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酵母沒發明出來前,那時候蒸饅包子烙餅子等所需發麵,都是用傳統的老面做的,也就是說80後既之前年代出生的,就是從小吃老酵面饅頭長大的。老酵面好吃嗎?當然好吃。一是因為它不參差任何麵粉以外的東西,純粹是麵粉一種,這就決定了它除了面香味外沒有其它任何味道,更不需要這個東西掩蓋這個味,那個東西掩蓋那個味,掩蓋來掩蓋去,把面香味掩蓋沒了,這就是人們常感覺到酵母饅頭沒有老面饅頭好吃的根源。二是因為老酵面發酵時間長,從根本上發揮了麵粉的自然屬性,發酵的時間越長越好吃,這只是對酵母而言,這也是說是什麼屬性就要把它的屬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取到物質的本性。
老酵面一般要經過二發甚至三發,時間會達七八個小時,這樣不好吃都不行。當然包子鋪如果急需包製,也不能再等七八個小時,這時就可加大老面的用量,有時達到麵粉與老面比例的1:9,這樣既急需了包子鋪急需用面的要求,而老酵面的本性沒改變。三是怎麼個好吃法。第一是有筋力,第二是皮很薄,總之發酵面成品長處它基本可以全佔領了。四是麻煩嗎?是的,但習慣成自然,只要掌握了它的屬性,會看作很簡單。目前人們超過半數的喜歡老酵面饅頭包子餅子等,想開饅頭包子店用老酵面當然是明智的選擇。我這裡只能錦上添花幾筆,老酵面更多的是經驗。
它的做法如下所述:1、先選老酵面頭。三種方法可供選擇,一是用找饅頭或包子店買一塊生老酵面,既是老酵面頭。然後引種,把老面頭泡在水裡,一般用多少老面,可倒其同等的水,與老面頭充分拌勻,發酵一晚上是原來的兩倍甚至三倍大,既為老酵面。二是用酵母水麵粉和成麵團,發酵24小時以上,不在發酵時兩倍大以上既為老酵面。三是自然育種,用麵粉加溫水後,放入乾淨的器皿中,要育三四天才能成老面頭。2、發老酵面。取所需的老面與麵粉結合,加一半的水量成麵團,蓋好發酵6小時以上,檢驗的標準不以時間為論,而以發酵程度為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原麵團的兩倍大,這是唯一的標準,沒有之二。
酵而撿驗程度為,酵面表面光滑有韌性為成敗的標準,如表面開裂成麻子臉則有些過,成老酵面頭了。3、兌鹼。兌鹼純粹是經驗判斷,沒有定量標準,只有麵團拍上撲撲聲,聞起來麥香味濃,用刀切開分布均勻的微孔。鹼兌好了,就是揉面,揉到發麵前大小既可,也可用揉面機揉,這是再好不過,揉好面後稍後,就可做生坯,如是手工做,揉好後稍醒會再操做,效果更好。4、二發。這一環一半有十多分鐘既可,如是機器揉的時間會長點,二發也要依標準為準,不是以時間而論,具體說來,當生坯鬆弛時為最佳,也可稍過一點,但不能欠。這一切符合標準後開始蒸了。
5、蒸。一半饅頭要蒸15分鐘以上,只能依饅頭大小而定蒸製時間,用開水上鍋蒸,無需涼水等,火要大,大地標為氣出來還能再打30公分以上為大火氣足,切記小火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