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前兒童學數學的需積累的八大生活經驗

2020-12-12 石榴微教

親愛的小學準家長,您現在有時間嗎?請考考孩子這樣的幾個生活中的問題,看看您的孩子在六年左右的生活中,積累的生活經驗怎麼樣?

1、 孩子會認鐘面表示的時刻嗎?

2、 孩子會認人民幣嗎?

3、 孩子會認、會讀超市出售物品的價格嗎?

4、 孩子認識幾種基本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等基本圖形)

5、 球形與圓形一樣嗎?

6、 孩子能很快從左往右、從右往左拿指定的物品麼?(速度是關鍵哦)

7、 孩子會測量指定物體的高度嗎?

8、 今年每個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上面是入學前兒童學數學的需積累的八大生活經驗,剛才您的孩子做得怎麼樣?如果大部分答對了,說明您真是一個有心的家長!您幫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做好了生活經驗的準備。如果孩子大部分都答錯了,千萬別批評孩子,問題不在孩子,而在於家長您哦!

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需要兒童具備的豐富的生活經驗。有些家長往往會忽視這個問題,沒有在生活中幫助孩子去觀察、去積累、去感受,導致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在學習上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出現障礙。

這個我在教學中是經常碰到的,如「認識鐘錶」時,在講解「計算經過的時間」知識點的時候,有的孩子只需瞄一眼就能說出鐘面表示的時刻。

而有的孩子數來數去還說不準鐘面表示的時刻。那麼,差別來自哪兒?在於有些家長在生活中慢慢滲透了,而有些家長卻悄悄忽略了,孩子學習的效果卻因家長引導的程度不同而大相逕庭。

生活即教育」,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觀點,他認為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生活也不能脫離教育。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

他們的觀點雖有不同,但說明了兒童無論學習什麼,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就學不好,學數學也不例外!入學前兒童學數學的需積累的八大生活經驗,趕快幫孩子建立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全國2007年10月自學考試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真題
    1.數學所描述的是客觀事物的(      )A.數量特徵  B.本質屬性C.相互關係  D.存在形式2.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運用一定的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D.生活5.從任何一個角度提出數學教育目標,其歸宿都需落實到(      )A.教學活動  B.教師觀念C.兒童發展  D.社會進步6.在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中起發展思維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A.數量關係  B.數學概念C.數學方法  D.數學知識7.
  • 全國2007年1月自學考試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真題
    )A.幾何圖形本身的複雜程度  B.幾何圖形本身的相似性C.幾何圖形的呈現方式  D.幼兒生活經驗與教育訓練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學前兒童的數學教育應聯繫兒童生活B.學前兒童的數學知識不必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C.數學教育應重視兒童的個別差異D.從個別到一般是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之一
  • 學前這樣做,讓思維可見,讓數感提高!
    其中2-7歲的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依靠具體的感知經驗,使用符號來理解世界、描述世界。學齡前的兒童,在生活中和幼兒園中初步接觸文字、數字等,需要將這些抽象的「符號」和具體的事物聯繫起來,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們的意義。 學齡前的兒童,以各種實物或圖形為載體,表示出抽象的數字,是他們打開數字大門最好的鑰匙。
  • 北師大教育學部教授林嘉綏逝世,著有《學前兒童數學教育》
    北師大教育學部發布的訃告中稱,林嘉綏老師長期從事學前兒童數學概念的發展與教育研究,堅持以心理實驗和教育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開創了我國科學的學前兒童數學教育體系。其在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專著《學前兒童數學教育》一書中。林嘉綏出生於1932年5月18日,福建省福州市人。
  •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名詞解釋)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以3~6歲幼兒為對象 引發幼兒探究科學主動性 支持幼兒經歷探究和發現 皆在培養幼兒科學精神 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三位一體的科學素質的教育過程。2、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是指遵循學前兒童認知發展規律 幫助學前兒童積極建構數學經驗 發展數學認知能力 因為正規的數學學習進行準備的過程。
  • 特教兒童入學前接受醫教聯合評估 建立健康檔案
    評估室裡,來自市兒童醫院、市六醫院、新華醫院的醫學專家和盧灣輔讀學校的特級教師何金娣圍坐一圈,細細詢問小陳母親各種問題,還拿出卡片、積木等小道具,測試孩子的認知、語言、反應、協調能力。在評估報告上,醫學建議一欄填著:「痙攣型腦癱,隨訪,注意視力、發育評估」;教育建議則是「入讀特殊學校,教學配合語言發展,加強綜合能力培養」……何老師親切地安慰家長,孩子智力可能達不到解數學題的程度,但只要康復和教育方法對路,完全能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表現會越來越好,孩子媽媽聽了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是今天來的第67個孩子了。」雖然有些疲憊,何老師仍難掩喜色。
  • 在生活和遊戲中幫助幼兒建構數學經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生活和遊戲中幫助幼兒建構數學經驗   一個上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在媽媽讓他「數數來了幾個客人,算算吃飯時要加幾雙筷子和幾個碗?」
  • 關注數學領域的核心經驗,為理解而「教」
    三、關注兒童,把握數學教學的實踐原則(一)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從具體到表象再到符號理解的漸進過程提倡「多元表徵」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早期數學概念的發展既離不開具體的客觀環境和生活經驗,又依賴於具體的動作操作和體驗,它是兒童在不斷積累感性經驗,藉助於具體事物和形象逐步在頭腦中建構起一個抽象邏輯概念的漸進性發展過程
  • 學前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生活於其中的人們自身的道德觀念、生活環境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學前兒童將要生活的社會相比較父母所生活的年代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如何把握這些變化,運用和應對這些變化,為學前兒童確立適合其所處時代的教育內容,是父母在開展教育活動、確定教育內容時,必然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試題答案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選編的具體方法有()。3、學前兒童科學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科學知識經驗的獲得;科學方法和技能的學習;科學情感和態度的培養。4、()是指通過眼睛、手等感官的觀察來測量物體。5、指導學前兒童學習用簡單明確的語言表達、描述有關科學的發現,可以從()方面進行。
  • 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的保障性規定是怎麼樣的?
    果雪兒回答:有關學前兒童入園的保障,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二章《學前兒童》第十四條是這樣規定的: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 兒童入學前應接種22次疫苗 發熱需暫緩接種
    兒童入學前應接種22次疫苗 發熱需暫緩接種   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當天,在我市人民廣場附近,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走上街頭,為市民發放兒童接種疫苗宣傳手冊。
  • 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複習筆記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複習筆記及詳解第1章緒論1.1複習筆記一、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內容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一)研究學前兒童的心理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是學前兒童的心理。學前兒童心理和成人心理具有相同的實質,都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教育內容,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活動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生活即教育。幼兒的知識獲得本質上來源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這種認知獲得而非填鴨式的「教與學」,是幼兒在對生活未知地探索中了解世界的過程,好奇而有趣,從而慢慢形成屬於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幼小銜接」也絕不是傳說中的那個暑假可以搞定的事實,而是從幼兒進入小班開始,老師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幼兒為未來的學習長徵路做好完善的「習慣養成」和「認知鋪墊」,讓幼兒自主形成學習的內在機制。
  • 純乾貨|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目標及基本路徑
    我就拿起寫著「學前兒童的英語啟蒙的目標及基本路徑」這個主題的這塊毛巾,使勁擰一擰,再擰一擰,將我總結以及正在實踐的最純乾貨寫下來吧。(圖片來自網絡)【學前兒童英語啟蒙的目標】一、詞彙1、聽力詞彙:(1)積累1000-3000個聽力詞彙1000個聽力詞彙是什麼概念呢?
  •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的基本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嬰幼兒其實是- 個個不成熟的個體,他們抵抗疾病的能力極差,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幼師學 校開設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這門課程,就是讓大家掌握衛生保健工作技能,適應幼兒保教工作。那究竟這門學科具體要學習哪些內容呢?我們來共同看一下。光組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的研究內容傳統的學前兒童衛生與保育,其研究內容多側重於學前兒童的肌體本身以及託幼機構的教育環境與學前兒童身體發育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
  • 《學前兒童行為觀察》第五章導讀
    《學前兒童行為觀察》大家已經共讀到第四章了,親愛的老師們,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正在悄悄地改變呢?
  • 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該部分知識點主要以了解和識記為主,以單選、判斷的客觀題及少量簡答題形式考察,大家需掌握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的全部內容。
  • 數感培養第一步,學前小朋友們別錯過了
    慢慢的,他們就會學著數更多東西,看到身邊的物體或者是圖片上的物體,會本能的數一數。這就是數感的萌芽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已經自主理解了物體個數的數量守恆,被數物體個數與數的一一對應。還記得萌萌小時候問過我,十九後面為什麼不是「十十」?其實這就是孩子基於自己推理之上的一種原創,也是兒童數感的一種表現。
  • 錢志亮:孩子學前數學準備,數感培養是重點
    這一系列知識構成了一個數知識網絡,這是學前兒童數感發展的核心,可以幫助兒童實現從依靠外部操作(如擺弄實物、數手指)到依靠頭腦內部表徵(如默數)解決數學問題的轉變。數知識網絡不僅能幫助兒童理解不同情境中的數量問題,同時還能為他們學習更複雜的數概念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