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閱讀,現在應該是家長比較著急的事,這2年來遇到,家長諮詢我最多的問題也是關於閱讀。
1、大部分家長在跟我諮詢語文學習的時候,經常會說到的幾個現象:我孩子平時就是不喜歡閱讀,平時都不讀書,老師有什麼辦法,可以在課堂上給孩子布置閱讀的書籍,現在孩子就喜歡聽老師的話。
另外一個現象:老師,我孩子平時看很多漫畫書,還有一些玄幻小說,就是不喜歡讀經典作品,該怎麼辦呢?
還有一個現象:老師孩子基本每天都能讀1本書,但是每當寫作和閱讀理解時,就不會,丟分很多,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從這幾個現狀談起呢?主要是具有普遍性,另外是從幼兒親子閱讀開始,到小學階段,孩子勢必要自己掌握閱讀的方法且自行主動的閱讀,但是為什麼有很多孩子做不到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如果從小給孩子講故事為主,起初這種方式很好,即可親子閱讀也可以幫助孩子增進知識,但是孩子對閱讀就有了依懶性,以為閱讀的世界裡,就是父母給自己讀。
2、很多家長也會選擇聽書,這種或許是閱讀最便捷的方式,但是,在我看來確實二手資料,因為原文到底怎麼寫,我們根本不知道,而獲取的是,講述人自己的理解,那麼每個人的生活和成長經歷不一樣,對同樣一句話肯定理解會不一樣,因此如果聽說過多也會讓孩子興趣和系統思維不夠強。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
1、年齡小的時候,讓孩子跟著父母讀,親子閱讀,但是要設置一些思維性問題,讓孩子思維擴展起來,讓孩子思考起來。
2、選書很重要,剛開始閱讀時,孩子的書籍都是家長幫助選擇的,那麼到底選哪方面的書呢?我覺得可以面廣一下,例如:歷史、文學、科技等,這樣不僅擴展知識面,還能看孩子對那個領域感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精深學習該領域知識。
3、讀書要動筆,從小就要培養孩子這一習慣,讀的過程要記錄,要評註,要表達,要摘抄等。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留言評論,同時關注小謝大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