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裡最不該被忽視的部分——品德教育

2020-12-11 倆娃老母親談教育

提到教育,不論學前、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似乎佔據熱點的都是那些教育口的硬貨:語文、數學、英語、各種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但是個人覺得,教育之根本,或者說育人之根本,在於品德教育;

說這話可能好多人會聽了呵呵一笑了:品德教育?啥玩意啊?

學校裡面最沒什麼存在感的課程好麼?考試都不考的!

沒錯,這個東西考試升學都不考,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個傳道,絕不僅僅是教點語文數學英語應付考試,更應該是從小規範一個人的品德不長歪!

而且這個「師」不僅僅是指學校老師,父母,家裡其他家長都應該是這個「師」的一分子!

這幾年見諸報端新聞的各種「駭人聽聞」的新聞不少見了,無論是大學生各種違法亂紀、高材生不懂得感恩、高智商犯罪,還是社會新聞裡常見的不孝子女——

這些說到底,都是品德教育從小得不到位甚至是缺失;

記得去年轟轟烈烈的亂港分子事件中,聽說一位身家不菲的客戶,一直忙於生意,很少有時間教導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大小就將他送到美國讀書,眼見著名牌大學也上了,也畢業了,卻沒有什麼要回國大幹一場的意思;

去年人是回國了,整天忙點紈絝子弟必備的套路:泡夜店、全球瘋跑旅遊、身邊女友走馬燈的換;

去年更是為了幾千塊跑到香港跟亂港分子一起舉牌去了!

他爹提到這個兒子一臉後悔不已——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留在身邊做個平凡人!

先不說是不是做個平凡人不出國就是上策,僅就幼年留學這件事來說,那麼小的孩子,人生觀世界觀還未成型,漂洋過海的去那麼遠的地方留學,人格教育可見的是沒有的,於是回國後作出這些事情,也不讓人意外;

說白了,揣著一肚子學問直奔歪道,誰也沒轍;

這東西也不是留學生專利,國內讀書的,缺少品德教育的比比皆是;

所以啊,教育這東西可不只是學點文化課那麼簡單,要全方位的培養一顆幼苗才行啊;

這期間品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好在國內教育一直在這方面做得很到位,近幾年學校關於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也是經常推陳出新,讓孩子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的,大多可以一大半依靠學校來完成;

至於要把孩子送出國門的,建議等孩子大一點再送出去;

小兒尚且年幼不懂事的時候,還是多承歡膝下幾年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倆娃老母親談教育

相關焦點

  • 講堂|陳延興:臺灣品德教育發展現況及課程實踐
    目前,臺灣處在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將道德教育融入各領域有其利弊得失。一方面,取消單獨設科能夠避免單一的價值灌輸,並且符合當前價值多元差異的現狀;另一方面,不免擔心,倘若沒有一套系統的教材或課程,該如何去預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忽視道德教育,學生又如何面對所遇到的價值衝突並進行恰當的選擇。
  • 安全教育與幼兒品德發展
    廣東省公安廳幼兒院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展「遵守交通安全規則,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實驗研究,對幼兒進行遵守交通規則,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安全意識和現代生活素質的教育,整合提高幼兒的品德和現代素質。本欄目前5篇文章是該院「安全教育與幼兒品德發展」課題組部分成員在實驗研究中的一些體會,這裡集中刊發出來,供廣大幼教工作者參考、借鑑。
  •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品德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我認為必須追問「第一所學校」的「第一任老師」的「第一位的任務」是什麼?因為這是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是教孩子學科知識嗎?不是。我認為,家庭教育第一位的任務應當是:教子做人。做人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
  • 建議把思想品德教育,納入各階段升學必考科目,大家怎麼看?
    歷史政治等課,本來是應該統統包含在語文裡的! 都把語文當成是什麼了??? 另在適時加一個最基本的考核:好壞人! 好人繼續深造,不浪費資源; 壞人拉去勞教!先教育出有好思想品德的老師,再談教育出有好思想品德的學生,這是鐵打的規律,沒有好思想品德的老師一切都是空談。
  • 很多悲劇事件的產生,都是孩子的品德教育缺失的惡果
    我覺得,大家不應該過多地指責一個12歲,剛剛小學畢業的孩子,她的失誤,是品德教育缺失的惡果。家長和老師不關注,不教育,孩子就會無所適從,遇到問題自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看待和處理。就像這個牽狗女孩,看到老人摔倒就懵了,不懂得第一時間施救或求救於他人;面對質疑也是口無遮攔,「不在乎別人怎麼評價」「愛怎麼評價就怎麼評價」不是她冷漠,而是她沒有受到應有的人道主義和社會公德教育,是品德教育缺失的結果。
  • 佛陀教育與青少年品德修養(一)
    佛教是一種教育,一種智慧與人生觀的教育。目前四十多歲的人有許多困惑,最主要的困惑來自於孩子的教育問題。90後的青少年是一代心氣浮躁的青少年,其原因是多方面,家庭的、社會的,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學校教育體制的諸多弊端與學校德育教育內容的缺損造成的。我們能否考慮在現行的中小學學校教育中增加人文教育內容的同時也借鑑一些佛教德育體系的精華內容以培養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
  • 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一位作家說過: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童年時,父母於孩子而言是萬能的,是唯一的依靠。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等到孩子長大了,獨立了,就會和父母漸行漸遠。
  • 幼兒早教,教育什麼呢?優良品德、良好習慣,一旦養成,終生受益
    家長們給孩子報的班無一例外的不是興趣班,就是特長班,而往往忽視了對孩子最為有益的道德規範及良好習慣的培養,這很容易造成孩子跛腳走路,走不出端莊大方的氣勢和格局。那麼,幼兒最最關鍵的教育應該是哪一方面呢?
  • 功利教育橫行,品德教育萎縮——一點對文化的思考
    媒體報導,在貴陽市2020年招錄公務員筆試的某考點外,不少考生把易拉罐、飲料瓶及備考資料隨手堆放在考點門口的臺階上,而該考點門外就有三個垃圾桶。環衛工大姐整整清理了兩撮箕,她表示難以理解:」這也叫有文化?「對此,網友評論說,素質和文化不是劃等號的。
  • 幼兒早期品德教育方法淺談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早期品德教育方法淺談   幼兒早期品德教育已經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因為幼兒期是奠定人的性格的雛形時期,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關鍵時期之一
  • 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每一次「晚一點」,都是對孩子教育的耽誤。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絕了教育孩子。先捫心自問,是不是每次把孩子送到學校後,都會鬆了一口氣?在學校裡,孩子有老師管,有同學幫助,還有整個學校為孩子保駕護航。學校和老師當然會盡全力保護和教育孩子,可回到家後呢?
  • 面對孩子撒謊該怎麼辦,品德教育至關重要,但究枉過正一定要避免
    大卷在國際學校上學後,我仔細翻譯了她們的課程,發現他們同樣有「品德教育」。國際學校也很重視品德教育他們的品德教育課程有7個部分,分別是:撒謊這個問題在自我控制和社會智慧裡都有提到。① 撒謊和犯錯分開處理自我控制的課程認為撒謊和犯錯是分不開的,孩子要做的是提高自控能力,不犯錯才能不撒謊。
  • 清北網校: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清北網校: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一位作家說過: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 學前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的內容
    學前兒童品德養成教育的內容社會發展的要求。學前兒童家庭品德養成教育既是為了學前兒童自身的全面發展服務,同時也擔負著為國家建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它要為兒童的終身發展奠基,為培養能夠適應、參與及應對社會變革而變革自身的社會人努力。
  • 學齡前孩子如何進行品德教育
    因此,在這個時候的教育及心理護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品德教育應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 體育: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教育。 可以讓孩子明白生活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導孩子做一些比較基礎的動作,如走、跑、跳、攀、登等。 並且要讓孩子學會的話,不但要有保健護理、保育營養並且要學會做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孩子的骨胳、肌肉和各種臟器得到鍛鍊,提高適應能力和各種功能。 德育:這是要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 外語教學如何設置評價體系,開展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如通過設計相關課程、編寫相關教材、建立組織和學習中心等。但我們這裡主要關注在外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品德教育,即結合外語教學進行品德教育。從這個角度看,評價是進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 通過評價進行品德教育,必須通過把評價的標準建立在人類所遵從的道德標準之上,即當你把評價的標準建立在道德標準之上時,評價就成為一種道德教育的方式。這是因為人的品德是建立在人類所遵從的一系列標準之上的行為方式,或者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
  • 教育家柳斌:核心素養更為核心的是品德教育
    中國網訊(記者 王曉霞)11月6日,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國家教育委員會原副主任柳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表示: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更為核心的是品德素養。
  • 小學階段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取消英語課,可行嗎
    看來,對於取消英語,增強品德教育,人們的關注度特別高。小編認為:小學一至六年級,應該取消英語課,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現在的思品課,有點力不從心,解決不了品德教育的大問題!但是,有一個特色是現在小學所缺乏的,那就是勞動教育。因為在農村,所以學校特別注重勞動教育,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就要參加勞動。比如學校的灶,吃水要從溝裡往上抬,學生們就需要兩個人配合,抬一隻桶,去山溝的泉邊打水,然後抬到塬面上來。除了抬水,學校還有菜地,學生得學會種菜收菜。另外,那個時候冬天的取暖,主要是生煤爐,學生還得拾柴,這種撿柴活動,也是由老師帶隊,組織學生一起行動。
  • 小學取消英語,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大家覺得如何?並說明理由?
    小學要取消英語,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我認為這是少部分人的一廂情願。要是可行的話,早就實施了。其次,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看起來高大上,其實可操作性並不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天天給小朋友,尤其是小學低年段的學生講大道理,他們會聽得進去麼?還不如學習英語,打開認識世界的另一扇窗戶。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
  • 小學取消英語,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大家覺得如何?並說明理由?
    01前言在我國,英語教育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入高考,逐漸地從中學要學英語變成從小學開始就要開始學習英語,現在已經過去30多年將近40年的時間,英語教育至少影響對70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