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我最美 楊小馬:自力更生摘「窮帽」

2020-12-22 騰訊網

詳細內容

在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41歲的村民楊小馬面對個人和家庭的困境,不等不靠、頑強打拼,通過經營汽車美容店闖出了一條脫貧路。

在角山鎮楊嶺社區的一家汽車美容店裡,店老闆楊小馬正忙著對車輛進行油漆面打磨、刮灰找平作業。楊小馬告訴記者,除去房租、員工工資等成本,去年店裡的純收入達4萬餘元。

1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小馬

我們現在生意還不錯 提供這個上門服務 汽車維修 鈑金油漆這一塊 質量有保障 價格還優惠

誰能想到,幾年前,楊小馬一家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由於父親患上癌症,楊小馬四處借錢治療,數十萬的外債幾乎將這個家庭徹底壓垮。

1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小馬

把家裡的積蓄全部都花光了,之後欠了還有幾十萬的外債,那個壓力是蠻大的。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經過精準識別,楊小馬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國家的好政策給予楊小馬一家許多幫助,他心裡也一直埋著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努力把貧困戶的「帽子」給摘掉。

1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小馬

當時我在外面打工的話 我就是想著學門手藝 改變現在目前家庭的狀況 因為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 上有老下有小 我就想為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自己必須要努力

為此,楊小馬先後輾轉三個地方,學習汽車美容。2019年3月,楊小馬打聽到楊嶺社區有個門面出租,便想方設法籌集了7萬餘元,在扶貧工作隊的鼓勵和支持下,經營起汽車美容店。

1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小馬

通過區扶貧辦、還有區人社局,他們幫我介紹業務,我自己各大門店去跑這個業務,我跟他們說、跟他們溝通,我說我現在做這個汽車油漆這一塊,可以把油漆這一塊放心的交給我們來做。

靠著自己努力及扶貧政策的支持,楊小馬的錢包慢慢鼓了起來,好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目前,他的汽車美容店已招收7名來自周邊的貧困戶學徒,每年人均增收約2.4萬元。不僅如此,其汽車美容店今年還被納入石鼓區扶貧車間項目。

1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輝

我現在在這個扶貧車間上班 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 然後離家裡面也很近 我在這裡做事感到很幸福

【同期聲】石鼓區角山鎮角山村村民 楊小馬

現在我正在申請這個無息小額信貸,現在準備擴大再生產,再招收10名以上貧困人員,帶領他們、帶領更多的貧困戶走向致富路。

(來源:衡陽新聞聯播)

END

和劉德華一起共創無毒世界

編輯:吳 樂

責編:劉 駿

三審:雷萬福

新聞熱線

衡 陽 綜 合 廣 播:2595989

衡陽交通經濟廣播:2591018

衡 陽 新 聞 聯 播:2595888

都 市 報 道:2595200

衡陽市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提供及時、權威的衡陽新聞資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摘「窮帽」 致富路上不停歇┃遵義市播州...
    冬日暖陽帶給我的是一份美好的回憶。一輪暖陽,猶如一把開啟我記憶大門的鑰匙。        迎著冬日暖陽,我來到松樹林下,給我餵養的2000多隻雞群餵食。正在林子下面悠閒覓食的雞群見我的到來,撲著翅膀爭先向我飛奔而來,爭搶我給它們散撒的食料。望著這些可愛的雞群,我無比欣喜,心懷感激,是它們讓我摘掉了貧困帽子,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叫徐貴生,是遵義市播州區泮水鎮喻河村的建檔立卡脫貧戶。我家有6口人,一個是身患肢體殘疾的母親,兩個女兒和一個正上大學的兒子,以及我的妻子。
  • 【我的脫貧故事】不等不靠 自食其力摘窮帽
    【我的脫貧故事】不等不靠 自食其力摘窮帽 中安在線   2020-07-01 23:23:12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楊文靜 記者 劉玉才  編輯:孟一凡
  •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2020-11-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
    新華社鄭州6月22日電題:「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新華社記者甘泉大別山深處,河南商城縣伏山鄉裡羅成村2015年將戴了幾十年的窮帽子摘了。然而,脫了貧的村支書並不輕鬆。同樣不輕鬆的還有縣委書記。2020年前這個縣累計將有125個村會摘窮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西瓜大王」自力更生摘「窮帽」
    為了幫助張幫榮家庭脫貧,當地政府為他全家免費代繳醫保(新農合)和養老保險,籤約家庭醫生,享受「351」「180」健康脫貧政策,免費安裝自來水、光伏發電設施、寬帶入戶等。夫妻兩人還參加了技能脫貧培訓並在就業扶貧車間就業,兩個子女均享受教育扶貧補助。張幫榮深知,光靠政策幫扶還不夠,要自力更生。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摘窮帽丨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村民吳宗文
    我叫吳宗文,家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扶持與自己的辛勤勞動下,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幾年前,我憑著一股衝勁決定去浙江闖蕩,由於學歷低和先天視力差等原因,久久找不到好工作,只好返鄉務農,同時也在周邊地區打零工。
  • 在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貧困戶鄒燕麗辛勤勞動「摘窮帽」
    多出來的時間,我可以在村裡的南藥種植基地打工,還能多一份收入。」鄒燕麗笑著表示。鄒燕麗回憶,四年前家裡的孩子們都還小,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家庭全部收入都靠丈夫在外打零工和3畝田的產出。鄒燕麗的丈夫視力殘疾,可選擇的工作不多,收入不穩定,小孩上學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2016年,鄒燕麗一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小康路上丨衡陽縣「豬倌」山中放養藏香豬 自力更生摘「窮帽」
    紅網時刻記者 姜珊 通訊員 劉欣榮 何衡 丁源 實習生 黃如清 衡陽報導「我必須要脫掉貧困戶這個帽子!當時評為脫貧戶心裡真不好受……」8月10日,在衡陽縣關市鎮匯水村一座山裡,看著100多頭黑黝黝的藏香豬正撒著歡兒地在樹林間覓食、嬉戲,村民劉明穆回憶道。
  • 汕頭市特色產業扶貧摘「窮帽」奔小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趙麗蓉、魯利韋、記者羅勉從汕頭市了解到,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貧困地區要真正脫掉「窮帽」,就必須有產業的支撐,從而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以貧困戶為主體,創新發展林下蛋雞養殖,直接參與養殖的貧困戶年收入達1.8萬元,貧困戶陳映莊不僅自己摘掉「窮帽」,還成了養雞能手和致富帶頭人。如今,橋陳村的「汕金橋」產品已進駐多家超市和店鋪,自經營以來,實現銷售額200萬元以上,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15萬多元。值得一提的是,橋陳村還打出了黨建「組合拳」,探索「紅+綠」鄉村生態旅遊的富民路子。
  • 武都:挪窮窩 興產業 穩脫貧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都區幹部群眾響鼓重錘,盡銳出戰,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全區累計退出貧困村310個,減貧14.75萬人,2019年底剩餘9個貧困村,剩餘貧困人口732戶241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55%。
  • 廣西龍州:革命老區摘窮帽 邊境小城展新顏
    2018年8月,龍州成為廣西首個脫貧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消息迅速傳遍全縣,鄉親們奔走相告。這座集「老少邊山窮」為一身的邊境小城,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經過苦幹實幹打贏了一場硬仗。靠「邊」吃「邊」 邊貿政策幫扶一批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⑤丨石門李群芳:山臻出大山 百姓幸福來
    ,扶貧路上最美風景就是脫貧群眾的一張張笑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進一步豐富和展示常德脫貧攻堅的奮鬥成果,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自立自強、不甘貧困、脫貧致富的意識,展現貧困群眾積極向上、脫貧光榮的精神風貌,紅網常德站從11月份開始,將推出「脫貧路上最美笑臉」系列報導,用貧困群眾發自內心的笑容、文字、視頻講述他們的故事。
  • 【我脫貧 我光榮】正龍鄉東陽村脫貧戶肖瑞平: 身殘志不殘 養殖摘...
    【我脫貧 我光榮】正龍鄉東陽村脫貧戶肖瑞平: 身殘志不殘 養殖摘貧帽 2020-05-22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丨鼎城劉光平:坎坷路上不言棄 脫貧路上果飄香
    劉光平種的柚子今年已經大獲豐收,他說「我的柚子又大又好」劉光平介紹,這裡以後還要搭高架棚,都是自己親手搭劉光平的果園,果樹品種繁多劉光平的龍蝦養殖塘金秋十月,陽光恬靜,秋風輕柔,常德市鼎城區石公橋鎮覃家崗村,一望無垠的稻田翻著金浪,橘園裡的橘子飄著橘香,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 宜都:點亮脫貧路上的「燈塔」
    在脫貧攻堅這場「大考」中,宜都市交出高質量「答卷」:2018年底,1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出列;2019年底,完成8410戶21729人銷號,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精神扶貧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脫貧路上,精神力量如汩汩清泉滋潤群眾心田,化作奮楫前行的巨大動力;如一座座明亮的燈塔,照亮山鄉脫貧攻堅之路。
  • 甩窮帽,爭桂冠
    如今,鄉村振興緊接脫貧攻堅,甩窮帽就要爭桂冠。產業初興,春山可望。(陳 力)來源:經濟日報
  • 青平:脫貧摘帽是接續奮鬥新起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不折不撓的農家媳婦|都勻市小圍寨辦事...
    從此,我一方面任勞任怨照顧丈夫生活起居,把癱瘓丈夫照顧穩當,另一面自力更生,利用年輕時學到的縫紉技術開了一間小小的窗簾店,為河陽片的農戶新居安裝窗簾賺錢養家、償還醫治丈夫欠下的債務。主動報名疫情防控值守工作2016年,結對幫扶我們村的都勻市文聯工作人員和村支書來到我家,村支書到我家詢問我想不想養雞,我想著家中生活困難,我要照顧丈夫,不能外出打工,必須得在家門口學一門手藝有一份收入才行,我要自力更生,擺脫貧困!
  •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渭南:「窮帽子」摘了 就不能再戴上
    原標題: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渭南:「窮帽子」摘了,就不能再戴上   去年12月10日18時許,富平縣齊村鎮街子村三合組組長趙學禮,又一次來到了「兜底」貧困戶吳銀芝老人的家裡
  • 「我的脫貧故事」開旅館摘「窮帽」|鐘山區月照街道辦事處金鐘村...
    這就是我現在的家,一個詩語花香的家。我叫胡成松,是鐘山區月照街道辦事處金鐘村金鐘組的一名村民,我深深明白,這一切的成果既有我自己的辛勤汗水,也包含了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我的幫扶聯繫人對我的幫扶和鼓勵,我知道要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遠,還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