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校園招聘會上,我通常會在面談結束,問一些應屆生一個問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絕大多數同學都會微微一愣,因為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然後尷尬地笑一笑說「沒有問題」。
如果你現在被面試官問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我在網上諮詢了一些學生,他們的回答如下:
01
「這份工作最適合具有哪些突出能力的人呢?或者說具有哪種能力在這裡有更好發展前景?」
02
「您覺得我表現的有哪些欠缺和優點嗎?」
03
「你們希望或者你們覺得我是以一種什麼樣目標或者原因選擇了你們單位,你們覺得你們單位的員工包括你們在這個單位任職是為了什麼呢?這個單位的什麼讓你們留了下來,是你選擇了崗位還是崗位選擇了你們呢?」
04
「請問上一個此崗位的人是因什麼而離職?」
05
「咱們是一個科技企業,那麼具體技術支撐在哪裡?技術產生形式是自研為主還是有和一些研究所有合作?咱們是一個以虛擬實境技術為主的公司,而我的機械專業在這裡是如何定位發展,才能夠加強我與公司總體方向的聯繫?」
06
「上崗之後我們會有不定期培訓或學習嗎?」
07
「為了更好地勝任這個崗位,我還需要補充哪些技能?」
你認為哪一個同學的提問比較好?
其實這道題的背後,是想了解應聘者是否具有主動思考的能力,是否在應聘之前對單位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是否有明確的目的?也能顯示你自己的水平。別看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其實隱藏了很多可以考察的點。
我比較欣賞的回答是:「您能和我談談,這個崗位的理想人選應該是怎樣的嗎?」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這個回答中,我們可以表達出自己對這個崗位的興趣,希望能了解面試官對這個崗位最合適人員的描繪,能掌握到他們視角下的崗位分析,聽他們談談這個人選應該具備的軟硬體條件,這是從招聘信息中無法看到的內容。如果面試官比較專業,通常他還能告訴你,你個人情況與崗位的匹配度,以及對你未來發展的建議。
此題是開放題,沒有標準答案,很多公司負責人、HR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並不一致,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面試中最重要的就是,向企業傳達出你強烈加入的意願,以及你為此做出的「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