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食材,就因為做法工藝的不同,最後做出來的美食味道也不盡相同,但卻是美味至極,同時也體現了地方特色,下面這三道河北美食就是如此!
一、金鳳扒雞
「金鳳」扒雞繼承了我國扒雞和滷煮雞的傳統工藝,採用現代工藝與百年秘制配方相結合,產品外型完整美觀,色澤金黃透紅,肉質鬆軟香嫩,味道純正,香氣撲鼻,品質獨特,產品享譽國內市場。
金鳳扒雞選料精良、製作程序嚴格規範。蛋雞通過衝洗、整理、別致造型等多道工序後入鍋,炸至金黃色,利用陳年老湯佐以十八味名貴中草藥燜煮十幾個小時以上,真空包裝而成。
「金鳳」扒雞曾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中華老字號」、「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馳名商標」、「河北特色旅遊名吃」、「石家莊遊禮20強」、「石家莊商業優秀原創品牌」等榮譽。
二、平山「油鬼」
「油鬼」是平山最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是一種油炸食品,色澤金黃,吃起來清脆噴香回味無窮。
「 油鬼」,看起來與油條相似,但其中間作折身狀,似一跪著的小人。炸油鬼製作首先是「兌花」,接下來和面、餳面,第三步「墩條」和餳面,第四步「包條」,第五步「做條」和「擰花」,將包好的「條」擰成螺紋狀。第六步下油鍋炸。期間需用長筷子將油鬼從摺疊處撐開。待炸到色澤金黃、蓬鬆飽滿時,即可出鍋。
明清時期,平山老北街的炸「油鬼」曾作為貢品送往京城。每逢大典和重大祭祀活動,知縣都要親自坐上馬車送往皇宮,天黑啟程,早五更趕到,要讓皇上吃到香甜酥脆的「油鬼」。
平山縣「油鬼」製作技藝,已列入石家莊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正定八大碗
八大碗是正定特色名吃,具有濃鬱北方特色,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傳,常山趙子龍打了勝仗時,常用四大碗肉菜和一些素菜犒勞將士。將士們退役返鄉後將菜餚的做法帶回老家正定,並且不斷改進。這種四碗肉菜和四碗素菜的形式在唐代時被定型為「八大碗」,並廣泛流行。
正定八大碗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四碗肉分別精選前膀肉、中肋肉、後臀肉、肘子肉,這四碗肉用的肉料不同,每一碗肉都有名字分別為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選料為蘿蔔、海帶、粉條、豆腐為主。
正定八大碗的特點是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與饅頭、大米飯相搭配,吃起來滿口留香,咽下去回味無窮。2007年「宋記八大碗」入選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