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 畫盤子——「故宮小夥伴」帶小朋友玩轉大故宮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聽故事 畫盤子——「故宮小夥伴」帶小朋友玩轉大故宮

2017-03-25 20:52: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3月25日,由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策劃舉辦的故宮小夥伴主題活動在「宮裡」展開。圖為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在陶瓷館近距離觀看「唐三彩」等展品。故宮兒童體驗館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尹力)3月25日,由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策劃舉辦的故宮小夥伴主題活動在「宮裡」展開。50餘位小朋友在故宮兒童體驗館老師們的帶領下,了解關於陶瓷的小知識,手繪心中的最美盤子,對古老的故宮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秘之旅。

  當日,參與活動的50餘位小朋友分為兩組,分別前往陶瓷館及兒童體驗館。多位老師則通過任務闖關的活動方式將知識點融入到各個關卡當中。活動主題是以中國陶瓷歷史為故事主線,讓孩子們完成多個主題任務,在寓教於樂中學習了中國陶瓷所傳達的深刻歷史意義。

  在陶瓷館內,解說員告訴孩子們關於陶瓷的各種小知識,例如陶和瓷有何不同,被譽為「瓷母」的各色釉大瓶有何獨特之處,「唐三彩」是給逝者使用的冥器等等。在參觀完多個展品後,孩子們分為男生女生兩組,比賽用最短時間拼好「唐三彩」及「瓷母」兩幅拼圖。

  隨後,小朋友們來到故宮兒童體驗館,跟著講解員「穿越」歷史,了解故宮的前世今生。而後,孩子們拿起畫筆,在白瓷盤上描繪心中最美的圖案,將其變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3月25日,由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策劃舉辦的故宮小夥伴主題活動在「宮裡」展開。圖為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在故宮兒童體驗館聽老師講解如何手繪瓷盤,準備在白盤子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故宮兒童體驗館供圖

  在當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學習、動手等方式,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變得更有趣、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讓歷史從書本中走出來,變成美麗的圖形印記心中。

  故宮兒童體驗館由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於2016年6月1日設立,位於故宮中軸線交泰殿東側的景和門南端,總面積約200平方米。作為故宮博物院的對外宣傳窗口,該館今年專為3歲至12歲的孩子設計了多種主題活動,幫助孩子們在故宮內通過參觀、學習、動手、戶外活動等多種形式,將所觀所學進行動手實操,做到知行合一。

  未來,故宮兒童體驗館將聯合學校、幼兒園,共建德育教育聯盟,將故宮文化通過主題講座、書籍借閱、教育工作者學習沙龍等形式輸出到校園中。同時,通過畫展、手工藝展、成果分享展等方式,將孩子所學、所做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到每個人的身邊。

  為讓傳統文化更容易被兒童所接受,故宮兒童體驗館特意設計了「故宮小夥伴」系列卡通人物,其靈感源自故宮博物院內隨處可見的龍,四處遊玩的貓咪和故宮百年神鳥小烏鴉,以可愛的卡通形象將宮廷文化、中華傳統美德、宮廷建築、館藏珍品等內容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給孩子們。(完)

相關焦點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 故宮貓出文創產品了!「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發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宋宇晟)11月4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苑舉行。「故宮宮喵家族」系列圖書。故宮出版社供圖  「故宮宮喵家族」系列繪本是故宮出版社推出的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同時也是「宮貓家族」系列文創的首發作品。  近年來,隨著故宮的大熱,故宮貓也成為大眾關注喜愛的故宮熱點之一。如今的故宮貓,白天出沒於紅牆黃瓦間,是故宮的一道風景;晚上抖擻精神,巡邏放哨,開啟捕鼠模式,給故宮看家護院。
  • 「玩轉故宮」小程序上線:提供路線指引 還有傲嬌打卡
    【環球網科技報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騰訊與故宮博物院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拓展。雙方計劃將騰訊地圖精準的定位導航能力和豐富的位置大數據能力,與故宮博物院進行深度合作,進一步擴大故宮博物院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的影響力。
  • ...故宮發布的數字產品(故宮名畫記+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數字多寶閣)
    數字產品包含:「數字多寶閣」、「數字文物庫」、「數字建築」、主題App「紫禁城600」、「玩轉故宮」微信導覽等項目分別進行了升級或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數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更逼真、更細膩、更真實、更親近的故宮。
  • 童趣故宮,讓孩子愛上故宮5——臺北數字故宮讓古代名畫FUN起來
    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四隻小動物尋求外援來救助自己的一位小夥伴」,故事中可以提煉出來並告訴給孩子們的正確價值觀就是團隊合作與良善寬容。在這裡,四隻小動物見到郎世寧,並從他那裡得知,要想救出小麅並恢復「坤輿全圖」就得找齊十駿犬(也就是說還要找到其餘八隻犬),於是幾個小夥伴動身出發前往郎世寧指示的山頭。
  • 五萬多故宮名畫文物今起網上纖毫畢現,故宮數字文物庫等上線
    「故宮名畫記」網頁中《千裡江山圖》的高清細部可見苔點另外,這次改版也更重視用戶體驗,不但能讓觀眾用更大、更精、更細的方式一覽故宮藏畫,還能通過標註、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畫館」。在發布會上,故宮方面稱,「故宮名畫記」將每月更新五十餘件新畫,最終目標是將故宮所藏的書畫作品全部「上網」。
  • 被故宮獨寵,被鄧倫點讚!這位95後插畫師畫出故宮的精髓
    在大學中就嶄露頭角後續的《絕色敦煌》到《上新了故宮》系列靈感的迸發、細膩的筆觸搭建出奇妙的場景深厚的功底讓他被故宮獨寵,被鄧倫點讚他,就是一名95後插畫師@吳堯we吳堯因其在設計領域的優秀表現成為《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的特邀設計師在節目中他完成了故宮旅行箱、養心怡然系列御貓說形象、上新了故宮海報系列等作品
  • 給孩子做一本紫禁城護照逛故宮
    今年故宮600歲了,原計劃是年初就帶孩子參觀紫禁城,豈料疫情爆發,計劃一直擱淺。直到8月初,和姐姐一拍即合,準備帶著兩個小朋友去參觀故宮。如何帶幼兒參觀故宮?準備:1、故宮相關知識提前了解。疫情期間,雖然我們不能親臨故宮,感受雄偉的皇家建築群,但是在家裡我們跟著「故宮直播」(現在網上也可以看,非常推薦),提前雲遊了一遍故宮,直播裡介紹了很多有意思的小細節,我也一一記錄下來。除此之外,每集6分鐘的《故宮100》紀錄片,時長對小朋友很友好,適合親子觀看。
  • 「不可錯過的家庭音樂劇」《故宮裡的大怪獸》,把故宮講給孩子聽
    被無數家庭譽為「近年來最不可錯過的家庭音樂劇」百萬「小獸絲」翹首以盼一則關於故宮裡大怪獸的奇幻故事......故宮的怪獸們因為人類的遺忘準備離開守護了幾百年的故宮。02 亮點二:「百老匯級」音樂劇品質《故宮裡的大怪獸之吻獸使命》的音樂總監李猛,為該劇量身打造了15首歌曲,不僅適合孩子,也滿足了大人,每一首歌曲都仿佛會說話,長在了故事裡。當音符響起的時候,自帶情節的敘述性音樂便把觀眾帶進了人物的情感。
  • 故宮可以帶回家了?沒錯就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館!
    2020年,是故宮建成600周年!因為疫情原因,故宮已經連續閉館73天了。眾所周知,近幾年故宮文創火的一塌糊塗。2013年左右,故宮官方推出了幾款app:胤禛美人圖、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每日故宮、故宮展覽、清代皇帝服飾、韓熙載夜宴圖、……這些APP都蟬聯AppStore精選榜單。2014年 一篇《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文章,讓平均閱讀量四位數的故宮有了第一次的10W+。
  • 打造《故宮如夢》 繼《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故宮再次嘗試影視化之路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編輯:杜毅故宮口紅、故宮咖啡、故宮火鍋、「故宮美人」面膜……過去的一年,600歲的故宮憑藉著各種話題刷爆社交平臺,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網紅。近年來,「新文創」無疑是網際網路公司和各大博物館口中頻頻被提及的一個熱詞。擁有技術的網際網路公司和擁有古老文化IP的博物館的攜手,讓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魅力。
  • 《了不起的故宮》:走,一起穿越去「建」故宮吧
    01 害怕帶孩子去故宮怎麼辦?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是一定要帶孩子去,卻又害怕帶孩子去的,估計故宮會是其中的一個。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進入類似這樣的「活文物」參觀,總會讓父母覺得知識量不夠,因為故宮背後的故事和文化,的確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完,更何況還要用孩子們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節音頻課,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鳳凰吉象和故宮出版社通過立體書的形式,選取了《清明上河圖》中的六個場景,以劇場版立體書的形式,來展示這幅畫。吉象在書裡化身為宋代百工,還原了原畫卷中人們的勞作畫面,讓兒童對《清明上河圖》充滿濃厚的興趣。正如新教育實驗發起人、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所說:用立體書把兒童帶進宋朝,在遊戲中讓兒童熱愛閱讀!
  • 故宮600歲特別製作,限定版《打開故宮》立體書震撼來襲!
    故宮的大水缸背後有什麼故事呢?翻翻看▼    《打開故宮》以建築為線索,帶你通過建築講歷史、講文化。內容涉及歷史文化、中國建築、政治人物、文物精粹、宮廷生活、古代科技等方方面面。    為什麼要建故宮?  故宮是誰設計的?  建造過程中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 《上新了·故宮》開啟故宮禁地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南京|玩轉總統府+明故宮
    明故宮是明初三朝皇宮,其建築宏偉,氣勢巍峨,沿中軸線布局的方式開創了明皇宮的設計先河,成為北京故宮的藍本。明故宮附近的南京博物院收藏了許多歷史珍寶,是了解中國歷史、領略中華古代文化魅力的佳地。怎麼玩轉總統府+明故宮早上儘早到達毗盧寺,賞清晨古寺美景,之後向北參觀梅園新村紀念館,然後西行至總統府和煦園遊覽參觀。中午在附近就餐,下午到達1912酒吧街,感受古都風情。夜晚泡吧。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哪裡的國寶多?
    北京故宮老照片   兩大故宮博物院,哪裡的國寶多?   繪 畫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   瓷 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宋汝窯三足樽、清康熙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宋汝窯三足樽   宋汝窯三足樽,高12.9cm ,仿漢代銅器造型,直口,平底,口、足徑度相若。
  • 故宮600年是怎麼算的?聽閻崇年細說端詳
    閻崇年:我去故宮,開始是買票,那時候是一塊錢,相當於現在的一毛錢。後來我是帶單位的介紹信去看檔案,一個介紹信管一個月,過一個月再換一下。比如說暑假,除了休息以外每天都去。開門之前先到西華門外等著,一開門,出示介紹信,就進去了。為了節省時間,我帶一個窩頭,中午那時候沒有茶水,會給你一碗白開水,我一面吃窩頭,一面喝白開水,然後接著看檔案,一直到下午閉館出來。
  • 故宮花事|花朝節,聽花開的聲音
    但其實故宮的花可遠不止這些宮殿間的繁華故宮博物院的藏品裡關於花神慶賀、百花容姿的真真是不少~我們就先來談一談這花神~八月桂花-花神徐惠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十二月水仙-花神娥皇女英古人在杯上描繪代表各月的花卉將詩、書、畫結合起來裝飾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