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則新聞報導稱,一名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體溫高達40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最後不治身亡。產婦的家人說,雖然天氣炎熱,但為了不讓她落下「月子病」,他們堅持不開風扇、空調,產婦穿著秋衣秋褲,還蓋著被子。炎熱的夏季,在一個密不透風的屋子裡待一個月,不出毛病才怪!
坐月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按照老人的說法,坐月子的產婦不能著涼,更不能吹風。可以想像下,嗷嗷熱的夏天,新手媽媽從頭到腳捂得嚴嚴實實的,上半身奶水夾雜著汗水,下半身惡露糾纏,縱然如此卻不能享受空調帶來的舒爽……
新手媽媽總想著,反正就一個月,忍忍就過去了。但假如寶寶嬌嫩的皮膚經受不住汗水浸漬,皮疹痱子此起彼伏,那真會把你逼到崩潰的邊緣!醫生讓開空調,老人說不能吹,好像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產婦不能捂!
產婦生完孩子後,身體虛弱,加上汗腺分泌旺盛,特別容易出汗。室內溫度過高,會影響產婦的食慾,滋生抑鬱情緒,甚至導致中暑,引起循環衰竭和神經功能損害。
新生兒更怕熱!
新生兒比成人更怕熱!寶寶睡覺的時候,特別愛出汗。與成人不同,新生兒無法迅速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室內溫度過高可導致新生兒出現皮疹、痱子、中暑、脫水等,甚至可引發捂熱症候群及嬰兒猝死症候群。
看到這裡,還說不能開空調麼?人類發明的如此解暑降溫利器,要好好利用起來咯!
但是,家有產婦和新生兒,空調可不能隨心所欲地吹!
坐月子,吹空調要做到這些「點」!
進空調房「磨蹭點」
為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可能導致的身體不適,可以在產婦和新生兒進入空調房半個小時前打開空調,溫度設定稍高一些,一段時間後再調低溫度,給產婦和新生兒一個適應的過程。
溫度調節「悠著點」
室內外溫差應控制在8℃~10℃,室溫保持在26℃~30℃為宜。空調風速不能過大,更不能對著產婦和新生兒直吹。
開窗透氣「頻繁點」
不能在關閉門窗的前提下長時間吹空調,因為室內沒有自然風對流,空氣含氧量會下降,容易讓人出現疲倦、頭疼、頭暈的症狀。空調房應保持通風,每隔兩三個小時就應開窗透氣半小時。夜間不宜通宵開空調,可將其調為夜間模式,以保證清涼入睡。
穿衣蓋被「捂嚴點」
在穿著上,產婦儘量將身體所有部位遮住,建議穿長衣長褲,衣服要透氣、吸汗,最好穿上襪子。睡覺時,一定要把肚子、胸、肩膀、關節等敏感部位遮蓋好。新生兒衣著以柔軟舒適為宜,注意保護肩膀和前後心部位;睡覺時要將小肚子蓋好,以免著涼。
保溼保水「嬌嫩點」
空調房內空氣乾燥,容易導致體內水分流失,加上產後出汗頻繁,產婦應及時補充水分。久居空調房,常會出現眼睛乾澀的症狀,產婦可用溫毛巾敷眼來緩解。新生兒皮膚的保水能力較差,容易缺水而出現皮膚乾燥或患上溼疹。家長要注意做好新生兒皮膚的保溼工作,建議每天洗澡後塗抹寶寶專用保溼霜。
正確吹空調,科學坐月子,祝願每位新手媽媽安全、舒適地度過美好的「月子」時光。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