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很多同學有這樣的疑惑,我讀了很多書,怎麼就是沒有多大的收穫呢?這是什原因呢?其實,這是我們堵的方式不對造成的,因為我們並沒有把所讀書籍變為我們自己的知識,所以,雖然讀了很多書,並不能恰如其分的運用。
但是,也有很多同學喜歡在閱讀的時候寫讀書筆記,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我們獲取書中的精華,為我所用是很有好處的,那麼寫讀書筆記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能夠對所讀書本內容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二,能夠對所讀內容形成條理性,從而訓練自己思想的周密條理,提高個人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讀書的有效性;
第四,有助於培養認真、紮實的讀書習慣,同時有助於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那麼,我們讀書的時候,怎樣撰寫讀書筆記呢?
大家知道,讀書筆記的撰寫方式多種多樣。一般的讀書筆記大都根據所讀書籍的內容而定。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適合中小學生運用的讀書筆記的形式和寫法:
1、寫所讀書籍的內容提要,有利於對所讀書籍內容的總體把握。
一般適用於學到較為艱深的書文。寫一遍詳細的內容提要, 其效果要遠遠超出把這本書重讀一遍, 而且對於加深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作用。寫這種形式的讀書筆記,既要總領所讀書文的主要內容,又要分列出各方面或各部分的內容,對於某些重點部分可以一字不差地進行抄錄。
2、寫自己閒讀的體會,這種寫法有利於提高思想境界
理論性的書神成文藝作品, 般道宜這種形式。這時,就可以寫成鎮內容寬的文明。也可口舊成感師的能史四團體含可以就書文的全箱來對,也可以截取其中的部分內容來寫。 但是最好不要大段大規地徵引而應著眼於結合書文的內容,聯繫自己的思想、學習、活動和周圍的實際來寫體會。
3、綜合敘述式的讀書筆記,有利發表自己的見解
讀了幾本涉及同一問題的書文,一般宜採用這種形式。 對於這不同的幾本(臨)書文,作者們的見期可能會有些不同,甚至針鋒相對,成者是見解雖然龍不多,但談問題的角度卻不一樣,引用的材料也不同。
在寫綜合敘述的時候,要抓住重點,把幾本(篇)中見解相同的放在起敘述。或者也可以就其中本(篇)為主要敘述對象,通過與其他本(篇)所談問題的不同角度、不同材料進行對比。對於見解不同的,可以將分歧的地方敘述出來,或者對比列出各人的見解。對於綜述見解不同的書文,最好寫出自己的看法。
4、摘錄所讀書籍的經典內容,有利於知識積累
對於科技書文中關鍵性的內容、文藝作品中精彩的描繪或者發人深省的警可、理論著作中精闢的論述等,可以在讀書筆記中摘錄下來。摘錄要少而精。也可在摘錄之後寫一點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5、補充所讀書籍的某些內容,使之更加完善
讀了某些書文,如果覺得內容不完備,就可以在讀書筆記中予以補充,使原來的內容臻於充實。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補充的時候,必須圍繞書文中所論述的內容來闡述、引申、發揮,不要跑題。補充時,宜先概述原文內容,指出其缺陷, 再寫自己的補充。
6、對於書籍中所出現的錯誤進行挑錯,提升自己的讀書能力
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不正確的觀點,那麼就可以在讀書筆記中指出其錯誤,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錯誤,要觀點鮮明、擊中要害,做到以理服人。
7、質疑錄,對所讀書籍的觀點進行質疑
如果在閱讀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在讀書筆記中記下來,以備日後向別人質疑;弄明白了,再把答案寫上去。
8、寫評註,較高層次的讀書方式
在書上畫出重要句段,在書上寫評註。畫重要句段,寫評註,都要少而精。畫句段要突出重點,寫評註要簡明扼要,三言兩語即可。
總之,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對我們讀書有所獲得的要求。
(作者:楊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