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進來坐,我家這看他們跳蘆笙位置最好了!」前不久,我到蒙成裡在安置社區的新家,一套60平米帶著小陽臺的移民房。
我叫歐陽大志,是丹寨縣雅灰鄉的一名幫扶幹部。蒙成裡原是丹寨縣雅灰鄉送隴村的村民,家裡3口人,主要勞動力是已經六十多歲的蒙成裡和五十多歲的妻子。2017年,我初到他家,他的兒子還在讀初中。
歐陽大志在幫扶戶家宣傳政策
在送隴村,他家的位置是在陡峭的半山腰,門前只有5米寬的平臺,往前往後都是陡坡,去的時候是騎摩託車,右邊就是幾百米深的山溝,因為沒有護欄,現在想想都後怕。 當時我就在想,一定要讓他們搬出去。當我提到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時,看得出他們很心動,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但是他是有顧慮的。 通過對他做思想工作,他最終同意到鄉政府申請移民搬遷。2018年他家獲得了一套在二樓60平米房子。帶他到新房的時候,看著已經初步裝修好的房子,他很高興。 2019年,我卻偶然在送隴村退房名單上看到蒙成裡的名字時,我感覺到很詫異。當天下午,趁著天還沒黑,我趕緊往他家趕過去,我如同往常一樣的聊了一些日常生活,慢慢的把話題轉到移民搬遷上。「我爸把房子退了,退房申請都交給村裡面了。」蒙成裡的兒子在旁邊說了一句,我問他為什麼,蒙成裡告訴我,他聽村裡面很多人說,移民搬遷到丹寨後老房子就沒了,山林土地也沒有了,搬去移民區不知道怎麼生活。 我聽到他這麼說,深知他不是不想移民而是對政策還不了解啊!當天晚上我陸陸續續給他講解了2個小時的易地移民搬遷的政策,但是他還是沒有確定,只說需要再考慮考慮。時間又過了兩天,我又來到他家,他還在猶豫。
歐陽大志在幫扶戶家宣傳政策
看到他兒子在一旁,我就對蒙成裡說:「蒙叔,現在你們兩個老人家年紀都那麼大了,兒子又還在讀高中,他大學畢業你們還有能力給他在丹寨買一套房麼?雖然現在丹寨的房價比其他地方低,但也是三千多一平米了,到時候孩子還要給你們養老還要結婚養孩子,如果再買一套房他的壓力會很大。」 他低頭思考著,轉過臉看了看在一旁的兒子問道:「你想不想住在那裡?」「我,覺得那套房子挺好的,在那住了一年多挺方便的。」聽著他們父子倆的對話,我知道這戶家庭因為有了易地扶貧搬遷這個政策,年輕人得到了更好的起點,老一輩人也完成了他們心心念念想要完成的一件事。 看著他們一家開開心心搬出大山,搬到城裡去住新房,我很欣慰。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紹波
編輯 劉詩雅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