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叉燒的時候還是在廣州旅遊,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作為廣東傳統名菜,以及廣式燒臘中的經典,叉燒已經是廣東人成長的中的必備美味。
叉燒最早叫「插燒」,是將豬裡脊肉加插在烤全豬腹內燒烤而成。但這「插燒」只能插幾條肉,人們便將多條裡脊肉串起來叉著燒,「插燒」也就變成了「叉燒」。
後來,叉燒又出現了很多新吃法,如叉燒包、叉燒面、叉燒酥等。
看周星馳的電影《食神》時,被一道「黯然銷魂飯」饞了很多年,其實那就是一碗叉燒飯。
現在叉燒分為「肥叉」和「瘦叉」。肥叉,一定要選豬梅肉;瘦叉,豬頸肉最佳。
今天就教大家做一道令人垂涎的蜜汁叉燒肉。
食材:
梅肉、叉燒醬、小蔥、 薑片、菜心、蜂蜜、黃酒、蠔油
步驟:
1.梅肉洗淨,用廚房紙巾擦乾放入碗中,倒入黃酒、蠔油、叉燒醬、蔥段、薑片,用手抓勻,蓋保鮮膜放冰箱冷藏醃製24小時;
2.平底鍋燒熱,無需倒油放梅肉煎至表面微黃。取出,雙面刷蜂蜜;
3.烤箱預熱至180°C,梅肉平鋪在烤架上烘烤20分鐘,中途刷醃製梅肉的醬汁翻面一次;
4.菜心煮熟,放在旁邊搭配。烤肉取出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