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決書存在語言問題68處 該如何好好「說話」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語言使用存在不得體、不規範現象

  今天如何好好「說話」(解碼·語言規範)

  核心閱讀

  如何讓語言使用更規範、更得體?語言的優美在於其獨特的表達功能,在於能否滿足表達需要、是否適應場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網絡流行語會鈍化我們的感受,濫用華麗的書面語同樣會讓表達蒼白空洞。因此,使用語言要力戒盲從,做到「修辭立其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詞彙告急 語病不少

  「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敲代碼,一天下來用的英文字母比漢字多,用的計算機語言比漢語多,感覺自己的語言能力都退化了,話到嘴邊也找不到合適的詞,只好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跟著說什麼。」在北京市中關村工作的程式設計師小周說。

  「平時都是在網上跟人聊天交流,一天噼裡啪啦能發好幾千條。可到了要寫正式材料的時候,憋了幾個小時也寫不出來,好多說法都不知道該怎麼用書面語表達。」一名網友在網上抱怨,引發不少共鳴。

  除了表達乏力,語言文字使用不規範的問題也廣泛存在。今年年初,一部熱播古裝劇收到了「能氣死語文老師」的評價,文白夾雜的臺詞被挑出多處語病,比如「款待不周」「聽過一些耳聞」等,有網友評論說:「簡直頭皮發麻,想要拿紅筆批改的手快要按不住了。」

  2018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關於全面提升裁判文書質量切實防止低級錯誤反覆發生的緊急通知》,針對個別裁判文書存在低級錯誤等問題,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加強源頭治理,並落實相應司法責任。此前,「帶病」法律文書頻頻出現,例如某地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書,被網友爆料存在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語法錯誤等諸多問題竟達68處之多。

  「感覺自己語言不豐富、不得體有多種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受訪者在上學的時候,可能只是把語文當作應試工具,沒有下功夫多讀書多練筆,語文沒學好,導致語言素養水平不高。如果使用語言不規範,出現了錯字語病,甚至表達了完全相反的意思,這就違背了初衷,達不到預期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顧之川說。

  適時調整 不斷規範

  使用語言文字,該遵循哪些規範?200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指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據了解,語言規範包括字形規範、字音規範、標點符號規範、詞語使用規範、語法規範等,依據標準是國家關於語言文字的相關文件,如《漢語拼音方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漢字簡化方案》《簡化字總表》《標點符號用法》等。

  截至2016年,國家頒布實施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標準6類47種,語言文字信息化規範標準59種,針對語言文字或者包含語言文字相關規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近2200項。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直接查閱規範標準不太現實,工具書成了必不可少的助手。

  「《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的每次修訂,都會參照國家有關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的變化調整,並結合社會變化和學術進展,所以修訂永遠在路上。修訂周期太長,不能反映語言生活的發展變化;修訂周期太短,讀者會感覺無所適從,因此修訂周期會找一個平衡點。」 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中心主任餘桂林介紹。

  人民網輿論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華新說:「雖然今天語言學界很少提語言純潔性這一概念,漢語也在不斷增強現代性,但我們還是要為語言的健康和規範而努力。」祝華新建議,對於語言使用採取「分層管理」:小說、電影等文藝作品,特別是以網絡形態出現的文藝作品,可以適度寬鬆;主流媒體、教科書、政府公文必須規範,起到文化導向作用。

  2010年起,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開始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加強依法管理監督語言文字應用的力度,提高全社會語言文字規範意識和規範化水平。根據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2017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狀況,有關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強「微語言」傳播治理工作總體方案》,開展了全國100種報紙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監測、全國5A級景區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研、全國醫療系統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研、商標廣告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研,開展了出版物「質量管理2017」專項工作等,從各方面推進語言文字應用規範管理。

  學習經典 力戒盲從

  魯迅的《少年閏土》《阿長與山海經》、楊振寧的《鄧稼先》、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彭荊風的《驛路梨花》、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阿來的《一滴水經過麗江》……語文教材上的經典課文,給不同時代的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語文教材通過文質兼美的課文體現詞語、語法規範,培養學生的語感。」顧之川說,「現在倡導全民閱讀、構建書香中國,對提高大眾語言素養是一種非常好的導向。建設書香中國需要建設書香校園,讓中小學生從小通過閱讀開闊視野、豐富內心,提高語文運用的能力。」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6.9萬詞條,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大部分都很少用到。應該用好網絡平臺,增加表達豐富、優美、生動的優質內容供給,擴大讀者的選擇空間。」餘桂林說。

  「語言的優美在於其獨特的表達功能,在於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能否滿足表達需要、是否適應場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網絡流行語會鈍化我們的感受,濫用華麗的書面語同樣會讓表達蒼白空洞。因此,使用語言要力戒盲從,做到『修辭立其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建議。(許 晴) 

相關焦點

  • 語言使用存在不得體、不規範現象 今天該如何好好「說話」?
    核心閱讀  如何讓語言使用更規範、更得體?語言的優美在於其獨特的表達功能,在於能否滿足表達需要、是否適應場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網絡流行語會鈍化我們的感受,濫用華麗的書面語同樣會讓表達蒼白空洞。因此,使用語言要力戒盲從,做到「修辭立其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 語言使用存在不得體、不規範現象 今天如何好好「說話」
    如何讓語言使用更規範、更得體?語言的優美在於其獨特的表達功能,在於能否滿足表達需要、是否適應場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網絡流行語會鈍化我們的感受,濫用華麗的書面語同樣會讓表達蒼白空洞。因此,使用語言要力戒盲從,做到「修辭立其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 今天如何好好「說話」(解碼·語言規範)
    核心閱讀如何讓語言使用更規範、更得體?語言的優美在於其獨特的表達功能,在於能否滿足表達需要、是否適應場合和情境。一味使用網絡流行語會鈍化我們的感受,濫用華麗的書面語同樣會讓表達蒼白空洞。因此,使用語言要力戒盲從,做到「修辭立其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差異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 判決書有317處筆誤 湖南省高院回應:判決書23處錯
    針對《「20萬」畝地之爭湖南高院一判決書現317處筆誤》、《湖南高院一判決書現317處筆誤背後:新證據曝光最高檢受理抗訴申請》。湖南省高院回應,已於2015年11月10日以補正裁定的方式對該判決書中的23處(含重複出現的)錯誤予以糾正,同時啟動了問責程序,對承辦該案件的法官進行了嚴肅處理,並登門向當事人道歉。撇開相關案件的細枝末節,僅憑「一判決書現317處筆誤」這樣的字眼,就不難想像該判決書的公信力有多大。
  • 張嘴卻不能好好說話,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該怎麼辦?
    很長一段時間當中,有不少的家長在後臺詢問一個相同的問題:「老師,為什麼我們家孩子明明開口說話的挺早,但現在就不會說話了呢?」按照大眾的育兒經驗判斷,一個孩子早點說話肯定說明這個孩子以後能說會道,會有大出息。
  • 法院生效的判決書是否存在有效期 過期了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法院的判決書,是法院確定你的權利的法律文書,那麼他是否有有效期呢,這個相信很多人對此認識都比較模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判決書的有效期問題。首先要明確的是,法院的判決書已經生效,就產生永久有效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說法律效力是沒有有效期的,但是,大家別高興得太早,雖然說法律效力是永遠有效得,實現法律的權利確實有效期的,其實說白了就是想你買東西一樣,這個東西是永遠存在的,但是他的使用價值是有期限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判決書的實現法律的權利問題。
  • 如何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書
    關於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在國內如何申請承認的問題,本婚姻律師提醒大家應視作出判決的國家與我國是否訂立司法協助條約而定對與我國有司法協助條約的外國法院作出的涉外離婚判決,按條約的規定處理。對與我國沒有訂立司法協助條約的外國法院所作出的離婚判決,中國籍當事人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國公民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程序的問題的規定》親自或委託離婚律師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該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
  •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本該能好好說話,但為什麼現在不會說話?
    不少人對於口吃、大舌頭、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談論的時候那叫一個行雲流水,可一旦問題出現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難道是因為我們不夠熟悉語言問題,所以往往會在這些問題上面失去正確的判斷嗎?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還是在於我們沒有真正重視過語言的存在。於是語言發育遲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出現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 陳瑞華:不容許任意的專橫的武斷的判決書存在
    關於劉湧案件的討論,我和大多數的網友一樣,對案件的具體事實和情節並不了解,劉湧究竟該不該判死刑,甚至究竟該不該判有罪,都應當由國家的司法機關按照合法的公正的訴訟程序,來作出權威的判決。  當然,一個案件的判決產生以後,社會各界有權對它評頭論足,也有權對它予以批評。但是我們要知道,案件的辦案過程和辦案程序,是不是具備公平正義的標準?這是顯而易見的問題。
  • 黑龍江一商人莫名被「服刑」,當地法院回應:判決書是真的,事情正在處理中
    8月1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煙臺福山區人民法院就此事進行了解,該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徐陽的判決書是真實的,現在不便接受採訪,目前法院正在處理此事,事情有了進展會和記者聯繫。剛看到信息時,徐陽說他還以為是遇到了電信詐騙,但是一想到無緣無故就被凍結了錢,徐陽還是撥通了上面顯示的電話想一問究竟。 這不問不要緊,一問徐陽才知道自己攤上大事了。徐陽告訴記者,電話那端確實是福山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的工作人員,電話中對方告知他,「徐陽」2016年曾犯搶奪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8個月,並處罰金三萬元。
  • 法院判決書下來後多久強制執行?要回答此問題,得先回答兩個問題
    法院判決書下來後多久強制執行?要回答此問題,得先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看民事判決書何時生效,生效的判決書才能申請強制執行;二是法院不會主動強制執行生效民事判決書,生效民事判決書得要申請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1.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一審判決書生效的時間為當事人全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15天後,因為一審判決書賦予了當事人上訴的救濟途徑,只要是當事人對一審判決書不服,均可在收到判決書後
  • 別讓「愛的語言」變成「語言暴力」,父母要學會好好說話
    因為語言的分量格外沉重,如果沒有把握好分寸,就會一步步壓垮孩子。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比方說我的朋友莉莉,因為孩子把碗給打翻了就對她又罵又羞辱,怪孩子完全沒有腦子,說了幾次都不聽。對莉莉這樣的做法,我們共同認識的幼兒老師就嚴肅地表示:別讓"愛的語言"變成"語言暴力",父母要學會好好說話。
  • 如何張開嘴說話,關乎你事業發展的好壞,請精煉你的語言
    會說話的人能夠抓住重點、引人入勝,不會喋喋不休,讓人不耐煩或者讓人感到不舒服。那麼,該如何張開嘴說話呢?好的說話方式應該是大方、得體、語言豐富又幽默風趣!不論他人是不說他人非!當然速度也不宜太快或者太慢,快了讓人應接不暇接收不到信息!慢了又讓人不耐煩。另外在說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時候要恰到好處!不能誇大其詞,長期這樣的話必定會受到別人的輕視。認為你是個吹牛大王。
  • 張家慧案判決書披露:海南一法院庭長受賄五千美元,現已被雙開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獲取到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判決書披露,為了幫助張家慧丈夫的公司少繳納4600多萬元的增容費,曾任海口市秀英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的李會勤,收受張家人給予的5000美元和兩條煙,目前李會勤已被雙開。
  • 高法關於中國法院作出離婚判決書是否生效由誰證明問題的函
    【時效性】 有效  【頒布單位】 最高法院>  【頒布日期】 19871117  【實施日期】 19871117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 涉外民事案件  【文號】 (87)民他字第65號  【名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國法院作出的離婚判決書是否生效由誰證明問題的函  【題注】【章名】   函外交部領事司:你司(87)領四轉字第25號文收悉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還能不能好好說話?當然可以,但父母也要改變
    這世上最難過的事莫過於孩子站在父母面前卻不能好好說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也許有人會說這句話多簡單,不就是張嘴的事情。是挺簡單,但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來說,這個簡單無疑要加雙引號。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他們說不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是因為害羞,可對於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而言,他們就是單純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句話。
  • 都市話題劇破題出新,《好好說話》如何說透「溝通問題」?
    正在拍攝中的,由左城右隅、騰訊影業、嘉行傳媒、芒果娛樂、山東衛視傳媒、中青新影聯合出品,郝戎編劇,楊棟執導的《好好說話》代表劇集扳回一局:這部聚焦現實生活中溝通問題的都市話題劇,以「戲中戲」的方式將五花八門的溝通事例串聯起來,通過一檔名為《好好說話》的電視節目製作播出始末、涉及的形形色色的人呈現給觀眾。
  • 多地法院引用假法規判案 最高法:該法律依據不存在
    澎湃新聞在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最高人民法院曾在少數幾篇裁定書中明確提出上述法律依據不存在,如(2018)最高法民申5608號民事裁定書:「……其作為法律依據所援引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問題的處理意見》第2條,本院沒有出臺過該處理意見,其所援引的法律依據不存在。」
  • 法院的判決書是公平正義的象徵嗎?
    法院的判決書是公平正義的象徵嗎?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判決書的定義。民事判決書民事判決書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組織法庭質證、辯論,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根據明確的法律條文和雙方提供的證據下達的法律文書。判決書認定的權利義務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必須有證據支持。判決書是法院調查事實的基礎上,依據法律作出的判決,不會允許擔保出現在判決書上。判決書可以上訴。
  • 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一生的遊戲規則》中說:「語言的力量影響巨大,絕非僅僅是說話的問題,人們太忽視語言的力量了。」有些人,開口的那一刻,就贏了;有些人,開口的那一刻,就輸了。因為,一個人的嘴,就是他的風水。有些人,喜歡以「耿直」來標榜自己,殊不知出口句句傷人。前段時間,小S在綜藝《小姐姐的花店》裡被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