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這個人物也算是儒林外史裡面為數不多的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不消說的是,初中的語文教材裡面,是有隻有一則選課的。但是以前從來沒有完整地看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上一回說到這周進啊,在貢院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可是把大家難住了,後來想著既然考不中,為何不尋個貢監試試,當即那些客人就七拼八湊的夠了進門費。周進也不哭鬧了,有了銀子,心裡自是高興,所以這文章寫得也是花團錦簇,等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又考了鄉試,中了進士,殿在三甲,升了御史,到廣東去做一回學道。
等到了廣東,心裡想著一定要好好看過文章,不要屈了真人才,那才算是罪過了。在考場翻點名冊的時候點到了範進,周進詢問了他的年齡,以及考了多少年了,範進都作答了,想著前面考了二十餘年了還不中,這寫的文章到底是何水平,周進細細看來。看第一遍的時候就丟去一邊,這裡面寫的都是些什麼話,又看天色還早,還沒有其他人交卷,又只得拿起範進的卷子再看一遍,這第二遍就看出了些名堂了,覺得有些意思。等到其他的卷子看完之後,第三此取過範進的卷子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後不覺嘆息,可真是字字珠璣,連看三遍才能解,可見以前的學道是又多糊塗啊,誤了人家啊二十多年,隨即給了範進批註第一名。
現在讀來才知道範進倒是真有大才,不過是被誤了這麼些年啊,後面的結局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等他親眼看見自己中了之後已經是行跡瘋魔,等他嶽丈一巴掌才把他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