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懷念,四川娃兒的農村記憶!

2021-02-23 葡萄糖的微家

我是從四川農村出來的,地地道道農民的子女。我認為,只要是四川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會經歷類似的童年——吃的東西、耍的東西。那時的我們真的很開心!
看了這些東東,鼻子都酸了。童年是好遙遠好親切好模糊的事啊!依然還記得兒時的夥伴,和他們的那些花花草草的故事,甚至那時侯太陽的溫度,記憶裡,都是那麼親切。


筍子蟲:學名竹象,竹類主要害蟲之一。昆蟲綱,鞘翅目,象甲科。成蟲赤褐色,頭管黑色,每翅具有縱紋九條,幼蟲(高蛋白食品,油炸,不過很多人怕吃,還有很多人吃了過敏),乳白色紡錘形,年生一代,靠吸食竹筍汁液為生。
小時候,為了捉到更多的筍子蟲,常常興致勃勃地在竹林裡鑽進鑽出的,將抓到的筍子蟲,不多,帶回家,把它們的前足折斷一節,再插入一根像個丁字的刺(我們叫銅針刺 哈哈...有點殘忍哈),搖一搖,筍子蟲就會不停地飛,它們的翅膀能扇出風來,就像一個小小的電風扇一樣。我們有時還經常去捉那個有兩個大夾夾的夾夾蟲。


小時候,在炎熱的夏天,我常和小夥伴們去河溝邊掰螃海,手指經常被夾……

這個叫糖梨兒,我們那都叫刺梨子 藥用價值很高,有健胃、消食、滋補、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簡稱SOD),具有抗病毒、抗輻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統和各種腫瘤疾病防治方面,應用十分廣泛。 刺梨的果實同時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質肥厚、味酸甜、果實富含20多種胺基酸、10餘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過氧化物歧化酶。我以前也愛摘來吃的,那個酸那個澀!
原文說刺梨「維生素C含量極高,是當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鮮果中含量841.58~3541.13毫克,是柑橘的50倍,獼猴桃的10倍,具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

刺泡兒:有幾種,這是最大的一種,好吃得很!

最隆重推出美味的「野地瓜」,(很好吃)十分香甜,只要是田間地邊都有。你們還記得「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句話嗎?
野地瓜全株可用藥,藥用功能:祛風溼、通經絡、止白帶。
藥用主治:慢性支氣管炎、風溼筋骨疼痛、腹瀉、痢疾、乳腺炎、水腫、月經不調、產後血氣痛、便血、瘰癧、接骨、跌打損傷、刀傷、瘋狗咬傷、癰腫、膿皰瘡、毒蛇咬傷。

這個你們都知道,我不曉得咋叫,好甜的喲

水紅子:又酸又澀還大把大把的往嘴裡塞,哈哈...

橡子:打人的好「子彈」,也可挖空做口哨。我認為橡子最大的樂趣是用竹籤(其實用的是火柴棍)穿來轉,很好耍的,也算我們當年的「玩具」吧,不像現在小孩子耍的玩具都是工廠製造的,我們的都是純天然的。聽他們說可以炒來吃,味道和板慄一樣

書面語叫桑葚,我們那叫「桑果子」,很好吃的桑樹果果,經常吃得嘴巴都是烏奇嘛黑的。現在城裡人還稀奇的很哦 哈哈!!!

我們小時候把這叫做「酸咪兒草」,放一片葉子在嘴裡嚼著吃,酸得清口水直流~~

茨菰,有木有挖過

這玩意兒不用說了吧,為了它大夏天滿林子跑,味道霸道慘了

巴毛稈兒:稈的底端嫩的可以吃;葉子可以做箭,可以射很遠;稈稈老了可以編槍,玩打仗遊戲。最大的用處是小時候讀書學習數學,把它的稈稈削成小段,稱之「小棒」,做記數和加減法用。


野茭頭:放學都會去田坎上挖,經常把人家的田坎挖垮,哈哈!還有折耳根

黃花:分紅和黃兩種,圖示為紅色一種,比黃色那種甜一些。這東西太好吃了,特別是幹黃花燉湯!。我家裡就種了一些,夏天的每個下午我都去摘!

這是個好東西,摘下來,掐斷取前部分,放嘴裡,能吹出清脆的聲音,而且能吹出任意優美的曲子!我們管這個叫「豌喬子」,但是是不能吃的,主要長在麥稈中間或山坡上,我們以前常常一包包一包包地摘來揣在身上哈哈,很有趣!

蛇泡兒:大人說這是蛇吃的

其實,童年還有很多耍的東西,爬樹掏鳥窩、打煙盒、打「寶」、紙飛機,藏貓貓兒、捉黃鱔……那時雖然很清貧,但過得很快樂,真想把童年再過一次!很想念當年的日子 。 因為有很多美好的記憶是留在快樂清貧的童年 ,很多幸福也是留在童年 。

相關焦點

  • 四川農村特產「兒菜」吃法大全
    大家好我是農村老彬,前段時間看到四川網友教湖北網友「兒菜」做法和吃法,今天我來給大家聊聊我們農村的「兒菜」。兒菜」在我們四川叫「娃娃菜」「娃兒菜」是我們農村房前屋後必種的蔬菜之一,兒菜學名抱子芥,富含鈣、鐵、磷、維生素等,多食可清敗火、去油膩,品質細嫩、吃法多樣,是上佳的保健蔬菜。兒菜是一種生長非常奇特的蔬菜,呈寶塔形,粗大的根部上,環繞相抱著一個個翠綠的芽包,就像一群孩子把娘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也是它叫"兒菜"的來由。
  • 家裡農村茅草屋,我們的懷念!
    農村現在都是磚頭房,有的都蓋上兩層或者三層的小別墅,當你知道以前農村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嗎?下面就來跟隨我們來了解一下吧。圖片一農村以前住的茅草屋根本就很難想像到會是這個樣子的,土和草做成房子,在現在孩子們的眼裡,心裡肯定是這樣想的,這個房子能住嗎?
  • 瀘州八零後的童年,農村和城市不一樣,你童年記憶來自哪裡?
    然而記憶是一個好東西,偶爾回憶起來還是比較愉快的。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城裡跟農村還是有區別的。可能八零後的農村娃兒又比城裡娃兒要在物質上更差一些。什麼玩具,不乾膠,電子遊戲街機,各種路邊攤小吃,娃兒書(小人書),逛公園、文化宮等等他們可能接觸不了太多,而且農村的學校環境顯然在那個時候比不上城裡,並且說不定大多數還得回家幫著家裡幹農活或者其他活路。
  • 【方志四川•記憶】黃學清 ‖ 川南神丐張黃鱔(紀實文學)
    原創 黃學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比我年齡稍小的夥伴們,只要是見到他,都會好奇沿著田坎上,一邊看摳黃鱔,一邊高喊「張黃鱔、張黃鱔……」他聽到調皮的娃兒們高喊他的綽號,從不生氣,也不責罵他們,臉上還笑嘻嘻的,嘴裡還得意地念著幾個英語單詞:「耶是、耶是……」然後,他走到田邊上,掐幾根狗尾巴草,從笆簍逮出黃鱔,用狗尾巴草將黃鱔從腮包處穿起,見娃兒發一條黃鱔。夥伴們各自提著一條黃鱔,歡喜暈了,一邊往家裡走,一邊高呼「張黃鱔!張黃鱔!」
  • 張憲:鄉親們喊我一聲「娃兒」
    「小張這娃兒可能吃苦了,這些菜都是他種的。」……提起黃龍縣白馬灘鎮神玉村駐村幹部張憲,村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點不完的贊。11月12日,在神玉村,記者見到了這位鄉親們口中的「娃兒」時,他正在給村民老王囑咐冬季核桃園管理的事。很難想像,就在兩年前,說起農村工作,他還是一頭霧水。
  • 吃過多少珍饈佳餚,你懷念的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
    路人甲米雖然是河南農村娃兒,一日三餐的主食卻離不開米飯。小時候吃的,都是河南本土的大米。小時候的米,聞起來特別有米香。兒時對大米的記憶,還有特別多的美味,把米磨成粉和紅薯、土豆等做成的各種零食;和茼蒿做成的各類蒸菜,還有經過發酵做成的辣椒粉等等,都成為了最具特色的美食。兒時的美味,都定格在腦海裡,成為永不磨滅的美好回憶。
  • 懷舊: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生活讓人懷念!
    繁華的城市有著自己養家餬口的工作,城市容不下靈魂,農村放不下肉身,因此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的生活讓人懷念。如果真的有時光機,好像回到童年。記得小時候,那時候的天空很藍,青山綠水的農村生活,給人一種溫馨和祥和的感覺,小夥伴三五成群背著大大的書包走在鄉間小路上,嘴裡哼著歌,手裡拿著零食,每個人的臉龐都洋溢著陽光燦爛的微笑。
  • 它全片沒有一個明星,卻每秒都是熟悉的記憶,令人懷念
    01 一個溫暖純粹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末的陝西關中農村03 每秒都是熟悉的記憶除了巴王超過和粉提老師之間的動人師生情,影片隨處可見的熟悉記憶,也十分令人懷念。影片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紀90年代末,作為一名在農村成長起來的90後,我對片中出現的許多場景和細節,都很熟悉,因為它們曾真實地發生在我的童年時期。這也是許多90後觀眾,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 農村一種紅色野果,被譽為「記憶果」,如今很難見到
    農村一種紅色野果,被譽為「記憶果」,如今很難見到。要說農村什麼最多,人們腦海裡第一反應肯定是花花草草,那麼除了花花草草就是農村山上的野果了。隨著農村的發展,山林面積逐漸縮小,在農村山上有很多野果已經消失匿跡了,其中就有一種野果,它外形長得很像蘋果,可以說是蘋果的縮小版,這種野果在以前滿山遍野都是它的影子,如今很難見到,這種野果到底是什麼呢?請跟著筆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種紅色野果就是火棘,在當地稱為野蘋果,它只要生長在農村的山上,當然在農村的路旁、河邊也有生長。
  • 請用一句話,證明你是四川人!
    四川人的時間觀念四川人的身體構造在別的城市別人胳膊是胳膊,腿是腿到了四川這些稱呼得改改了四川人小時候愛念的童謠胡蘿蔔,抿抿(min)甜,看倒看倒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兒沒得錢。過完了夏天就踏入了冬天的領地夏vs冬在夏天酷熱的時候懷念冬天寒冷的天氣在冬天嚴寒的時候又懷念起夏天只穿短袖的暖和…
  • 30年前的農村,冬日裡最讓人懷念的場景之一:傳統爆米花
    冬天對於大多數農村人來說,是難得的閒暇時光,大家除了聚在一起嘮嘮嗑,湊湊熱鬧,還會弄一些小零食犒勞犒勞一家子,比如這次說的爆米花。在20、30年前的農村地區,村子裡常常會有崩爆米花的手藝人來,他把攤子支在街頭,就開始了他的買賣,然后街坊鄰居互相轉告,有時候人多的話,還需要排隊等候呢,因為崩一爐爆米花並不是瞬間就可以完成的。
  • 四川話裡的「丘二」帶有貶義,你知道它的來歷和意思嗎?
    四川有些方言其實時間並不長,但是其來歷和流行在當時還是比較多的使用,而覆蓋面積不脛而走,一定是可以達到全川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丘二」。關於丘二的起源據說是在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因為以前習慣喊店小二堂倌、么師的四川各地,還沒有丘二的說法。
  • 一二年級娃兒的成績到底重不重要,需要補課嗎?
    一二年級娃兒的成績到底重不重要,需要補課嗎? 一,二年的娃兒要不要補課這個問題,很有爭議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同的家庭,不同想法的父母,農村和城市在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我老家有一個侄子,讀初二了,才考300多分。我們建議他去補課,可他父母說家裡都不允許補課,也就這樣順其自然。
  • 豫北農村的記憶:那些並不遙遠的往事,是一部農村生活改變史
    關於耩麥的記憶,首先從收秋開始。Ⅰ:忙碌從收秋開始豫北這邊的農村,種麥首先從清理地裡的棉花開始。過去秋天這一季大多種棉花。這是當時人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家家戶戶都種。棉花能賣錢,棉籽能榨油,棉杆能燒火做飯,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 有些記憶一輩子也忘不了 為了懷念一個人或者是一段時光
    作者:胡楊映月在情感的世界裡,有些記憶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一如我們曾經愛過的人,再如我們為了愛一個人而付出的我們擁有的全部的感情……不論我們是真正的愛過一個人還是因為這個人而付出的全部感情,這個人,這份情,都會成為我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記憶——不論這個人,一份情是否修成了正果還是陰差陽錯的成為了驚豔了我們曾經生活的過往
  • 【問政四川】農村戶籍跨省遷移能否農村遷農村?官方回復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琴)夫妻雙方均為農村戶口,結婚後一方從外省遷入四川,能否仍然遷為農村戶口?近日,有網友通過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平臺詢問相關問題,省公安廳信訪處目前已作出明確答覆。網友表示,自己是四川自貢市大安區鳳凰鄉鳳凰村村民,於2016年初結婚。
  • 只有四川人才懂的飲料,沒喝過的都是「假四川人」
    提起四川,想必關鍵詞搜索最多的必定是美食!對於所有人來講,四川就是一個大寫的「吃」字,麻辣味的火鍋串串燒烤,鮮香味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還有各種紅糖餈粑糖油果子川北涼粉……但是有一些飲料只有四川有,而且還特別好喝!
  • 農村小學生
    中年人說:「兩個娃兒的學費生活費加各種雜費一年起碼都得七八萬元。」 我羨慕不已地說:「娃兒的爸爸掙錢簡直是太厲害了!」 那個男孩子說:「我爸爸他每個月掙的錢都不夠他自己用呢。」 我感到訝然,看著孩子的爺爺,孩子的爺爺說:「靠他,掙個屁的錢,還不是我給拿,兩個娃兒在綿陽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差不多都要一百萬。」
  • 重慶人記憶中的農村酒席,這20道招牌菜,你吃過幾道?
    嘿多重慶人的老根都在主城周邊大大小小的村子裡就算我們長大後去到了嘿遠的城裡頭也會經常回憶起那個農村的老家>重慶農村的日子 平平淡淡要說最熱鬧呢那必須是一大幫人一起辦頓酒席那必須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兒主人家不用特地去請村兒裡的男女老少都自覺自愿幫忙那是重慶人記憶中
  • 70、80年代熱門的4個行業,如今農村難再看到,網友:懷念
    70、80年代很火爆的4個行業,如今已經消失在了農村,網友:懷念如今的社會,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不僅在城市,在農村也是出現了很多肉眼可見的變化,比如說車、房子、路等等。以前的農村非常閉塞,可以說賣貨郎給很多孩子帶來了對外界的嚮往,而如今,農村已經發展起來了,也沒有了賣貨郎的一席之地了,這個行業就這麼消失在了時光裡。2. 打鐵匠這個行業也慢慢地消失了,打鐵這麼手藝可是從古代冷兵器時代就流傳了下來。到了70、80年代更是十分的火爆,大家用的鐵鍬什麼的都出自他們之手,打鐵鋪也是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