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攜手臺北醫學大學啟動數位微型特展《故宮X北醫藝起玩》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2月2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臺北醫學大學攜手合作,即日起至25日於臺北醫學大學杏春樓1樓展出「故宮X北醫藝起玩」數字微型系列特展,喜迎師生利用課間的空檔時段,「藝」起到杏春樓一樓體驗、玩賞一系列臺北故宮文物。

臺北醫學大學在校園內舉辦數位微型特展,把文物變有趣了。(臺北醫學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北醫學大學表示,本次展覽內容包括「VR數字教學、AR數字影音展示、雲端學習體驗、遊戲式教學體驗」等主題展區,運用AR與VR進入神遊幻境、自序心境、仙萼長春、水沙連古道、南懷仁坤輿世界等數字文物情境中;近距離解析犧尊、祖乙尊等青銅器的結構與紋理;動手玩一系列文物化身的遊戲式教材,讓學習文物充滿樂趣。

臺北醫學大學提到,這次數字微型系列特展預計於全臺多所大專院校巡迴,校方為這次全臺灣30所大專院校巡迴展的首站。北醫大校長林建煌在開幕儀式中強調:運用VR、AR等數位技術創意教學,鼓勵學生多元自主學習,培養AI時代的跨領域創新人才,一直是北醫大近年來極力推動的重點,藉由這次的展覽,希望帶給校內師生更豐富、多元的視野,在遊戲及實作中體驗學習,激發更多想像力與創意,也讓人文藝術的氛圍更加融入校園生活當中。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運用AR技術體驗,近距離觀察臺辦故宮文物等青銅器的結構與紋理。(臺北醫學大學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北醫學大學2018年4月與臺北故宮籤訂合作備忘錄後,不但已經有《北醫人到故宮》、《行動博物館》兩門實地教學課程,所培育的學生也開始在校內教職員、學生等臺北故宮參訪團中擔任導覽員,成為校園的文化種子。

臺北醫學大學提到,今年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也獲得臺北故宮計劃補助,結合臺北故宮的博物館資源與臺北醫學大學的醫療專業,經由課程與工作坊訓練,帶領學生一起構思規劃,將文物藝術的元素融入到小區醫療照護教案中,目前已經試辦了大安展齡中心的高齡者照護課程,也舉辦了高齡者的臺北故宮參訪團,人文藝術中心的教師更帶著學生南下嘉義,為嘉義市衛生局西所的高齡者舉辦臺北故宮南院參訪團,展現出臺北醫學大學重視人文素養、深耕人文教育、強調人文實踐與社會責任的決心,並期待與臺北故宮持續攜手,發展出具有在地特色的小區醫療照護模式。

相關焦點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臺北故宮北院,來禽圖特展展場內臺北故宮北院「亞洲探險記特展展場」,汪正翔攝澎湃新聞了解到,新春喜慶二月,臺北故宮北部院區有花果禽鳥和鳴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見證東西文化交流經絡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及第二展覽區的重量級印象畫派特展「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
  • 南宋藝術文化特展 臺北故宮十月亮相
    臺北故宮博物院繼去年「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後,兩岸博物館即將再度展開大規模文化交流合作,浙江省長呂祖善今天在結束訪臺行程之前,特別前往臺北故宮參觀,並且敲定今年10月份在臺北故宮推出「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展出三百餘件珍貴文物,全方位呈現南宋在藝術與文化上的創新作為與成就。
  • 「皇帝的多寶格」特展 臺北故宮南院祭出619件精巧珍玩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工商」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故宮南院於25日盛大推出「皇帝的多寶格」特展,一次展出619件多寶格珍玩,飽覽清皇帝最愛的古玩奇珍,帶領觀眾體驗皇帝專屬多寶格的機妙與賞玩樂趣,處處精彩、充滿趣味。
  • 全球好展|今夏,去臺北故宮動物園特展看「萌寵」
    臺北「故宮動物園」特展中的萌寵們不過更讓人高興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為小朋友們舉辦的「故宮動物園」特展現已開幕,將展至2019年9月25日,還推出了一個「故宮召喚師」遊戲。展出院藏動物主題繪畫30多件,年代從宋代至民國,多為歷代宮廷畫家工筆畫作,包括宋徽宗《寫生卷》、李迪《狸奴小影》、蘇漢臣《開泰圖》、錢選《文殊洗象圖》、劉松年《海珍圖》、郎世寧《畫交阯果然》、金廷標《仿陳書畫冊眠犬眠犬》、更有聶璜妙趣橫生的《海錯圖》等。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將動物圖片與古畫並置展出,讓小朋友馬上就能分出圖畫和真實動物的差別,我們不妨用逛動物園的姿勢去臺北故宮看展覽吧。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由於臺北故宮本院展廳高度只有3米多,無法展出包裹《龍藏經》經書的經被,而南院展廳最高處達7米,內裡有精美七蟠龍紋飾的經被,由此得以在南院首次面世。 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其中常設展包括「亞洲佛教藝術」、「亞洲茶文化」、「嘉義發展史」等五大主題。在「院藏明代青花瓷特展」中,臺北故宮館藏的青花瓷珍品將首次大規模展出。
  • 臺北故宮推「親子」數字展 營造人文科技新樂趣
    臺北故宮推「親子」數字展 營造人文科技新樂趣 2014年08月04日 11:23: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兩岸故宮在臺北聯手舉辦「十全乾隆」藝術特展
    人民網臺北10月8日電 (記者吳亞明、任成琦)「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今天上午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展出的200件文物,有45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繼康熙、雍正文物大展之後,兩岸故宮的又一次聯手合作。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小南國攜手臺北故宮晶華 在上海虹梅路店推出「國寶展」
    近日,上海迎來一場難以拒絕的饕餮雅集, 小南國(集團)首次攜手臺北故宮晶華,在開春之時展開兩岸美食交流「對話」。繼2015年3月中,小南國(集團)將招牌海派味道引去臺北餐桌之後,時隔一月,臺北故宮晶華的廚師回訪上海,於4月22日起,為上海食客帶來其久負盛名的故宮晶華珍寶宴。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關門了?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臺北故宮博物院
    】60萬件   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祭侄文稿》回到臺北故宮,休息3年才能再展
    在嚴密戒護下,臺北故宮出借給東京博物館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等4件唐代名跡返回臺北,未來將在文物庫房休息3年以上,才會再對外展出。
  • 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新華網臺北2月2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5日向媒體透露,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新的一年將獻上諸多精彩展覽,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獻禮。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都說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雖然比起北京故宮還是稍微遜色一點,但是名聲卻比大陸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更為流傳廣泛、深遠。這個和其中保存的國寶有分不開的必然聯繫,當然也和他本身的建造歷程有很大的聯繫。臺北故宮的建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
  • 他們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26日,臺灣「文化部」在「立法院」教委會針對「如何推動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美術館、表演藝術館舍及各文化館舍之數位策展、線上藝文、數位行銷與服務」進行專題報告,多位「立委」針對臺北故宮與「文化部」合併一事質詢。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
  • 臺北故宮藏巨幅書畫換展了!
    四月初,臺北故宮的202展廳又換了一批巨幅書畫。如果單以畫的大小來論,與北京故宮相比,臺北故宮「石渠」書畫特多大軸中堂。這是因為目前大陸的遺存,絕大多數是被末代皇帝溥儀盜出宮去的,大都為手卷、冊頁等易攜帶者。雖說臺北故宮的書畫收藏,幾乎囊括了唐五代北宋的傳世名作,但因為展館的原因,這批藏品裡的巨幅書畫展示曾一度受到阻礙。
  •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說臺灣)
    「南院」的常設展是「嘉義發展史」「亞洲佛教藝術之美」「亞洲茶文化展」「亞洲織品展」「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特展有過「南亞服飾特展」「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高麗青瓷特展」「越南文化月展」和正在舉辦的「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
  • 臺北故宮免費開放七萬多國寶大圖下載,細節清晰如觸
    」中則暫歸類整理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明四大家特展:唐寅」等4場展覽的資料。郭熙《早春圖》對於普通觀眾和書畫愛好者而言,即使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現場也不可能看全的限展展品,卻可以通過網絡一睹芳容。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示,這是首次免費釋出典藏文物的圖像供商業使用,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以來的最大創舉。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會員之外無特權
    臺北故宮會員制度另一特點,是將個人收藏品捐贈博物館之回饋也納入會員制度中,其藏品捐贈如經臺北故宮接受入藏,且同意博物館享有研究、展出、出版權及其衍生品之著作權,可依藏品價值享有「尚雅故宮之友」或「榮譽故宮之友」同等級會員權益,只是捐贈藏品價值如何判定,其官方網站所載相關文件規定中均未有相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