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考試成績不公開排名,為何部分家長還有擔心

2020-12-13 澎湃新聞

中小學學生成績排名的問題,公眾怎麼看?日前,一項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4.4%的受訪者身邊仍有小學和初中公開學生成績排名,57.7%的受訪者認為公開排名會讓學生覺得分數和名次最重要。47.5%的受訪者希望不排名,僅將成績告知學生本人和家長。60.2%的受訪者希望老師樹立堅決不排名意識,做好考試後續工作。(中國青年報,3月6日)

從調查結果來看,公眾預期和現實情況仍有差距:過半者不希望將排名意識融入教育裡,但仍有超過七成的人不否認排名現象的存在。此前,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要求:「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個規定的包含範圍是全國性的,面對的是普遍現象,用規定裡的話說,「本標準是對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

既然有明文規定,不少學校卻我行我素,除了缺乏到位的監督與懲戒機制外,恐怕也有教育相關者的「難言之隱」,而這往往被外界所忽略。

其一,「成績決定一切,排名等於能力」的傳統觀念,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一些人見慣了一些「呼籲」、「建議」,乃至認為即使出了規定,也未必有執行力。這是傳統謬誤思維造成的結果。

其二,不少家長擔心成績排名不公布,等於信息不透明,進而會給各種貓膩現象造成「便利」。這個擔憂並非毫無道理。比如,在一些學校,學生成績直接與獎學金、助學金乃至座位排序直接相關。不公開的情況下,能否保證所有學生得到公正對待、沒有人以其他手段獲取利益,是要打個問號的。

另外,過半的受訪者認為公開排名會讓學生覺得分數和名次最重要,這背後的焦慮,在於他們擔心過度弱化成績排名等同於弱化考試的重要性,會讓孩子逐漸喪失競爭意識和能力。不可否認,面對「減負」的呼聲,一些家長的擔憂也有道理。畢竟,在當下,考試依然和學生未來發展密切關聯。對一些家境較好、未來發展途徑較多的孩子來說,考試成績、排名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但對一般家庭和農村地區的學生而言,出色的考試成績會幫助他們改變命運,進入更好的大學,獲得人生逆襲的機會。

事實上,在具體的教學情境裡,成績排名並非「鐵板一塊」,它可以隨著具體情況的改變,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這也為解決「是否公開」之困打開了空間。比如,不公開所有人排名的前提下,如果有學生或家長表示不滿或質疑,學校可以讓其只查看自己的成績排名情況。如此,把成績排名從公開的集體行為變成私人的行為,可做到兩全其美,一定程度上實現公平合理的目標。當然,更深層次的,還是要建立比成績排名更全面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最大限度地反應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相關焦點

  • 學生考試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
    話說,每到年末,各種考試紛至而來。對於成績好的同學來說,期末考試倒並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成績差的同學來說,期末考試,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壓力。害怕考不好,害怕各科的成績排名,害怕成績排名公布後,老師、同學、親戚、父母會投來異樣的眼光!
  • 取消考試成績公開排名有用嗎?
    、取消考試公開排名等政策,似乎這樣做,學生的學業負擔就會減輕了。像數學等學科,學生必須要天天進行練習(可以是回家作業形式),換個名稱就是考試,否則老師和家長根本就不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如果這樣的練習(考試)給減掉了,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能夠保障嗎?取消考試成績公開排名更是笑話。
  • 你贊成學生成績排名公開嗎?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
    在中國,考試的競爭氛圍營造,從學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考試成績的排名和比例公開也成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學校裡一種常見的「習慣」。隨後「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不斷發酵,引起全國各地家長的激烈討論,最終這個話題衝上了話題熱搜,截至目前該話題已超過4.2億的閱讀次數。可以說這是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和關心的問題。
  • 期末成績排名不公開!是保護隱私還是誤人子弟?(附:2021最新人教PEP版六年級英語下冊電子課本)
    不公開排名學生還有學習的動力嗎? 不得不說,這條公約是一次頗有勇氣的「改革」,但只在家長群約法三章,還是顯得無力了一點。 在中國校園,大考小考都要來一個成績紅榜,分數分班制、排座位等等操作更是常規,這些排名排序的方式,可比家長們的微信群還要赤裸。 也正因為有這些,不少人都在批判中國教育賴以生存的這套排名評價體系。從幼兒園就慢慢認識到的一點是:表現突出的人,可以嘗到甜頭。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排名不公開究竟是動了誰的奶酪
    成績不被公開又究竟動了誰的奶酪?成績排名為何對支持公開的人如此重要?人們在討論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擅長於以身說法,因為只有親身經歷才會對自己有所觸動,也更清楚其中的因果關係。下面就先來看看老張的親身經歷,以及他為什麼要支持公開成績。
  • 劣質鉛筆影響考試成績 家長擔心欲查去年高考分
    目前,我國高考、中考、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技術職稱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大型考試均採用標準化試卷,實行以2B鉛筆填塗,以光標閱讀機閱卷的「機讀方式」。上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導了南方一些城市地下生產的劣質2B鉛筆易導致機器識讀失敗或錯誤,進而影響考生的成績。
  • 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更重要的其實是...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每次考試結束以後,家長們總是忍不住詢問孩子的成績和排名,甚至要求老師把名單發到班級群……可是對於要不要公布孩子的成績,爭論聲就沒消停過。近日,微博上一則#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被頂上了熱搜。
  • 教育部要求學校不得公開「成績排名」,家長反問:怎麼選擇班級?
    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管理標準」有這樣一條管理標準,第57條教育管理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要控制考試次數,探索實施「等級加評語」的教育評價方式。考試內容要科學參考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來規範,對相關科目的實驗操作考試都提出了相關要求。
  • 大家談|學生成績排名是否屬於隱私?應該公開嗎?
    列為隱私可以理解 文|青的蜂 班級公約明確提出「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並非一個新鮮概念。教育部早就屢次強調,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 「成績排名」個人隱私,減負or掩耳盜鈴,家長只能「摸黑前行」?
    有部分表示希望不公開,我們常常聽到左鄰右舍常聊起「別人家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學習成績、排名等等,由此而產生的糾紛也是非常多的,認為這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學生成績排名的公開,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影響,或者讓學生會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一定的偏差,現在孩子都是比較敏感的,成績公開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戳傷積極性。
  • 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公開?家長、學生、老師各有想法
    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公開?家長、學生、老師各有想法前不久,個人在某班學生中做了一個小調查:你們班考試以後排名嗎?結果發現,很多學生都反映,每次考試老師都排名,還有部分學生反映,經常排名。這我就納悶了,教育部門和學校都一再強調,不得給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怎麼就有老師不執行規定呢?那麼,問題就來了:學生的考試成績究竟能不能在班級公開?想當年,我還是一個年輕教師的時候,帶語文課,帶班主任,每次考試完,批完卷子,我都會在班級報分數,報一個學生的分數,學生就上來拿自己的試卷。
  • 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容易玻璃心的孩子,要增強「心理韌性」
    「學生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友們對此爭論不休。雖然,有關專家表示「學生成績排名」當屬個人隱私範疇,但是考試不公開成績排名這一規定仍然存在較大爭議。有媒體發起了一個網絡投票,結果顯示有10萬多人支持公開,有3.8萬人不贊同和認為可以部分公開。支持的認為:「不公開怎麼知道跟別人的差距,從小就應該知道競爭的殘酷。」不支持的認為:「小孩子的信心很容易受挫,把名字去掉用學號代替更好。」
  • 中小學生將不用擔心「成績和排名」,對此老師無奈:這是掩耳盜鈴
    文/寧媽育兒經 每個人在讀書的時候,相信都有過被成績和排名「折磨」的經歷。記得初中的時候,我們班級會用成績來分配位置,以至於每次考試都很擔心自己的座位會有變動。 不過,最近很多省市都陸續發布了關於「中小學「成績和排名」不可公開」的相關通知,通知公布之後,瞬間引起了老師、家長、甚至網友之間的熱議,因為不公考成績和排名,這就意味著中小學生將不用擔心
  • 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只能讓家長「摸黑前行」?
    大概不願意,除非跑得特別差。學生成績排名,也是這個道理。下面的新聞,讓一些家長五味雜陳——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首要的問題是: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學生個人隱私?從相關規定來看,可以這麼說。但有規定,不等於絕對合理。
  • 學生學習成績公布形式的時代變遷,不公開學習成績不排名已成趨勢
    三、2010以後至今,隨著教育上的問題越來越多,家長和老師的矛盾越來越深,學生的心理越來越脆弱,學習成績到底以怎樣的形式來發布也成了一個問題。第一個階段是不公開考試成績和排名,只讓學生自己知道,至於學生是否告訴家長,怎樣告訴家長就不得而知了。
  • 孩子成績排名有必要公開嗎?玻璃心的家長,難培養堅強的「花朵」
    現在的父母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對待教育非常重視和謹慎,總擔心孩子受到各種影響,更像被關懷備至的「溫室花朵」,學習成績排名也成為家長的敏感話題,他們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某地家校共同推出一個約定,不準在班級群內公布孩子的成績排名,不應劃分優差生,以及對成績優秀的孩子進行表揚。
  • 中小學考試不得公布成績,家長卻樂了:早該如此
    不公布成績在一方面來說可以減輕他們的緊迫感,因為每次考試完家長和親戚朋友都要詢問一番孩子的考試成績,然後把自家孩子的成績有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比,以此來獲得優越感……當考試分數都不公布後,學生沒有了面對父母詢問時的壓力,父母也不用再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感到沒面子了。
  • 成績和排名不許公開!孩子考完試,卻不知道自己考了幾分
    雖然成績和排名,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們是學習效果的「反饋」。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和家長知道成績呢? 前陣子,一則關於「分數」和「排名」的消息,引發了一波討論。
  • 減負,考試成績實行等級制,成績不排名不公布,家長卻未必買帳
    這一段時間,在一名家長對老師讓自己批改作業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之後,家庭作業問題隨之引起了熱議,老師的「不敬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也再次成為了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現在已經有十幾個省份出臺了規範作業批改減輕師生負擔的若干規定,其中對學生考試成績實行等級制,成績不準排名和公布在列。
  • 考試的本質是公開較量,嚴禁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邏輯上說不通!
    所以說,知道考試的成績和排名,有其積極意義和正向作用。為什麼有人要反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1,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孩子考得差,老師公布成績和排名,會讓自己很丟面子。3,家長和孩子們也不要覺得學校都不公布了,我也就可以不去打聽了,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學校不公布是學校的事,而家長和學生需不需要知道,則是家長和學生的事,二者並不搭界,不要混為一談。4,「嚴禁」「以任何方式」限定的是「公布」這個中心語,只要不是公開宣布、發布、通知,就不算公布,不在嚴禁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