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孤獨,是怎樣的孤獨?

2020-10-09 刀槍劍戟00瓜果梨桃

說到孤獨這兩個字,我想從字面意思上看沒有幾個人喜歡這兩個字。在寒冷的冬天穿著羽絨服,看到這兩個字都會​覺得後背發涼。

​孤獨的解釋是:孤獨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孤獨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社會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所以從解釋來看也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背道而馳,過於孤獨的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會很差,很難和別人配合完成默契的任務。

​叔本華說:「孤獨對我們有著雙重的好處。首先,他使他與自己保持一致,也就是保持內在的和諧、內心的平靜;其次,他阻止他與別人意見相同,而後者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有利之處。」

很多道理是這樣的,水可載舟水可載舟,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個度,不可過量。​

【一】 自己和自己保持一致,這句話不難理解,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如果真要尋找,自己和自己保持一致​的狀態,我認為適量的孤獨是捷徑。

周末的時光,自己一個人在家中忙著自己的瑣碎,一個人享受美好的時光,這個時候你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管是遊戲還是學習,不管是家務還是愛好,這時的你才是真的你。

【二】 阻止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相同,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凡事都要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人生才會無悔。但是做起來也是不易的事情。​

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打算,自己要有主見,不要盲從不要模仿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才是幸福的。​

叔本華有屬於自己的孤獨,我們也應該找到自己的孤獨,只要拿捏好分寸孤獨這個詞或許就不是貶義詞。​

相關焦點

  • 叔本華:一個人在大自然中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
    讓人不禁覺得他更加的孤獨。一、叔本華的家庭造就他的悲觀主義叔本華的悲觀理念和他的家庭也有很大關係。叔本華出生於一個富豪家庭,父親是著名資本家。但他的父親在事業巔峰期自殺而死,母親冷漠自私,這才造就了他的孤獨心理。因此他從小性格孤僻,甚至已經成為了一位接近病態的悲觀主義者。
  • 叔本華:人越庸俗越是喜歡交往,真正的高手從來都是孤獨的
    正因如此,叔本華成為現代哲學尤其是西方現代哲學不可繞過的一座豐碑,其影響力非同凡響。越是庸俗的人越是喜歡交際,高手都是孤獨的叔本華指出,庸俗者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夥伴。而高手都是孤獨的,越是天才、越是非凡之人,他們越是不喜歡交際,因為在芸芸眾生當中,他們難以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知音。尼採說:「喜愛孤獨者,非神即獸」,神也好,獸也好,他們和普通大眾的差別實在太大。叔本華說:「偉大人物像雄鷹那樣總喜歡把棲巢孤零零地構築在高處」。
  • 教你成為會思考的人:叔本華《孤獨讀書術》
    《孤獨讀書術》僅有155頁,此書在叔本華的著作體系中是並不起眼。百度百科中對本書的介紹中有一句話:「《孤獨讀書術》教你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臺海出版社版的封面還有這句話,不知道這個題目是叔本華自己加上的還是出版商的噱頭。這個題目不能概括全書的內容,書中最想要表達的是關於思考的那部分,和關於詩歌的那部分,並未用太多篇幅去討論「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 讀《百年孤獨》的句子,在深淺不一的孤獨中,得來一份安慰
    文∣閒時翻書君 讀到《百年孤獨》中的句子: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馬爾克斯
  • 孤獨而偉大的哲學家【叔本華】十五句經典語錄,看完發人深省
    叔本華,圖片來自網絡一、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二、唯有獨自一人時,才是真正的自己;當一個人感到孤獨無依時,他才會獲得真正自由。三、如果一個人看不到自己,就會特別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許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弱點——太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四、只要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只要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代哲學家叔本華,一個60年不被認可的天才
    1788年叔本華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父親是一個資本家,而母親是一個作家,從小生活環境優渥,富裕的家庭同樣也為叔本華帶來了良好的教育基礎。叔本華的父親儘管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是最後卻因為精神等問題自殺身亡,叔本華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好,最後甚至破裂。
  • 五首寂寞詩詞: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面對孤獨,有的人沉淪迷茫,有的人在思考人生,還有的人感慨光陰……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不管你對它持有怎樣的態度,我們都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哲學家叔本華說,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用現在的話來說:古今成大事者,大多孤獨。孤獨是一種與自己對話思考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清歡,對於古人文化來說,孤獨更是詩詞的催化器。1.《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讀書筆記:卡夫卡 海明威等《孤獨,一個人的狂歡》
    這是一本以「孤獨」為主題的國外文學選集。本書精選收錄了尼採、黑塞、梭羅、歌德、卡夫卡、叔本華、泰戈爾等二十六位東西傳世名家的「孤獨」之作。選文體裁多樣,不拘一格;文風斑斕絢爛,或簡潔洗鍊,或晦澀怪誕,或樸實隨性,或鏗鏘激昂。
  • 如果你的人生總是鬱郁不得志,那是因為你沒有學會孤獨|探討孤獨
    /01/你會用「孤獨」自我標榜嗎?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腦海裡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是不是覺得,哇,叔本華太懂我了,簡直說到了我的心坎上,沒錯,我就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孤獨的清醒者!其實,我們不用太著急站隊,很多漂亮的生命哲學之間,往往有相互衝突矛盾的部分。比如,《奇葩說》節目裡有一期辯題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
    尼採:哪怕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你就不孤獨德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作曲家、文化評論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採有句關於朋友的名言很是「霸氣」,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只要擁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與他為敵,他也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孤獨。」
  • 拒絕孤獨,走出個人困境
    崔健:《拒絕可憐的孤獨,走出苦難深重的個人困境!(深思)》————解讀先生今日文章的話題是孤獨。這令我想起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那句:要麼庸俗,要麼孤獨。而庸俗不過是對孤獨的自救,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孤獨。而在佛陀的口中,用的是「煩惱」,禪宗裡說的更直接:人就是煩惱的化身。
  • 孤獨,其實是一種享受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可以不用做,只是安安靜靜的,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在孤獨中找回自由的靈魂。把現實生活的瑣事全部拋到腦後,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旅遊,享受孤獨寂寞,或者是一個人靜靜的看書,沒人叨擾。
  • 論孤獨:你身邊的「孤獨人」到底是怎樣的人?
    第一篇:「孤獨」與「孤單」的區別很多人認為「孤獨」便是「孤單」,這是人們的一個普遍謬論。「孤獨」的人與「孤單」的人,咋一看,沒什麼區別。從外象上看:「孤獨」的人與「孤單」的人都是「對影成三人」。但「孤獨」與「孤單」有本質上的差別,甚至可以形象地說:這一對詞語是「南轅北轍」的關係。
  • 孤獨怎樣寫,怎樣看,怎樣聽?
    做好這些的東西的時候它的前提就是如何承受孤獨?但在人生裡更多的是孤獨,因為你的一生有時候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學會和自己和睦相處是孤獨的人生最好的詮釋。澳洲藍楹花我想起四年前我剛去布裡斯班上學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異常的孤獨。
  • 有用的心理定律(二十八):孤獨效應
    孤獨效應: 孤獨,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駕馭孤獨,而不是被孤獨駕馭。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能夠戰勝自身的孤獨感。孤獨,並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並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中,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
  • 能與孤獨相處,才能和靈魂相通
    每一層境界無不是孤獨中追尋夢想、與靈魂相通的過程。叔本華說:一個精神富有的人,追求的是寧靜和閒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樸和儘量不受騷擾的生活。因為一個人內在越豐富,對外在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叔本華的一生是孤獨的一生,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精神」的捲毛狗。
  • 德國這位哲學家一生孤獨,曾和歌德有來往卻反對黑格爾
    他生前一直孤獨,曾經有過失敗的戀愛經歷,後來在晚年卻獲得成功,終於在早餐的沙發上。由於終生未婚,他去世後遺產全部捐獻給了慈善事業,他就是悲觀主義的哲學家----叔本華。叔本華出生於德國但澤,在今天卻屬于波蘭。早年的他當過小店的員工,也有學習過經商的經歷。並且曾經隨父母遊歷英、法等歐洲國家,掌握了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以及拉丁語等語種。
  • 底色悲涼的「外向孤獨症」:雙魚座文學大咖TOP10
    他們是看上去外向的孤獨症患者,像個面對子女堆砌笑容的空巢老人,心中喃喃的真相是:「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但他們一定會騙你,會對你說:「或許,經歷絕對的孤獨,才能體味人生的幸福。」
  • 自閉症/孤獨症是什麼?該怎樣治療?
    孤獨症全稱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又稱自閉症,是一種發於學齡前期及學齡期的兒童心裡發育行為障礙。主要症狀是語言障礙、社交障礙及刻板行為。怎樣診斷:我見過很多孤獨症的孩子都是在2歲左右不說話,目光無對視,不和小朋友玩帶來醫院就診的。醫院一般會採用DSM-5量表來輔助診斷,也有用ABC兒童孤獨症診斷量表的。醫院一般也會做顱腦DR排除器質性損害等,也會行韋氏智力測試排除智力發育障礙。
  • 愛無法抵禦孤獨,孤獨是與生俱來的宿命
    這段旅程註定孤獨,因為我們要面對的始終是自己內在的靈魂,這是旁人無法觸及,也無法替你面對的。孤獨,如影隨形,拼命想逃離,卻又無法擺脫。一、被孤獨侵襲的歲月你曾經歷過的孤獨是怎樣的?什麼時候你開始感覺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