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凡
為何故宮的磚被稱為金磚?真的比金子貴嗎?只因朱棣太有錢
說起我國國內的景點,最受到外國人歡迎的莫過於長城和故宮了,這兩大景點都是先輩們所留給後人的財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瞻仰的中國古建築的文化。就拿故宮來說,其建造故宮的一磚一瓦都是非常講究的。
故宮最早建成的時候是在明朝,當時是叫紫禁城,由明成祖建成,為何明成祖會把故宮建在北京呢?要知道當時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可是定都南京,就算不在南京建造紫金城,那麼朱元璋的老家鳳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偏偏明成祖朱棣卻選擇建在北京,這有何說法呢?當時的北京叫做北平,之所以建在這裡,也是經過朝廷大臣的商議,最終才選擇了這裡。因為當時朝廷大臣們的認為,北平是興龍之地,有吞噬天下之勢,簡單點來說就是風水好,於是在朱棣的批准下遷都北平,開始建造了紫荊城。
當時建造紫荊城,可謂是聲勢浩大,關於怎麼鋪墊地磚都是很有考究,經過幾番對比,當時建造紫禁城決定採用蘇州的陸墓磚窯,因為其生產出來的磚磚塊特別的堅硬,而且聲音清脆。而坊間流傳建造紫禁城的磚是金磚,其實這與當時的說法有關。因為當時這種磚是送往京城,因為京與金讀音相似,金磚的說法便因此誕生。
其實不光說法是相近,這種磚的價值與金磚的價值也是相近,因為這種磚塊製作工藝複雜,材料又比較稀缺,生產出來需要花費大半年的時間。而建造紫禁城那麼大的地方,需要花費的磚塊可想而知,紫金城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明成祖朱隸建造紫禁城,想必也是下了狠心,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才成就了如今的故宮。
對於明成祖朱隸的不惜花費大量財力建造故宮的行為,各位認為該如何評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