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後一個私塾消失 嶽陽五峰私塾昨日封館 - 網易教育頻道

2020-12-16 網易教育


湖南最後一個私塾消失 嶽陽五峰私塾昨日封館
2004年01月01日17:15:03 新華網 

  昨日,嶽陽市平江縣五峰私塾封館,這是我省、可能是我國最後一個私塾封館。

  前日下午,私塾老先生朱執中給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並宣布「封館棄教」。朱執中今年83歲,掐指算來,除開曾被迫離開塾師崗位從事勞動生產一段時間外,他至今已教了42年古書。
  
  據有關部門考證,平江縣部分偏遠地區的私塾是中國最後一批私塾。但近年來,隨著從事私塾教學的老先生的去世,在當地辦私塾的只剩下朱執中一人。該縣教育局一位副局長說,「朱執中封館了,中國最後一個私塾也就消失了。」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給好友
我要發表評論】  【】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最近一小時熱門文章
  頻道精選


相關焦點

  • 具2500年歷史的中國私塾教育終結 湖南私塾封館
    湖南最後一個私塾———嶽陽市平江縣五峰私塾近日正式「封館」,私塾老先生朱執中給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後,宣布「封館棄教」。     據有關部門考證,平江縣部分偏遠地區的私塾是中國最後一批私塾。但近年來,隨著從事私塾教學的老先生的去世,在當地辦私塾的只剩下朱執中一人。
  • 湖南岳陽出現多家鄉村私塾 再掀私塾存廢之爭
    近年來,全國各地悄然興起「私塾」辦學熱,隨著上海的「孟母堂」和成都的全日制私塾被相繼叫停,各地想辦私塾的國學愛好者不得不望而卻步。   在湖南岳陽縣張谷英村,有一家私塾卻仍舊書聲朗朗,報名就讀者絡繹不絕。
  • 湖南最後一個私塾正式封館 83歲老先生宣布棄教
    新華網長沙1月4日電 湖南最後一個私塾——嶽陽市平江縣五峰私塾近日正式「封館」,私塾老先生朱執中給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後,宣布「封館棄教」。  「朱執中封館了,湖南最後一個私塾也就消失了。」一些群眾感嘆說。  據有關部門考證,平江縣部分偏遠地區的私塾是中國最後一批私塾。
  •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  瀟湘晨報訊 39歲的教育工作者張志勇背著行囊,帶著年僅6歲的兒子從繁華的上海來到嶽陽平江的鄉下。他懷揣著一個夢想,要將延續了2500年的中國私塾教育的精華揉合到現代教育中去,不讓它因為五峰私塾朱執中老先生的封館棄教而走下歷史舞臺。
  • 湖南平江仍有私塾教古書 - 網易教育頻道
    湖南平江仍有私塾  在現代人心中,私塾已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字眼兒了。一提起私塾,人們馬上會聯想到懵懂的小孩、老氣的先生,還有「啪啪」打手板的聲音。  去年朱先生還接了一個大學生。據了解,這名大學生在北京某學院讀書,去年利用暑假在私塾裡讀了一個月,專跟朱老先生學寫文言文。  為什麼受了正規教育的孩子依然要上私塾呢?  五角村農民朱會華給記者講了一個在當地流傳很廣的真實故事:鄰村有戶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
  • 湖南平江鄉鎮私塾仍然存在
    老先生頭頂的門簷上,有兩塊一新一舊的鐵牌,上面分別寫著「南江鎮五角村274號」和「五好家庭」———這便是平江縣南江鎮遠近聞名的私塾。而像這樣的私塾,在平江縣偏僻的鄉鎮都還有不少。而私塾本身,又被冠於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名字———蒙館。  南江鎮羅洞小學語文教師龍友初告訴記者:「現在平江縣的蒙館數量已經不多了,而且還在減少,可要是在十多年前,這樣的蒙館幾乎四鄉都可以看到。」
  • 湖南平江:鄉村私塾為何還能存在
    這是消失已久的私塾嗎?  似乎早已消失的私塾,在湖南省平江縣還一直存在。  平江縣天嶽開發區副主任謝淼泉告訴記者:「十多年前最盛,四鄉幾乎到處都有,我老家鍾洞就有不少,但近年來少了。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教老書的多。」  當地稱私塾叫「教老書的」,又叫「蒙館」,其教學的主要內容有:學古文、習書法、做詩文。
  • 當代私塾的合法性與政府監管研究
    ①這種讀經運動直指正規學校教育的弊端,甚至試圖完全顛覆學校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學校之外,一些家長開始嘗試讓孩子在課餘時間讀經;一些家長將孩子從學校接回家中,進行全天候的讀經教育;還有一些熱心讀經教育的人士開辦私塾對外招生,這些私塾和老私塾具有教學內容和形式上的相似性。
  • 2016金翼獎參選單位:I2國際私塾兒童教育
    i2國際私塾所屬北美教育文化集團(NAEG)成立於1983年,致力於國際優等生文化交流項目。該項目旨在推廣不同國家及地區中學及大學優秀學員間的國際文化交流。每年數千名學員受益於此項目。    2003年NAEG進駐中國,成立艾爾教育集團,下設互惠家庭、對外漢語、海外遊學、國際交換生、洋家教等項目。    2006年,依託NAEG及艾爾教育集團的外籍專家團隊,採用北美傳統的F-A-M-I-L-Y教育理念,艾爾教育集團旗下教育品牌i2國際私塾正式成立。    i2國際私塾著眼於全球,與國際頂尖的戰略夥伴合作,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同樣水準、不同方案的個性化終身定製學習課程。
  • 500年前私塾重現張谷英 闡釋古鎮晴耕雨讀文化
    湖南在線12月5日訊(通訊員 李小雄)一走入在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500年古鎮張谷英村,在潺潺的流水和偶爾的雞鳴、狗吠間,依稀傳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琅琅讀書聲,村民告訴記者,這是張谷英村所特有的「私塾」傳出來的讀書聲。古村莊、私塾與《三字經》的讀習,讓人不禁懷疑,是幻覺還是真的回到了500年前?
  • 現代「私塾」:體制外的教育
    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長的追捧時,反對之聲也不絕於耳。現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時,也存在先天不足。,研發綜合素質能力課程,配合學生的學業課程、藝術課程進行大三位一體組合式教學,讓學生在學業、藝術、能力三方面得到綜合的提升;    複合型人才培養多元化,學習成績的高低並不能體現一個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藝術修為的深淺也並不能代表一個學生社會屬性的比重,這兩者都缺少了關鍵的一環,就是能力教育,學會學習,學會社會生活
  • 重慶老闆不滿應試教育 送兒私塾讀四書五經(圖)
    (資料圖片)    昨日,石橋鋪華宇名都城辦公室,重慶某影視公司老闆楊先生看著照片,為遠在山東的兒子擔起心來。「我突然覺得,一個幾歲的孩子,本該放開天性,怎麼每天被家庭作業所累?」於是,第二天,他便給兒子請了假,從此,兒子再沒有跨進原來的學校。  請假,只是他的緩兵之計。之後,他跟妻子提起要讓兒子退學,送去私塾讀經,妻子當即反對。楊先生不斷給妻子講解讀經教育的好處,最後妻子終於接受了這個想法。
  • 讓孩子上私塾靠譜嗎?
    成都出現了一家全日制的私塾,這種家庭式的教育模式正挑戰著傳統的教育體制。成都市教育局表示,此私塾違反了義務教育法,涉嫌違規辦學。但叫停聲卻在家長中引發巨大的爭議,家長真的了解私塾嗎?私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後,私塾逐漸消失。私塾有多種:有教師自己辦的教館、學館、村小,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還有屬於用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
  • 應試教育PK私塾讀經,你會選擇站在哪一邊?
    昨日,石橋鋪華宇名都城辦公室,重慶某影視公司老闆楊先生看著照片,為遠在山東的兒子擔起心來。  9月底,楊先生給9歲的兒子辦了退學手續,然後送他到外地私塾去讀四書五經。  不願兒子為學所累  家住沙區小龍坎華宇龍泉大廈,據他介紹,兒子原在在沙區某私立小學讀三年級。
  • 現代學校教育為什麼比不上以前的私塾教育了?
    民國正式以國家形式將學校教育定為基礎教育,分初小三年,高小四年,初中、高中各三年,高等學府三至四年,醫學生專科三年,醫本五至九年。私塾逐漸改為學校。中國人的素質得以快迅提高。新中國成立後教育在形式上基本以新式學校方式保持了民國的基本體制,並以九年義務教育法(法律)推廣小學到初中階段的基礎教育。但不幸的是文革十年,摧殘了教師,教育斷層。
  • 古代教育機構私塾,培養人才的搖籃
    私學的興起,衝破了這一束縛,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師合一的舊教育體制,使教育成為一種獨立的活動,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得到新的發展。做為民間私自辦學的產物——私塾,也漸漸興起。私塾曾培養出王國維、郭沫若、毛澤東那樣的文化大家,也培養過曾國藩、蘇軾等社會精英。隨著近幾年國學熱的興起,私塾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蒙學教材和教育宗旨為大眾津津樂道。
  • 怎樣的私塾教育更能適應時代的教育需求和發展?
    我們今天討論私塾教育如何能適應時代教育的需求,那我們就必須要對上面的三個問題作出正面的回應,並且重新思考、澄清我們家長為孩子選擇私塾的教育目的。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確一個基本定義——私塾,是一種教育形式而不是教學內容,即是一個相對更個性化的教育形式。
  • 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中新社成都1月6日電 題:中國現代私塾:遊走在「體制」外的另類教育  作者 殷櫻  「媽媽,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論語課,我在圖畫課上還畫了一隻蝸牛。」9歲的蛋蛋(化名)放學後,跟媽媽分享起學校裡的經歷。  蛋蛋在位於成都溫江一個偏離市區的現代私塾上學。
  • 「私塾家」:通過社區尋找教育市場「藍海」
    與此同時,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也將繼好未來(學而思)創始人張邦鑫之後,正式出任私塾家董事,國內職業教育領軍品牌中公創始人李永新將繼續出任私塾家戰略顧問。據了解,私塾家正在探索一套社區化教育共享模式,即「家庭圖書館+家庭學校+享學匯優選」。其中,家庭圖書館採取加盟模式。
  • 「現代私塾」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對於接受「私塾」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教育部在日前發布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表示「高度關注」。教育部強調,對於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