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陸遜的家族和江東的舊主孫策是世仇,但是後續陸遜卻成為了孫策的女婿,成為了周瑜,呂蒙之後,孫吳的另一位主帥,他在主帥的時候備受吳主孫權的信任,後來當丞相的時候,卻被孫權活活逼死,他的兒子成為了東吳保家衛國的主帥,孫子成為了西晉王朝時期的一代文人,三代人都是時代中的英雄豪傑。
那麼為什麼孫權要逼死陸遜呢?下面筆者將結合歷史闡述分析這個問題。第一,陸遜初露鋒芒,展風採!成為比肩周瑜,呂蒙的孫吳軍政界的宰輔之臣。陸遜因為曾祖父陸康與江東舊主孫策雙方曾有過對陣,這就使得陸家與孫家有世仇的關係,因此,陸遜不願意為東吳孫家而戰,這個時候,東吳的新主孫權向陸遜伸出了橄欖枝,並且對於先前的事情,表示了歉意,還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緩和了雙方的關係,陸遜感受到了孫權的誠意,開始為孫權效力,就這樣世仇成為了親人。
陸遜剛一進入到孫吳的軍政界,就開始展現自己的用兵天賦,他先是助攻呂蒙,攻殺關羽佔領荊州,完成了周瑜的夙願。
並在後續的夷陵之戰上,擊敗了蜀漢的主力,對蜀漢後主劉備給予了沉重的打擊,使得孫吳的西面的威脅從此消失,孫權就趁勢建國稱王,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後續,陸遜在石亭之戰上,擊敗了曹魏的大將曹休,瓦解了中國北方的威脅,使得東吳朝堂更加穩固,而我們縱觀東吳的文臣武將中,沒有一人能夠達到陸遜的高度!
第二,陸遜出任丞相,遭受到孫權的高壓逼迫,悲憤而死!陸遜與孫權之間君臣關係出現裂痕是從遼東事件開始的,陸遜作為首席重臣,多次勸解吳主孫權不可與遼東的公孫淵走得太近,以免被利用,但是孫權並不聽,依然我行我素,導致後續出現了政務被動事件,這讓孫權作為君主臉面掛不住。
這件遼東事件,給孫權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創傷,使得他顏面掃地,失去了尊嚴,為了挽回尊嚴和臉面,他採取了非常極端的方式,搞特務政治,開始監視,壓制東吳的臣子們,而作為首席重臣的陸遜,則成為了首個被開刀的對象,吳主孫權經常找一些莫須有的報告,對陸遜進行責備追問,弄得陸遜非常被動,而孫權對於這樣的行為,卻是非常樂此不疲的。
而陸遜的政治上遭受的打擊並沒有停止,反而是變本加厲!陸遜後來介入到了二宮構真,並且參與到了東吳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的皇位之戰裡,這使得孫權高度警覺了起來,他認為陸遜拉幫結派,有所圖謀,孫權認為這件事情已經上升到了君臣之間的權力之爭。
他就開始向陸遜發難,給予嚴厲的打擊和制約,孫權不斷從內宮中派出特使,用種種莫須有的問題,嚴厲責備追問陸遜,使得體弱多病的陸遜,無法承受極度的憤怒怨屈,因而鬱鬱而終,而這還沒有結束,孫權還命令特使清理陸遜的家產,搜查證據,結果是一無所獲,這使得陸遜屬於一個含冤而死。
而陸遜的含冤而死,給東吳後續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這是孫吳建國之後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先前的孫吳處於一個上升的態勢,但是出了陸遜喊冤而死的事件之後,孫吳的政局急轉直下,東吳的朝堂之上,開始出現皇帝殺臣子,臣子廢除君王,大臣混戰,這是一場為了權力的廝殺,這些廝殺使得東吳漸漸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