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
「傻子」
「肯定是家長沒帶好!」
......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努力、媒體曝光力度的加大,自閉症群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接踵而來的是對於自閉症的片面理解、錯誤理解。
而到底什麼是自閉症呢?
自閉症不等於智力障礙;
自閉症不是家長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
「孩子,我在你還好辦,爸爸會照顧你,
如果爸爸沒了,你可怎麼辦呢?」
——《海洋天空》
「求求大家,多多了解一下自閉症孩子吧,他們不是洪水猛獸,我們當家長的已經嘗盡煎熬,不要再被誤解,不要再讓我們心碎了。」
這是一個自閉症孩子媽媽的吶喊。
▲ 2014年,香港一位獨自撫養自閉症兒子15年的父親,擔心自己年老死後兒子無人照顧,在兒子熟睡時將他砍死,繼而刎頸尋死。
▲ 2016年,湖北赤壁一位父親因家中無法承受自閉症兒子給家庭帶來的沉重負擔,親手在山上將孩子殺死。
▲ 2017年,一對來自湖南的夫妻帶著患自閉症的14歲兒子,從三亞一座橋上跳河,父親失蹤,孩子死亡。
▲ 2018年,廣州一名孕婦帶著患自閉症的孩子,在家中燒炭自殺。
......
對處在命運深淵中的他們來說,普通人一點點的理解和寬容,可能就是這個世界給他們最後的陽光。
華東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蘇雪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國內的現狀是,雖然政府現在也越來越重視,也在增加投入,但是家庭還是承擔了最主要的部分,包括經濟和時間上的投入。與此同時,家長還要承擔很多來自外界的壓力。」
全國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理事長戴榕說:「我們對未來生活模式的期望就是,將來我們的孩子或者我們都可以生活在社區中,最起碼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居住在社區中還是託養機構,與我們原來居住環境不會有太大差異,不是在一個所謂『山清水秀,遠離人間』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被封閉被隔離的大型託養機構。」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
螢燭末光,增輝日月。
——曹植《求自試表》
如何以專業技術,幫助自閉症群體及其家庭平等融入社會,促進社會服務的健康發展?
如何讓自閉症人和他們的家庭擁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享受正常化的生活?
這樣的命題一直在拷問著社會,更牽動著患兒父母的心。
接納、理解是這一切的前提和基礎,來自「星星的孩子們」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方式。請大家給他們多一點的時間,多一些的耐心,多一份的理解。
孤木不成林,只要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真的理解他們,接納他們時,他們的特殊也就不會再是特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