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季過了一大半,孩子們上學也一個月了,之前每次上學都會哭鬧不止的他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自己跟小夥伴去學校了。每天早餐還沒吃完就迫不及待想要去學校,放學去接的時候還不是特別情願回來,當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但是還有一部分孩子雖然已經上學一個月了,但是還是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尤其是剛上幼稚園的孩子。初入幼稚園,不適應的孩子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們都了解嗎?
第一,睡不好,幾乎每天都做噩夢
一般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周末雙休,節假日照常放假。如果爸爸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放假的時候特別開心,晚上睡覺也特別安穩,不會做噩夢,也不會半夜驚醒,而在學校上課回來,幾乎每天都做噩夢,還講夢話,基本都是跟學校有關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孩子對現在的學校不適應,對他來說,每天去學校就像做噩夢一樣可怕,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及時給孩子疏導情緒,要了解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第二,開始叛逆
在每天放學以後,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得特別易怒暴躁,你越是想要他做的事他就越不去做,而你不希望他做的事,他就偏要做。這種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是比較壓抑的,所以回家以後,才會用這種方式跟父母宣洩抗議,一般情況下,在老師的教育下,還有同學的相互影響下,孩子都會變得特別禮貌,每天也都特別開心,但是如果恰恰相反的話,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了。
第三,不願意跟爸媽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
大多數孩子都是一直說個不停的,尤其是發現了什麼新鮮好玩的事情,對於孩子,剛開始去學校就是比較新鮮好玩的事,回家以後會特別有興致跟爸爸媽媽分享他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他又交了哪些新朋友,上課的時候老師說了些什麼,今天又跟同學們玩了哪些遊戲,但是,如果孩子不主動跟爸媽說,當你問的時候他也不願意說,甚至還有點煩躁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了,這說明孩子在學校很不開心,所以他才沒有什麼東西覺得值得跟爸爸媽媽分享。
孩子的情緒是敏感脆弱的,但是你仔細觀察又是可以很容易發現的,孩子是一個家的未來,所以作為父母,希望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及時疏導溝通,讓孩子學得開心,生活也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