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來了個年輕人

2020-12-16 武威公安

「在走上村文書崗位之後,我會做好村上的摸底工作,了解掌握村上的基本情況,下沉到村民中間,跟村民打好交道,跟村幹部好好學習。同時,與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起做好村上的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做一個優秀的專職村文書。」近日,民勤縣「一村一名大學生村文書」選聘工作現場,紅沙梁鎮小東村專職村文書袁騰年說。  今年以來,為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認真貫徹「四抓兩整治」要求,優化村幹部隊伍結構,提升村幹部隊伍綜合能力素質,民勤縣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村文書計劃」,凝聚青春力量,為農村工作開創新局面、增添新動力。  袁騰年就是這次選聘的大學生專職村文書中的一員。近日,在經過嚴格的報名、筆試、資格審核、組織考察、體檢、公示、培訓等環節後,民勤縣「一村一名大學生村文書」選聘工作順利完成,他和其他193名選聘的大學生專職村文書迅速轉變角色,正式走上崗位,開始履職。  說起報考大學生專職村文書時的想法,袁騰年說:「這次選聘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讓我們能深入基層,學習鄉村管理知識,提升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將自己所學的專業應用到村裡的產業發展上,實現自身價值。」  「大學生專職村文書整體科學文化素質較高,思想觀念先進,法制民主科學意識較強。」重興鎮上案村黨支部書記楊宗元說,在日常服務群眾工作中,大學生專職村文書會在鄉村振興這個大舞臺上學到許多在校園裡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  楊曉鈺是上案村的專職村文書,剛上班一周時間,對基層工作感觸頗深,她說:「短短一周時間,通過深入田間地頭,走進村民家中,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向村『老骨幹』耐心討教,真切地感受到了農村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今後,我會紮根基層磨練自己,與村民培養感情,學習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切實提高服務群眾能力,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農村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說到今後的打算,三雷鎮中雷村專職村文書王玉芳信心滿滿。她說:「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向村民學習,向村『兩委』班子成員學習,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努力做好群眾的服務員、富民強村的引導員、方針政策的宣傳員。」

相關焦點

  • 後浪來了!看,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過去,許多鄉村年輕人離鄉背井、奔向城市,「空心村」比比皆是。而近幾年,人們欣喜地發現,年輕人又陸續回到了鄉村。得益於鄉村振興的推進,許多鄉村早已華美變身,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麗家園。而回到鄉村的年輕人,憑藉知識與技能,也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走上了與父輩完全不同的安居樂業之路。
  • 新華社:山野菜大棚「扣」住了村裡的年輕人
    他更沒想到的是,村裡紅火的反季節山野菜棚膜種植把外出的年輕人都吸引了回來。在東北農村,搭建大棚搞種植被形象地稱作「扣大棚」。如今,這些「扣大棚」的年輕人心甘情願地被大棚「扣」在了家鄉。長白山下的福林村是吉林省安圖縣明月鎮的一個普通村屯,這裡的169棟反季節山野菜大棚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 村裡來了年輕人——記市中級人民法院駐舒蘭市溪河鎮三興村工作隊
    三興村是個英雄的村莊。解放前夕,為阻擊意欲與敵人會合的土匪部隊,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戰鬥,40餘名革命先烈的英魂就長駐在村東的青山翠柏之間。70年後,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三個年輕人來到這裡。為英雄的村莊拔掉窮根、摘掉窮帽,在這個寂靜的山村裡,他們燃燒著青春、奉獻著智慧。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丨他回鄉當「村官」,希望用電商吸引年輕人回歸鄉村
    2019年,劉伯聖和五個「小夥伴」共同出資,開了一家口腔護理產品的線上店鋪。經過一年的運營,店鋪小有成就。「今年年初的疫情,很多產業都受到了影響,但是我們在店鋪的營業額反而上漲了30個百分點。」「我認為,電子商務比起其他的商業模式適應力更強,更能在相對極端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 我看·有戲 |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看《村裡來了花喜鵲》如何「圈...
    我看·有戲 |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看《村裡來了花喜鵲》如何「圈粉」00後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也許年輕人和戲曲之間,缺少的只是「一張票」。12月18日晚,江蘇戲曲名作高校巡演系列活動如期展開,漣水縣淮劇團創排的的大型現代淮劇《村裡來了花喜鵲》走進了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該劇憑藉生動詼諧的表演和風趣幽默的臺詞,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和笑聲。不少00後大學生表示,戲曲藝術離生活並不遙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實與年輕人近在咫尺。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31歲村支書劉慧:我想為家鄉做點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破解「三農」問題。而落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廣大青年的力量。 我們欣喜地看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奮鬥的青春,交給廣袤的鄉土。他們的激情和熱情,讓泥土裡生長希望、山水間綻放夢想。我們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記錄、觀照、探討,期望在他們的酸甜苦辣中,探索改善的路徑,找到前進的力量。
  • 威海這個村裡來了群年輕人,演節目、開講座還給村民免費培訓
    村裡來了一群年輕人!」馬石泊村村民任孝珍看到彩排走臺的學生們激動地喊道。近日,馬石泊村村口的小廣場上掌聲陣陣、歡笑不斷,山大(威海)的學子們為馬石泊村民送來了精彩的晚會,點亮了鄉村夜色。晚會結束後,村民們不住地感嘆:「小年輕們演得真好,真希望這群年輕人能多來村裡幾趟,給我們演演節目。」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在希望的瓜田上
    央廣網南昌10月17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李竟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7日推出《在希望的瓜田上》。
  • 這些沒有年輕人的「花甲村」,靠誰來發展?
    66歲的村民唐惠珍說,「村裡老人多,弱勞力也得當主勞力使。」在漢中市佛坪縣,宣傳部幹部吳燕峰說,每年春天想拍些春耕勞作的場景,想著能拍到些年輕人,「但找來找去也只能拍老頭老太太,找個年輕人真的太難了。」在黃河晉陝大峽谷沿岸的土石山區,老齡化問題更顯突出。榆林市佳縣通鎮向陽灣村村支書賀建強說:「常住村裡的絕大多數是六七十歲的村民,幾乎沒有青年。」大城市周邊的農村,也漸漸籠上了老齡化的陰影。
  • 旌德:村裡來了個「康」醫生
    從原來在市級醫院專做醫療業務到如今樣樣都要親力親為,駐村一年多來,康立峰已經習慣了這一切。他說:「每天的藥品用了多少,消耗多少,是不是需要到衛生院去領藥,同時還要看一下發票用了多少,夠不夠用。收費、打發票、統計,上交的一些費用等,都需要自己去處理。」雲樂鎮許村下轄13個村民組,357戶,1310人,其中貧困戶24戶。
  • 吉水盤谷鎮太園村:村裡來了一位選調生
    學好農家話,走進百姓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張文煜是江西省委組織部2018年定向選調生,從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的他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被組織安排到太園村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太園村屬於谷村的分支,全村姓李,宗族觀念強,矛盾糾紛多,工作難度大。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小車間裡的大夢想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車麗 焦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0月18日推出:《小車間裡的大夢想》。 鄉親眼中的他(她) 鄉親:「李百哈,他這幾年創業搞扶貧車間,帶領我們貧困戶外出打工。」
  • 黃陵鎮莊呼村來了個女書記,村裡的變化太大了!
    劉豔萍是村裡的大忙人,在街道上遇到的熟人打招呼的也不少,聽說她又要去貧困戶艾慶香的家,群眾告訴我們說,她比慶香家的閨女還親,沒少操她家的心。    「老伴住院動手術和俺看病報銷多虧有劉主任,要不俺不知道跑多少冤枉路。」說起劉豔萍的幫扶經歷,艾慶香老人激動的一直掉眼淚,說家裡這兩年沒少出事,沒少和醫院打交道,錢花出去了也不知道找那個部門報銷,幸虧了劉主任來,幫助家裡人解決了大難題。
  • 村裡有個年輕人去世,村民得知拍手叫好,家裡人也都覺得終於解脫了
    請聽我細細講來。我這個自家的大侄子叫剛子,出生未滿月親媽便去世了。剛子由奶奶撫養,奶奶也特別疼愛這個大孫子,把剛子從小寵溺壞了。後來親爹又給剛子找了個後媽,而剛子則一直都是奶奶在管著他,從小就是要什麼奶奶就滿足他。隨著年齡的增長,奶奶給的零花錢滿足不了他,年紀輕輕就學會了偷雞摸狗,跟老爹借錢說是做買賣,誰知他竟拿著錢進了歌舞廳,最後被抓後老爹拿錢把他贖了出來。
  • 達濠記憶丨那個原想留在村裡的年輕人,終究還是出去打工了
    我只說了四個字,「注意安全。」但沒過多久,阿波就告訴我他女朋友懷孕了,讓我一定要抽時間回家參加他的婚禮。阿波的婚禮在他家剛剛竣工的小平房裡舉行,儀式比較簡單,重頭戲是晚上的喜宴,達濠人管這叫「吃桌」。「開席!」隨著阿波老舅的一聲吆喝,大家紛紛動起了筷子。這也是我第一次喝同齡人的喜酒。
  • 村裡來了個洋老師
    3個小時後,她將到達此行的目的地—— 距離縣城50公裡的薛川小學。薛川小學位於定西市寧遠鎮薛川村,是村中唯一的學校。學校鼎盛時期近600人,如今還剩8名學生。自1982年,中國約有2.8億農民離開農村前往城市打工,他們中的許多人攜帶孩子離開,造成鄉村學生急劇減少。
  • 回到村裡做社工
    村裡的老人很喜歡趙蓮杏來串門,但他們認為她是閒得無聊。村民們好多年沒見過長期待在村裡的年輕人,各種猜疑都出現了,有人以為他們是政府安排來扶貧的,有的以為是隨便來看看村民家情況的。有人甚至對社工表現出了相當的排斥。
  • 2020年,奔走在村裡的發改人
    目前,產教融合基地一期基本建設完成,今年招收遊戲設計、數據中心運維等專業總計500人左右來基地實習、實訓,合格後直接推薦到相關企業工作;數字科技企業開始集聚,甲骨文、微軟、北京時空立方、黑旗科技等數字科技企業已經入駐基地,寶信軟體、中國普天等多家企業籤署了協議。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群年輕人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思考。而對於村裡人來說,這樣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正是村裡最稀缺的。
  • 村裡來了個「李叔叔」 扶貧幹部當上「孩子王」
    中山市僑聯駐肇慶市封開縣小圩村工作隊隊員李海龍 「李叔叔,明天早上還要來學校教我們打籃球哦,我們不見不散!」
  • 重溫作家柳青:村裡來了個會講英語的「老農民」
    新華社西安6月30日電 題:重溫作家柳青:村裡來了個會講英語的「老農民」  新華社記者高音子、秦漢元、楊一苗  他能用英語講述莎士比亞戲劇,也能把自己當作普通農民紮根鄉村14年。著名作家柳青,從黃土高原的山窪中走上文壇,並以《創業史》等作品蜚聲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