世界最美的故事 發表時間:2011-06-02 來源: 在上海市中心被高樓包圍的一條小弄堂裡,住著兒童文學翻譯家任溶溶:14號底樓的前間。15平方米小屋,2/3的空間被書櫥佔據,除了書,就是一個方桌,一對沙發和靠牆的一張小床。
-
《大學英語》:語言教學融入育人元素,用英語講述好中國故事
程七品,碩士,講師,長期從事英語翻譯及英語教學法方向研究,主持上海市教委及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5項,具有TESOL國際教師資格證書、英語高級口譯資格證書、商務英語高級培訓師以及雅思教師官方培訓一級證書,曾到臺灣醒吾科技大學訪學,主編《21世紀大學實用交際英語》《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導學2》等專業教材3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培養優秀翻譯人才 講好中國故事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需要翻譯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母語和外語運用能力。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媒介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並蓄。
-
這位精通五國語言的馬尾「90後」歸來與鄉親分享他的世界見聞!
近日,在馬江海戰紀念館裡,一位留美歸來,精通5國語言的「少年」——林威宇展開了他的故事分享。 這個分享會並不拘泥於傳統的主題式演講,而是讓在場的學生和家長提出問題。林威宇與大家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的見聞和趣事,並且還在語言學習方面給大家支了招。
-
翻譯怎樣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中國文化中的「韜光養晦」一詞有著多種翻譯方法;一個「不折騰」折騰了翻譯界很多專家學者;「打鐵還需自身硬」又引發了無數爭議,是鐵硬,還是打鐵的人硬—— 翻譯,怎樣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深聚焦)
-
迷失在翻譯中:在一種語言裡新生的故事 | 薦書
迷失在翻譯中:在一種語言裡新生的故事 | 薦書 2020-09-09 1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母三進士,四世兩鄉賢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梅州...
目前,位於五裡亭的成之公祠已成為愛國愛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場所,也是海外僑胞和臺、港、澳同胞尋根問祖、寄託鄉情、增進感情的窗口,成為敬奉祖宗、教育子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經常有一些老人帶子孫後輩到這裡參觀,給他們講述先輩們勵志的故事,教育他們以先輩為榜樣,努力讀書,爭做國家棟梁,梅州古氏每年的高考優秀學子助學獎勵也在這裡舉行。
-
他如何把「么師」一詞翻譯成英語
當他們來到走馬古鎮時,立即就對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聽了走馬鎮專門負責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的鐘守維對走馬故事的介紹、以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遠揚等人的現場講述後,更是被古鎮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故事所吸引。為了讓這些美國來的師生更能理解「走馬故事」,陶克辛在一旁當起了翻譯。 一場故事聽下來,大家意猶未盡。「故事很好,要是能翻譯成英文版向世界推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