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公司人格混同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20-12-22 法律人熊峰

關聯公司人格混同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1、案件當事人

原告:陳某

被告一簡稱:維鉑麗公司

被告二簡稱:榮森達公司

2、基本案情

原告與兩被告之間有多年的皮革生意合作,2019年4月至9月兩被告共有45894元貨款未支付給原告,其中:2019年4月7438元;2019年5月18819元;2019年7月9628元;2019年9月10009元。兩被告法定代表人、股東、實際辦公地點、結帳和收貨人員均相同,實際是兩塊牌子一班人馬。原告多次催收未果,兩被告已構成違約,原告有權要求其支付貨款及逾期付款違約金。

3、被告答辯

兩被告辯稱: 1.被告維鉑麗公司確認與原告存在買賣合同關係,對原告訴請無異議; 2.被告榮森達公司無需擔責,與被告不存在買賣合同關係,兩被告為相互獨立的主體,各自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張東朋系被告維鉑麗公司的廠長,鍾燕玉、黃燕麗由被告榮森達公司購買社保,工資均由被告維鉑麗公司發放。

庭審後,兩被告提交《補充情況說明》稱,收貨人楊勇輝系維鉑麗公司倉管,與其他人員一致,由該司發放工資,社保在深圳由第三方公司購買,張東朋由東莞第三方公司購買社保。

4、判決理由

本院認為,在買賣合同中,出賣人應按期交付符合合同約定的數量和質量的標的物,買受人應依約支付貨款。原告已依約送貨,被告維鉑麗公司確認尚欠的貨款金額,對原告主張的逾期付款損失計算方式亦無異議,原告對該被告提出的訴訟請求,於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榮森達公司在本案中亦應擔責,理由為:第一,兩被告系股東架構一致並由同一自然人擔任法定代表人的關聯公司,兩被告當庭述稱收貨人鍾燕玉、黃燕麗是被告維鉑麗公司的員工,工資由維鉑麗公司發放,並自認社保由被告榮森達公司繳付,可見兩被告人員混同、財務混同。兩被告在法庭辯論終結後方提交《補充情況說明》變更相關陳述,且針對其前後矛盾的陳述並未提交證據予以證明,本院對兩被告撤銷自認的行為不予準許;第二,兩被告雖陳述被告榮森達公司實際辦公地點在松崗,但亦未就此舉證,同時又確認原告提交的照片真實性,該照片拍攝於被告維鉑麗公司的住所,可見兩被告經營場地混同;第三,兩被告均系家具公司,經營

範圍基本一致,原告送貨單載明的收貨人為兩被告,兩被告在籤收時並未提出異議;第四,兩被告確認貨款以無記名支票方式支付或由股東之一以私帳支付,因該股東系兩被告的股東,亦無法據此區分付款主體僅為被告維鉑麗公司。

綜上,兩被告表面上雖然彼此獨立,但實質上構成人格混同,其行為違背了法人制度設立的宗旨,違反了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損害債權人合法權益,兩被告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5、案件啟示

本案中兩被告的代理人就部分對其不利的事項進行了自認,法庭辯論終結後發覺不對想撤銷之前的自認,但為時已晚法院依法判決不予準許。可見自認要謹慎,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在法庭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均有可能產生對其不利的後果。《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2019修訂)第五條及第九條。

另外在實踐中,公司法人制度經常被濫用,在符合一定條件下足以證明人格混同的,就可以請求混同的多方主體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6、人格混同的常見情形

(1)組織機構混同:

公司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辦公場所以及公司電話號碼等相同或任意調動,即「一套人馬、若干牌子」,一般可認定公司的組織機構混同。

(2)業務混同:

公司與股東其他公司之間從事相同的業務活動,在所從事的具體業務經營、經營行為、交易方式、價格確定等不單獨進行,而是受同一股東指揮、支配,導致不能明確區分業務的真正歸屬,對於利益分配約定亦不明。或同一股東任意幹預公司的具體活動,將自己的意志說成是公司的意志,使公司失卻了經營自主權和獨立人格的情形。

(3)財產混同:

公司具有獨立人格的前提是具有獨立的財產,而如果公司與股東或者關聯公司之間共用公司帳簿或財產帳簿記載混亂,不能明確區分公司財產,公司獨立承擔責任的物質基礎將不存在,一般可認定公司的財產混同。

相關焦點

  • ...走私帳」≈財產混同,股東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實例詳解)
    股東的資產與公司資產難分你我,互為所用,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難以分辨,屬於財產混同,公司已經喪失了獨立性,……判決其承擔連帶責任,適用法律並無不當。【過度支配與控制】公司控制股東對公司過度支配與控制,操縱公司的決策過程,使公司完全喪失獨立性,淪為控制股東的工具或軀殼,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應當否認公司人格,由濫用控制權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最高院: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發生訴訟,股東承擔連帶責任(2)
    法人人格混同是指股東與公司之間資產不分、人事交叉、業務相同,與其交易的第三人根本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在進行交易,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公司對外發生訴訟,股東就要承擔連帶責任。關於焦點二,江陰市某出租站認為管某在三張結算單上以欠款人身份籤字確認還款責任,且管某、周某作為股東與上海某建築公司存在人格混同的情況,此外,周某曾與管某為夫妻,應當由管某和周某就上海某建築公司的債務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 一人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本文導讀: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同時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獨立性,那麼申請執行人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連帶承擔公司債務的,根據法律規定,法院應給予支持。《公司法》第六十二條、六十三條,判決甲對A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追加甲為被執行人。
  •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債務企業的關聯公司承擔責任?
    顧客在來順居老北京炸醬麵、老媽餃子館用餐,開具的是共同加蓋來順居公司與海北綠園公司或者老媽公司與海北綠園公司印章的發票。現海北綠園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債權人向法院起訴要求老媽公司、映象公司、來順居公司對海北綠園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李正律師:揭開法人的面紗---論公司「人格混同」的認定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私營經濟實體集團化經營的常態化,越來越多投資者均傾向於採用母子公司或關聯控制的構架,設立多個關聯公司,並採用「一幫人馬,多個牌子」的模式進行日常經營,該種經營模式雖然從外部對各關聯的法人進行了「阻斷」,但由於無法從根本杜絕「人格混同」的風險,尤其是發生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關聯公司仍有可能承擔連帶責任。
  • ​一人公司股東需證明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否則推定財產混同,對公司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要否定公司獨立人格,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股東必須有存在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同樣亦不例外。
  • 沙龍回顧|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
    為此我們特邀請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平律師作為主講嘉賓線上分享《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講座。這種情況也會導致使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表明公司沒有獨立的意思,其財產也不獨立,公司已經成為股東賺錢的工具,故應突破股東以出資為限承擔責任的規定,讓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5. 公司的財產記載於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使用。例子就是,公司的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公司出錢購買車輛或者房屋,登記在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 、 使用。
  • 公司「傍名牌」,股東因何承擔連帶責任?
    「傍名牌」,股東因何承擔連帶責任?A公司認為,胡某某作為被告的股東和實際經營者,應當對其實施的侵犯其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故訴至法院。一審法院經過審理,判令B公司、胡某某及建材燈飾廣場經營者分別承擔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變更公司名稱,連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的責任,其中,判令胡某某與B公司連帶賠償經濟損失250萬元連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8萬元
  • 最高法院:如何才能要求一人公司的股東承擔連帶責任?(附詳細策略)
    裁判要旨一、在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認之訴中,應區分作為原告的債權人起訴所基於的事由。若債權人以一人公司的股東與公司存在財產混同為由起訴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應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被告股東對其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之間不存在混同承擔舉證責任。
  • 認定公司「人格混同」——破解公司賴帳不還的難題
    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甚至變成空殼,債權人的錢還不了,就以公司有限責任為藉口破產清算了事,嚴重侵害債權人的利益,如果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你就可以公司存在「人格混同」為理由到法院起訴公司控股股東或關聯公司,讓他們一起承擔償還責任。
  • 大股東擅自進行關聯交易,公司要求賠償為何敗訴?
    2017年4月,孫某以設立中A公司名義與B公司籤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A公司承租B公司的房屋。而孫某亦是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唯一股東。2018年6月,董某發現A公司與B公司籤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價款高於市場價格,認為孫某濫用控制權實施了關聯交易。在書面請求無果的情況下,董某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將孫某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
  • 王韻潔:關聯公司間人格否認的裁判依據和標準構建
    雖判決結果均是關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連帶責任作為一種較重的責任,其適用本身就應滿足較為嚴格的構成要件,法律依據和認定標準的差異會導致認定結果的巨大差異。因原告不能證明自然人股東與公司存在財產混同,一審駁回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並判決被告三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二審法院從人員、業務、財務三方面對被告三公司存在人格混同作出認定,三公司雖在工商登記部門登記為彼此獨立的企業法人,但實際上相互之間界線模糊、人格混同,其中川交工貿公司承擔所有關聯公司的債務卻無力清償,又使其他關聯公司逃避巨額債務,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 典型案例|非法採礦:公司和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1)判令被告開發公司賠償非法開採國家礦產損失人民幣165萬元。(2)判令被告開發公司承擔地質環境修復費用人民幣466萬元(以鑑定意見為準)。(3)判令被告開發公司承擔地質環境修復的鑑定費用(以實際產生的鑑定費用為準)。(4)判令被告楊某、陳某對上述損失和費用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最高院裁判文書」公司人格混同的認定及舉證責任分配
    【裁判要旨】關聯公司的人員、業務、財務等方面交叉或混同,導致各自財產無法區分,喪失獨立人格的,構成人格混同。訴訟中,原告主張被告公司存在人格混同的,應提供初步證據對上述情況加以證明,未能提供或提供的證據不足的,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何種情況下需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原告主張其是將保證金轉入朱宣宣的銀行帳戶,因此認為朱宣宣所設立的一人有限公司與朱宣宣發生財產混同,朱宣宣應對該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院判決:原告是基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係提起本案訴訟,其要求朱宣宣承擔連帶責任的依據是其用個人帳戶收款以及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其在本案審理過程中並未向法庭提出過一人有限公司與其發生財產混同的主張。
  • 九民紀要︱公司人格否認中如何確定「公司面紗」下的責任主體?
    可見,若且唯若債權人的利益因法人人格混同被損害時,債權人才可以通過訴訟來否認債務人的法人資格,從而要求股東承擔賠償責任。遵循同樣的法理,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對公司過度支配與控制,通過各種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使公司成為空殼或者工具,導致公司無法償付債權人債權時,因其侵權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3.
  • 註冊資本太低,法院可能會判決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
    公司人格否定,就是法院在審理某些案件時,根據該公司存在的一些情形,在這些案件的判決處理中,突破了公司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的限制,判決公司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公司人格否定」,只是在個案中對具體公司債務中的認定因素,並不是在整體上對這家公司的人格徹底否定。徹底否定一家公司的人格,只能是公司解散、破產、註銷、被吸收合併或者分立等。
  • 股東與公司人格混同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股東與公司人格混同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什麼責任?甲公司股東分別為A公司(持股90%)、B公司(持股5%)、張某(持股5%)。A公司股東分別為B公司(持股95%)、張某(持股5%)。B公司股東分別為張某(持股90%)、李某(10%)。
  • 【訴訟案件】公司「傍名牌」,股東因何承擔連帶責任?法院這樣說……
    A公司認為,胡某某作為被告的股東和實際經營者,應當對其實施的侵犯其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故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經過審理,判令B公司、胡某某及建材燈飾廣場經營者分別承擔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變更公司名稱,連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的責任,其中,判令胡某某與B公司連帶賠償經濟損失250萬元連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8萬元。 胡某某不服,上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高院判例:雖認定人格混同,但股東的債權人無權直接執行公司財產
    裁判概述公司財產及責任具有獨立性,根據法律規定當公司與股東人格混同時,公司債權人可以請求股東為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但反之,股東的債權人則不能僅以人格混同為由要求公司以其財產為股東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案情摘要1.